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7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侧链型含异山梨醇基的手性液晶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

何晓智 , 张宝砚 , 田梅 ,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10.008

将非液晶手性交联剂4-烯丙氧基苯甲酸异山梨醇双酯(M1)按不同摩尔分数与向列型液晶单体4-己氧基苯甲酸- 4'-烯丙氧基联苯单酚酯(M2)接枝共聚到聚甲基含氢硅氧烷链上,制得系列液晶弹性体P1~ P8. 利用红外、1H NMR、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测试技术对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通过热分析、偏光显微分析、热失重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手性交联剂对弹性体液晶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聚合物P1为近晶型液晶聚合物,P2~P3为近晶型液晶弹性体,聚合物P4~P7为胆甾型液晶弹性体,聚合物P8没有液晶性能. 系列液晶弹性体的tg随交联剂含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ti呈降低趋势,液晶相范围也随之变窄. 质量损失5%时的热失重温度均在300 ℃以上.

关键词: 手性交联剂 , 近晶相 , 弹性体 , Grandjean 织构

并[4,3-b]吡衍生物与血清白蛋白作用的荧光光谱

梁晶 , 张新迎 , 冯素玲 , 范学森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482

用荧光光谱法分析了在生理条件下一种吡并[4,3-b]吡衍生物-2-氨基-7-甲基-4-(4-硝基苯)-5-氧代-4H,5H-吡并[4,3-b]吡-3-腈与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制. 求得不同温度下二者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探讨了微量金属离子对实验体系结合常数的影响,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这种吡并[4,3-b]吡衍生物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类型. 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 测定了这种吡并[4,3-b]吡衍生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结合时,能量给体-受体间的作用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并用同步和三维荧光技术讨论了其衍生物对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结果表明,吡并[4,3-b]吡衍生物主要以静态猝灭方式使血清白蛋白荧光强度显著降低,二者主要凭借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

关键词: 并[4 , 3-b]吡衍生物 , 血清白蛋白 , 荧光光谱 , 相互作用

血清白蛋白:一种催化四组分反应合成吡[2,3-c]并吡唑类化合物的高效和绿色生物催化剂

黄杏甜 , 李志鹏 , 王东阳 , 李毅群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1088-9

多组分反应(MCRs)是通过一锅法同时或先后加入3种或3种以上起始原料合成目标产物的过程,具有原子经济性高、化学键构造效率高和反应选择性高等优点,而且可以避免中间体分离和纯化,从而减少废物产生,节省时间,简化分离纯化过程.MCRs由于其灵活性和高效性超过了传统多步合成方法,已成为构建结构新颖的多样性有机分子的新兴工具,尤其是在新药开发中具有广泛应用.吡[2,3-c]并吡唑是一类重要杂环化合物,是许多重要新兴药物的关键内核,这些药物具有抑制人类Chk1激酶活性、抗肿瘤活性、止痛镇痛活性、抗菌活性和抗炎活性等.目前已有通过三组分反应(3CRs)、四组分反应(4CRs)乃至五组分反应(5CRs)合成吡[2,3-c]并吡唑的文献报道.所用催化剂大多为无机或有机碱性催化剂,所报道的多组分反应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如反应条件苛刻、所使用试剂昂贵和不易获得、使用定量的催化剂、产率不理想及操作繁琐等.血清白蛋白(BSA)是一种来源于,在生物体系中没有天然催化功能的廉价易得的非酶转运蛋白.由于生物催化剂如蛋白质、酶及完整细胞等具有催化效率高、选择性高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将生物催化剂用于催化有机反应已成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这些生物催化剂中,BSA能催化一系列有机反应,包括还原反应、Knoevenagel缩合、aldol缩合、Morita-Baylis-Hillman反应和Biginelli反应等.考虑到吡[2,3-c]并吡唑衍生物的重要性以及BSA催化有机反应的多样性,我们设想利用生物催化剂BSA催化4CRs合成吡[2,3-c]并吡唑衍生物,即在45℃下,于90%乙醇水溶液中,催化量BSA催化乙酰乙酸乙酯、水合肼、丙二腈和羰基化合物反应.反应完成后,产物经乙醇重结晶纯化,BSA可回收重复使用,重复使用5次,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在优化条件下,合成了22个吡[2,3-c]并吡唑衍生物或及其螺环衍生物.迄今为止,该法尚未见文献报道.总之,我们发展了一种新颖和有效的BSA催化构建结构多样性吡[2,3-c]并吡唑衍生物的绿色方法.该法具有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同时,该法底物适应范围广,可以使用各种羰基化合物为起始原料,这使它成为一种高效实用的合成结构多样性吡[2,3-c]并吡唑衍生物的方法.

