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海涛
,
阎峰云
,
狄正贤
,
李静娟
硅酸盐通报
本文主要研究了氟化铝的加入对红柱石矿物转化为莫来石的温度,转化程度以及生成相莫来石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6wt%氟化铝可以使红柱石矿物在1300℃完全莫来石化;同时氟化铝的加入可以促进莫来石晶体各向异性生长,得到直径为0.5~2.0 μm,长径比为20~40的莫来石晶须,可以用于制备自增韧的莫来石陶瓷或莫来石晶须增强的复合材料.
关键词:
红柱石
,
莫来石
,
氟化铝
,
各向异性
狄正贤
,
阎峰云
,
耿海涛
,
李静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红柱石和a—Al2O3为原料,以聚苯乙烯粒子(EPS)为造孔剂,通过烧结法制备莫来石泡沫陶瓷。借助XRD和SEM分析获得莫来石相的组成和形貌,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粘结剂加入量、造孔剂粒度及球磨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泡沫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造孔剂加入量对密度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粘结剂加入量对密度和强度的影响较大,造孔剂粒度次之,球磨时间影响最小。1450℃烧结,红柱石和氧化铝按质量比80:20,EPS粒径小于0.60mm、加入9wt%造孔,可以制备性能优良的莫来石泡沫陶瓷,其表观密度0.52g/cm3,孔隙率为83%,抗折强度1.54MPa。
关键词:
泡沫陶瓷
,
莫来石
,
红柱石
,
造孔剂
狄正贤
,
阎峰云
,
耿海涛
,
李静娟
材料科学与工艺
以红柱石和氧化铝为主要原料、聚苯乙烯粒子为造孔剂,通过烧结法制备莫来石泡沫陶瓷,借助XRD和SEM分析了烧成温度和骨料配比对获得莫来石相组成和结构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正交试验,探讨烧结温度、造孔剂加入量和骨料配比等工艺参数对制备莫来石泡沫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造孔剂加入量对密度和强度的影响较大,烧结温度次之,骨料配比最小;最佳的因素水平为烧结温度1 450℃,EPS质量分数5%,骨料质量比m(红柱石)∶m(氧化铝)=80∶20,此时表观密度为0.52 g/cm3,抗折强度0.36 MPa.
关键词:
泡沫陶瓷
,
莫来石
,
红柱石
,
造孔剂
,
表观密度
,
抗折强度
傅瑜
,
何俊宝
,
宋海珍
,
任波
,
张萍
,
吴燕燕
人工晶体学报
在真空密封的石英管中运用高温助溶剂方法制备出各向异性狄拉克材料SrMnBi2的高品质单晶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系统(SEM-EDX)、磁性测量系统(MPMS)和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等多种测试技术手段综合研究了高品质SrMnBi2单晶样品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电学和磁性等性质.结果表明:狄拉克材料SrMnBi2在晶体结构上是一个典型的层状结构化合物,物理性质上是一个反铁磁(TN=290K)金属,具有狄拉克材料的典型特征.
关键词:
单晶制备
,
晶体结构
,
物理性质
,
狄拉克材料
霍金仙
,
郭永
,
王志
功能材料
采用悬浮聚合法,将功能体三油酸甘油酯包埋到醋酸纤维/氰已基纤维素中,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吸附剂,并研究了对狄氏剂吸附容量及吸附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对狄氏剂的吸附容量为16600μg/g,其中三油酸甘油酯的吸附量为54200μg/g.吸附剂添加量、初始狄氏剂浓度、温度和搅拌速度影响吸附动力学过程.Elovich模型很好的拟合了实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为非均相吸附.但温度和搅拌速度不影响平衡吸附量.共存离子Na+、Ca2+、Mg2+对吸附过程影响不大,但Fe3+、Cu2+、Ag+促进了狄氏剂的吸附,主要是由于醋酸纤维对这些过渡元素的络合作用所致.
关键词:
吸附剂
,
狄氏剂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吸附
何俊宝
,
傅瑜
,
王爱华
,
周大伟
,
邢建莹
,
常清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高温助溶剂方法制备出各向异性狄拉克材料CaMnBi2的高质量大尺寸单晶样品.综合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系统(SEM-EDX)、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等测试手段对CaMnBi2高质量单晶样品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电学、磁学和热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CaMnBi2的晶体结构是由MnBi(1)四面体层、Ca原子层以及Bi(2)四方格子层构成,它们按照MnBi(1)-Ca-Bi (2)-Ca-MnBi(1)的顺序沿c轴方向堆垛形成“三明治”型层状结构;这些不同的结构层对物理性质有不同的作用,其中Bi(2)四方格子层对电输运性质和狄拉克电子起主要作用,而MnBi(1)层中Mn2+对磁学性质的起着决定作用.这两个功能层的共同作用下该材料具有层状准二维电子系统的典型特征,并且表现出金属反铁磁(TN=270 K)行为.
关键词:
狄拉克材料
,
单晶制备
,
晶体结构
,
物理性质
方彦彦
,
田野
,
王晓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6.020
正渗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利用渗透原理的膜分离技术,能自发进行,无需外加压力即可实现,为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低能耗、高效率的解决途径.近年来正渗透技术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正快速发展.文章详细总结了正渗透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正渗透的整个动力学过程,为正渗透膜的设计和制备与驱动溶质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正渗透
,
渗透压
,
机理
,
膜
刘猛
,
张娜
,
罗尘丁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综述了作者所在研究集体所进行的正逆耦合循环研究.通过对串联型、并联型正逆耦合循环的相关研究和(火用)平衡比较分析,归纳提出了正逆耦合循环系统集成原则,即:正、逆循环采用同种工质;物流、能流耦合并重;优化配置热源加热过程;调控氨水工质浓度;回收利用系统内能.遵循该原则提出的变浓度氨水工质正逆耦合循环体现了优良的性能.
关键词:
正逆耦合循环
,
研究进展
,
系统集成原则
,
氨水工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