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80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尼龙-6膜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合的研究

刘民英 , 王玉东 , , 徐卫河 , 赵清香 , 李相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一系列实验选择以(NH4)2Ce(NO3)6/H2SO4为引发剂,研究了尼龙-6膜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合反应.通过改变单体浓度、反应温度、(NH4)2Ce(NO3)6浓度、H2SO4浓度、尼龙-6膜在甲酸中的溶胀时间等因素发现,接枝膜的接枝率与单体浓度有关,随单体浓度的改变,接枝率有一个极大值,单体浓度高于或低于此浓度,接枝率都较低;通过改变(NH4)2Ce(NO3)6和H2SO4浓度也得到类似规律;反应温度对接枝膜的接枝率也有影响,温度过高(>70 ℃)或过低(<40 ℃)都得不到较高的接枝率;将尼龙-6膜在20%甲酸中溶胀,有利于提高产物的接枝率.

关键词: 尼龙 , 丙烯酸 , 接枝 , 共聚合

丙烯酸/尼龙-6接枝膜的合成与表征

王玉东 , 刘民英 , 赵清香 , , 李相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NH4)2Ce(NO3)6/H2SO4这一水溶性高效引发体系引发尼龙-6膜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接枝率的接枝膜,其中接枝率最高可达312%.这一数值是文献报导的接枝率的4倍多.通过对该接枝膜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研究发现,尼龙-6与丙烯酸进行接枝反应的接枝点在尼龙-6大分子的氮原子上;接枝密度随接枝率的增加而增加,当接枝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接枝密度不再变化,计算得到尼龙-6接枝膜的最大接枝密度为51.3%.

关键词: 尼龙-6 , 丙烯酸 , 接枝膜 , 合成 , 表征

聚(苯撑乙炔-苯并噻二唑)共聚物光伏器件性能

, 赵军子 , 曾翎 , 毛健卫 , 蒋家新 , 路胜利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6.01.018

分别制备了ITO/PEDOT-PSS/C8-PPE-BT+PCBM(1/4,w/w)/Ba/Al、ITO/PEDOT-PSS/C8-PPE-BT+MEH-PPV(1/1,w/w)/Ba/Al两种本体异质结光伏器件,发现这两种器件均表现出光伏效应.其中PPE-BT+PCBM器件表现出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0.084%,EQE为2.7%,比单层C8-PPE-BT器件的EQE提高了23倍.但当C8-PPE-BT与给体MEH-PPV构成器件时,其能量转换效率较差,分别为3.67×10-3%和2.54×10-3%.说明电子在C8-PPE-BT中的迁移率较小,尽管存在光诱导的电荷转移,但在未到达电极就被捕获.

关键词: 光伏器件 , 聚苯撑乙炔 , 苯并噻二唑

重组胶原蛋白与源I型胶原蛋白红外光谱研究

陈静涛 , 赵玉萍 , 徐政 , 顾其胜

材料导报

用红外光谱分析了重组胶原蛋白和源I型胶原蛋白的结构,并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了两种胶原蛋白的形貌.结果表明,两种胶原蛋白的红外光谱存在显著差异,源I型胶原蛋白的红外光谱呈典型的三螺旋结构特征,而重组胶原蛋白的红外光谱呈变性胶原蛋白特征;重组胶原蛋白的红外光谱在1024 cm-1附近有很强的丝氨酸侧基C-O伸缩振动吸收;源I型胶原蛋白分子形成胶原纤维,重组胶原蛋白没有纤维存在,重组胶原蛋白与源I型胶原蛋白的分子构型和聚集结构不同.研究结果将为胶原基生物医学材料和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胶原蛋白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场发射扫描电镜

氟罗沙星 - 铽(Ⅲ)络合物荧光探针对血清白蛋白的测定

敖登高娃 ,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8.04.018

以氟罗沙星-Tb3+作为络合物荧光探针,提出了一种新的荧光方法测量血清白蛋白.在pH=8.4的条件下,血清白蛋白(BSA)能使氟罗沙星(fleroxscin,FLX)-铽(Tb3+)位于545nm处的特征荧光显著增强,该特征的荧光强度与BSA的浓度成正比.根据这一性质,利用荧光光谱建立了一种测定血清白蛋白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10-7mol·L-1~8.0×10-6mol·L-1,检测限为3.2×10-8mol·L-1,该法用于新生血清中血清蛋白的测定,回收率为95%~102%.

