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王兰  

  • 论文(230)

Ni-P-SiC-MoS2复合镀层结构与性能研究

, 邵红红 , 陈康敏 , 潘励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6.07.004

在单一复合镀的基础上获得了Ni-P-SiC-MoS2复合镀层,借助于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附着力自动划痕试验、显微硬度分析、磨损试验等方法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内部结构及性能等作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镀层热处理后发生了晶化转变,附着力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而提高,硬度低于Ni-P-SiC而高...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 , 结构 , 附着力 , 耐磨性

两种钢在不同冲击功下的冲击腐蚀磨损性能与机制

, 邢文静 , 丁厚福 , 杜晓东 , 郑玉贵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7.05.001

运用失重法、电化学测试和表面形貌观察,对低碳高合金钢和高锰钢湿磨衬板在酸性介质中的腐蚀、冲击腐蚀磨损性能与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碳高合金钢的腐蚀电流密度比高锰钢的小一个数量级,低碳高合金钢有自钝化倾向,而高锰钢则一直处于活性溶解状态,而且其耐腐蚀随时间的延长进一步恶化;随着冲击功增大,两种钢磨损...

关键词: 冲击腐蚀磨损 , 冲击功 , 磨损机制 , 耐磨钢 , 极化曲线

TC11合金的高温磨损行为和耐磨性

张秋阳 , , 李新星 , 树奇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5.10.003

采用高温磨损试验机对TC11合金进行了400~ 600℃高温干滑动磨损试验,研究了TC11合金的高温磨损行为和耐磨性;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镜(SEM)以及能谱分析仪(EDS)对磨面和亚表层的物相、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磨损机制.在400℃下随着载荷增加磨损率略有增加,超过2...

关键词: TC11合金 , 高温磨损 , 耐磨性 , 摩擦氧化物 , 磨损机制

温度和载荷对TC4合金磨损性能的影响

, 张秋阳 , 李新星 , 树奇

稀有金属

采用MG-2000型销盘式高温磨损试验机对TC4合金在环境温度为25~600℃、载荷为50~250 N时的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SEM、EDS和XRD等对试样磨面和剖面的形貌、成分及结构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25~300℃,TC4合金的磨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磨面呈犁沟及黏着痕迹,...

关键词: TC4合金 , 磨损 , 摩擦层 , 摩擦氧化物

碳和锰对湿磨衬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许淑珍 , 杜晓东 , 义飞 , 汪瑞俊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8.06.016

对湿磨衬板用加镍及加锰的低碳高合金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及腐蚀条件下的冲击磨损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加镍低碳高合金钢,当碳含量由0.16%增至0.25%,合金组织由板条马氏体变为板条、隐品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在腐蚀条件下抗冲击磨损性能先升后降,以0.21%含碳量为最优;加锰的低碳高合金...

关键词: 低碳高合金钢 , , 冲击磨损 , 腐蚀 , 磨损量

(Ni-P)-MoS2化学复合镀层激光处理研究

杨建勇 , 邵红红 , , 梁新华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7.04.013

对(Ni-P)-MoS2化学复合镀层进行激光处理,借助于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激光处理以后复合镀层的表面组织及性能做了分析,并与热处理后的镀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激光处理后由于镀层中能析出更多的Ni3P,镀层硬度明显高于热处理镀层的硬度.经过激光处理后(Ni-P)-MoS2化学复...

关键词: (Ni-P)-MoS2化学复合镀层 , 激光处理 , 硬度 , 摩擦系数

扩散退火温度对碳钢热浸镀铝涂层的影响

廖远禄 , 树奇 , 张秋阳 ,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3.05.019

采用热浸镀法在45钢表面制备出了Fe-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并在不同温度下对热浸镀后的试样进行扩散退火处理.通过XRD、SEM等分析手段对扩散退火后的涂层结构和成分进行测试分析,探讨扩散退火温度对涂层的影响及合金层的转变机理.结果表明:扩散温度为700~800℃,合金层主要物相为Fe2Al5和Al2...

关键词: 热浸镀铝碳钢 , 热扩散温度 , Fe3Al , FeAl , 涂层的物相

凹凸棒石/粉煤灰复合颗粒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付桂珍 , 贾磊 , 常汉亭 ,

材料导报

研究了凹凸棒石/粉煤灰复合颗粒吸附材料的制备工艺,并利用XRD、TG/DTA、SEM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备的吸附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凹凸棒石/粉煤灰复合颗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凹凸棒石/粉煤灰质量混合比7:3,焙烧温度400℃,黏结剂添加量为复合颗粒材料总质量的10%、淀粉添加量也为复合颗粒...

关键词: 凹凸棒石 , 粉煤灰 , 吸附材料 , 表征

两种钢在不同冲击功下的冲击腐蚀磨损性能与机制

, 邢文静 , 丁厚福 , 杜晓东 , 郑玉贵

物理测试

运用失重法、电化学测试和表面形貌观察,对低碳高合金钢和高锰钢湿磨衬板在酸性介质中的腐蚀、冲击腐蚀磨损性能与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碳高合金钢的腐蚀电流密度比高锰钢的小一个数量级,低碳高合金钢有自钝化倾向,而高锰钢则一直处于活性溶解状态,而且其耐腐蚀随时间的延长进一步恶化;随着冲击功增大,两种钢磨损...

关键词: 冲击腐蚀磨损 , impact energy , wear mechanism , wear resistant steel , polarization curve

Ti6Al4V合金表面热氧化/真空扩散处理及耐磨性研究

周银 , 树奇 , 张秋阳 ,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2.007

Ti6aL4V合金经800℃、1h和900℃、15 min热氧化后,分别进行850℃、20 h真空扩散,并将900℃、15 min热氧化+ 850℃、20 h真空扩散后的试样在25℃和400℃下进行磨损试验,比较真空扩散后的显微硬度分布及处理前后的磨损量,通过XRD、SEM、EDS等分析手段对氧化、...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 热氧化 , 真空扩散 , 耐磨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3页
  • 跳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