关键词: 血清白蛋白 , 生物催化剂 , 多组分反应 , [2,3-c]并吡唑 , 生物催化多样性

震后反思"砂屋"

洪乃丰

腐蚀与防护

"砂屋"是使用了不合格砂作为混凝土砂料的建筑物.在地震灾害中,"砂屋"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须引起重视并加强管理.

关键词:

砂特性及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刘伟 , 谢友均 , 董必钦 , 邢锋

硅酸盐通报

受河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可供应的建筑用河砂资源日益匮乏,海底砂已经成为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建筑用砂的重要来源.分别采用淡化砂、原状砂和河砂,对比分析了砂特性及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珠江口砂及盐田砂均属于级配良好的混凝土细集料,砂中所含的氯离子和少量的贝壳并不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弹性模量,不考虑氯离子对混凝土钢筋的腐蚀时,原状砂均也可等同于河砂使用.

关键词: , 混凝土 , 强度 , 弹性模量

烷基-β-D-吡葡萄糖苷的合成与性能

刘灯峰 , 陈朗秋 , 李宏伟 , 曾森 , 旷娜 , 田静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592

以葡萄糖为原料,经乙酰化、选择性脱C1位乙酰基、转化成三氯乙酰亚胺酯、与受体醇偶联和脱保护5步反应合成了11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β-D-吡葡萄糖苷.利用核磁共振、偏光显微镜和热失重分析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烷基-β-D-吡葡萄糖苷疏水烷基链长n为6~10时,均具有发泡和乳化性能,特别是正壬基-β-D-吡葡萄糖苷(n=9)具有更加优异的发泡和乳化性能;当烷基-β-D-吡葡萄糖苷疏水链的长度n≥7时,均具有热致液晶行为,特别是正十二烷基-βD-吡葡萄糖苷(n=12)和十四烷基-β-D-吡葡萄糖苷(n=14)能够形成更加稳定的液晶态.

关键词: 葡萄糖 , 烷基-β-D-吡葡萄糖苷 , 发泡 , 乳化 , 热致液晶

光致变色萘并吡化合物的拓展π结构研究进展

孟庆华 , 方永增 , 王珍 , 黄德音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研究了萘并吡的光致变色原理及结构特征,通过萘并吡类化合物光致结构互变时的关键化学结构点,分别考察了在萘环上引入含氮推电子基团,在3位苯环上引入含氮推电子基团,在吡部位稠合引入金属茂结构,通过碳原子或杂原子桥连的3-位苯环的稠合,对拓展π结构后的萘并吡化合物光致变色性能的影响也做了探讨.此外,还考察了引入取代基的共面控制及对共轭体系的影响.

关键词: 萘并吡 , π结构 , 共面 , 光致变色

萘并吡光致变色荧光开关研究进展

陈艺丹 , 王佳梦 , 王广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7.03.233

萘并吡及其衍生物是经典的光致变色材料,具有很低的背景颜色、优良的光致变色抗疲劳性、易于调控的变色动力学、开环体具有宽的吸收等优点,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作者课题组利用萘并吡构建光致变色荧光开关的研究进展,通过将荧光基团和萘并吡以掺杂模式、共聚物和有机小分子等形式构建光致变色荧光开关,研究了它们在溶液和薄膜中的荧光开关性能,初步探讨了萘并吡荧光开关在非破坏性读出和荧光成像等方面的应用潜能.

关键词: 光致变色 , 荧光开关 , 萘并吡 , 非破坏读出

含三螺吡单元大环分子的合成和酸致变色效应

周清清 , 张宪哲 , 刘和文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20329

合成了含有3个螺吡单元的大环分子,采用点击化学方法实现高效的闭环反应,大环分子产率为64%.使用红外、核磁和质谱等方法检测和表征了反应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质谱分析结果证实环化结构.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观察到大环产物和线性螺吡前体分子在pH值接近4时的酸致变色效应.与线性螺吡前体分子的最大紫外吸收峰位置(476 nm)相比,螺吡大环分子在最大紫外吸收峰位置(464 nm)发生蓝移.螺吡大环分子比线性前体分子具有更大的摩尔消光系数,其pH响应性能更加优异.

关键词: 大环分子 , 螺吡 , 点击化学 , pH响应 , 紫外可见吸收

环境碳钢的微生物腐蚀浅析

杨海洋 , 黄桂桥 , 张波 , 韩东锐

腐蚀与防护

通过90天碳钢实暴露试验,观察碳钢在不同腐蚀阶段的腐蚀形貌,检测了青岛海水环境中实暴露的碳钢内锈层中的硫酸盐还原菌数量,对腐蚀机理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 碳钢 , 海洋环境 , 硫酸盐还原菌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