关键词: 氟罗沙星 , Tb3+ , 血清白蛋白 , 荧光分析

利复星药物与血清白蛋白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陈晓波 , 李崧 , 康栋国 , 王水锋 , 宋增福 , 陈鸾 , 吴正龙 , 马辉 , 李辉 , 郭敬华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6.02.005

以荧光光谱为手段,研究了药物利复星(Levofloxacin)与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和影响,研究了它的荧光淬灭现象.在向该溶液滴加利复星时,观察不到激发的明显移动,而发射出现了新颖的现象,原有的353.1 nm的发射强度明显的减弱;新出现了位位于450.4 nm的新的荧光发射.利复星-BSA体系的猝灭过程不是因为分子扩散和碰撞所引起的动态猝灭,而是分子之间结合形成了化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利复星的离解常数为Kd=3.39×10-5mol/L.利复星的能量转移效率为50%时给体和受体之间距离的R0=1.81×10-7cm,利复星和血清白蛋白的能量转移效率为E=0.351,根据这些计算结果可以知道利复星和血清白蛋白的色氨酸残基的结合位置为r=2.01×10-7cm.

关键词: 光谱学 , 利复星 , 荧光猝灭 , 血清白蛋白 , 结合位置

铝双晶晶界的内耗

关幸生 , 葛庭燧

金属学报

用受迫振动法测量了夹角为60°和129.5°的铝双晶的内耗,都观测到一个温度内耗,峰巅温度是200℃左右(频率1Hz)激活能为0.88eV对于这个内耗的机制做了初步解释。

关键词: 铝双晶 , grain boundary internal friction peak , activation enegry

Cr(Ⅵ)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张根成 , 许洁艳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268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CD光谱法研究了K_2Cr_2O_7与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铬(Ⅵ)使BSA的紫外吸收降低,位红移,表明铬(Ⅵ)与BSA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铬(Ⅵ)酸根离子与BSA形成基态复合物导致BSA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热力学参数,ΔG~θ<0,ΔH~θ和ΔS~θ分别为-12.60 kJ/mol和56.60 J/(mol·k),表明上述作用过程是一个熵增加、自由能降低的自发分子间作用过程,铬(Ⅵ)酸根离子与BSA之间以静电作用力为主;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确定了铬(Ⅵ)与血清白蛋白中色氨酸残基之间的距离r=2.85 nm;同步荧光和CD光谱研究表明,铬(Ⅵ)使BSA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α-螺旋含量降低,色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减小.

关键词: 铬(Ⅵ) , 血清白蛋白 , 荧光光谱 , 圆二色谱

稀土金属离子和血清白蛋白作用的光谱研究

康玉专 , 沈鹤柏 , 罗衍庆 , 杨海峰 , 邵丽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2.05.006

用UV-vis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了稀土离子和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紫外光谱研究表明,Ce4+、Er3+离子能配位诱导BSA,使其分子中色氨酸和酪氨酸芳杂环疏水基团外露,280nm处的吸收强度增大.当固定BSA∶Ce4+摩尔比为1∶2时,随BSA浓度增大,Ce4+离子配位诱导使BSA构象发生变化,α-螺旋含量减少,致使230nm吸收红移,280nm吸收强度增大幅度比230nm处大.拉曼光谱研究表明,Ce4+离子很可能和肽键上的C=O基及边链羧基上的C=O基都发生配位作用,并引起BSA肽链伸展.

关键词: 稀土金属离子 , 血清白蛋白 , 紫外光谱 , 拉曼光谱

花旗松素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和电化学

陈彩莲 , 朱庆仁 , 孙登明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30342

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血清白蛋白(BSA)与花旗松素(taxifolin)的相互作用.用荧光法和循环伏安法测得花旗松素与BSA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1.3×106和1.6×106 L/mol,结合位点数均接近1.3.花旗松素对血清白蛋白是静态猝灭.BSA荧光强度的降低与花旗松素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6.00×10-7 ~2.00×l0-5 mol/L,检出限为2.00×10-7 mol/L.花旗松素氧化电流的下降与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7.00×10-7~1.00×10-4 mol/L,检出限为3.00×10-7 mol/L.用于合成样品中花旗松素和BSA的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 花旗松素 , 血清白蛋白 , 相互作用 , 荧光光谱 , 电化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8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