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5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微波辐射分散聚合制备单分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

, 郭小丽 , 张凌飞 , 易昌凤 , 徐祖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微波辐射下,以乙醇/水混合溶剂为分散介质,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分散聚合.利用透射电镜(TEM)、动态激光光散射粒度仪(PCS)研究了微球的形态和粒径大小,探讨了介质中乙醇含量、聚合前期微波功率、引发剂和稳定剂浓度对微球粒径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介质中乙醇质量分数在4096~50%时能得到稳定的聚合物微球.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反应前期微波功率的增大,微球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先减小后变大.与常规加热聚合相比,微波辐射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单体转化率,所得的聚合物微球粒径小,单分散性更好.

关键词: 分散聚合 , 微波辐射 , 微球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含氟两亲接枝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及流变特性

, 黄丽君 , 易昌凤 , 徐祖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含氟两亲接枝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g-聚乙二醇(PHFMA-g-PSPEG)为研究对象,通过透射电镜(TEM)和激光光散射粒度仪(PCS)研究了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采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体系的流变特性.讨论了共聚物浓度和共聚物中含氟链段含量对其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及体系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舍氟两亲接枝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能自组装成核壳形胶束,随着共聚物浓度增加,胶束会聚集形成更大的聚集体.胶束溶液呈剪切变稀特征,随共聚物浓度增加,黏度增大.相同浓度下,溶液的黏度以及溶液中胶柬的粒径和多分散性都随共聚物中含氟链段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含氟聚合物 , 两亲接枝共聚物 , 胶束 , 聚集体 , 流变特性

有机氟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研究

邱俊英 , 程艳玲 , 郭小丽 , , 易昌凤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8.08.011

以氟醇(RfCH2CH2OH)和乙烯基硅氧烷(A-151)为原料合成氟硅单体,然后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10)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钾(KPS)引发剂存在下,分别采用间歇乳液聚合法和核壳乳液聚合法将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进行乳液共聚,制备含氟硅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用TEM观察乳胶粒形态,测定了反应的转化率,研究了乳液的稳定性和乳胶膜的耐水性能.结果表明:氟硅单体含量为15%时,核壳法制得乳液的乳胶膜对水的接触角达110°以上.

关键词: 氟硅单体 , 丙烯酸酯 , 乳液聚合

含氟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细乳液的微波辐射合成与表征

郭小丽 , , 易昌凤 , 徐祖顺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1.019

采用微波辐射细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含氟丙烯酸酯(F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三元共聚细乳液. 用重量法测定了转化率,考察了细乳液的稳定性及乳胶膜的吸水率,用接触角法表征了共聚物乳胶膜的表面性能. 结果表明,使用微波辐射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单体转化率,反应10 min后单体转化率达到80%;且微波辐射下制得的细乳液离心稳定性更好. 当氟单体的质量分数为25%时,所制得含氟共聚物乳胶膜的吸水率降至1.43%,表面自由能降至14.85 mJ/m2.

关键词: 微波辐射 , 含氟丙烯酸酯 , 细乳液聚合 , 表面自由能

含氟两亲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其结晶行为

, 王应席 , 黄丽君 , 张凌飞 , 易昌凤 , 徐祖顺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258

采用大分子单体技术合成了一系列以聚乙二醇为支链、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为主链的含氟两亲接枝共聚物(PHFMA-g-PSPEG).用~1H NMR和凝胶色谱(GPC)对制备的大分子单体和两亲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和偏光显微镜(POM)测试技术对含氟两亲接枝共聚物的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DSC和XRD结果表明,随着共聚物中含氟链段质量分数的增加,其结晶温度(T_c)和结晶度(X_c)均降低,而结晶熔融温度(T_m)先减小后增加.POM发现,随着共聚物中含氟链段质量分数的增加,其结晶速度减慢,共聚物形成清晰球晶的能力减弱,当共聚物中含氟链段质量分数为57%时,含氟两亲接枝共聚物已不能形成清晰的球晶.

关键词: 含氟聚合物 , 聚乙二醇 , 两亲接枝共聚物 , 结晶

修复剂减摩机理的研究

于洋 , 顾家琳 , 康飞宇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6.10.005

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摩擦表面再生技术,其实质是通过在润滑油中添加一种"摩修复剂"以达到增强摩擦件减摩抗磨能力、对摩擦表面进行原位免拆卸修复的目的.以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俄歇电子能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分析了在添加摩修复剂的润滑油中运行过的齿轮表层,对摩修复剂的减摩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摩擦表面的修复再生层为类金刚石膜和硅氧玻璃膜.

关键词: 表面再生技术 , 修复再生层 , 类金刚石膜 , 硅氧玻璃膜

"摩"(PBC)技术及其摩擦磨损特性

王勇 , 任平弟 , 刘家浚 , 周仲荣

功能材料

采用液压高精度材料试验机考察了GCr15钢平面-球面接触摩擦副在机油和摩机油2种介质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用激光扫描显微镜(LSM)观察了磨痕表面形貌并测量了磨损体积.结果表明:摩具有较好的抗摩擦磨损性能,缩短了磨损过渡阶段的持续时间,减轻了表面粘着磨损、剥落损伤,减弱了磨粒磨损,降低了金属磨损体积损失;载荷与位移幅值增加,摩的抗摩擦磨损能力增强.

关键词: "摩"技术 , 摩擦磨损 , 油润滑

地块耳山地区金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研究

马桂霞 , 朱海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10.005

结合野外工作和前人资料,对华地块耳山地区金矿床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金矿床从控矿构造和围岩蚀变特征上可划分为两类,矿床的流体包裹体、成矿温度以及盐度特征,说明了它们的形成均与中生代富钾质、富含挥发组分的花岗质岩体(100~140Ma)有关,主要形成于挤压向拉张环境中.该区金矿床属于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系统中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可与近年来在环太平洋带发现的斑岩型金矿对比.

关键词: 地块 , 金矿床 , 浅成低温热液型 , 控制因素

2β-羟基果酸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黄丽荣 , 陈磊 , 杨小生 , 马琳 , 张建新 , 王道平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561

果酸为原料,经C-3羟基氧化、C-28羧基苄酯化保护、C-2乙酰化及水解、还原、脱保护得到2β-羟基果酸,6步反应的总收率为60.1%.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和MS测试技术确证.以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2β-羟基果酸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及人肺癌细胞A549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对2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果酸 , 2β-羟基果酸 , 合成 , 体外肿瘤细胞抑制活性

材料对铸铁试样摩擦表面改性的影响

刘永强 , 张栋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6.01.012

运用改装的摩擦实验机对灰铸45#钢摩擦副做旋转对磨实验.在摩擦副中滴入摩试剂,烫在大气环境中变载荷、定转速条件下进行实验.主要探索摩材料对灰铸铁摩擦副表面改性的机理和耐磨规律.结果表明:摩擦试样表面有大量光滑的灰色块状物生成,表面微区亦增添了来自矿物粉体中的元素;显微硬度明显提高,其中灰色区尤为显著;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起到了良好的耐磨减摩效果.

关键词: 摩擦 , 磨损 , , 表面改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