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欣
,
王小平
,
王丽军
,
李怀辉
,
梅翠玉
,
刘晓菲
,
杨灿
,
梁鹏飞
,
卢炎聪
,
江振兴
,
赵凯麟
,
刘仁杰
材料导报
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了石墨烯几种不同的制备方法,评述了这几种方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列举了石墨烯在晶体管、场发射、传感器、超级电容器、透明电极等各方面的实际应用和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其生产工艺上的改进方向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石墨烯
,
制备
,
研究进展
章诗
,
王小平
,
王丽军
,
朱玉传
,
林石裕
,
顾应展
,
田健健
,
周成琳
材料导报
综述了目前国际上研究得最多的几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各自的最新进展.包括硅基类(非晶硅、多晶硅、微晶硅)、无机化合物类(碲化镉、铜铟硒、砷化镓)、有机类、染料敏化(二氧化钛、氧化锌)等,并从材料、工艺和转换效率等方面比较和讨论了它们各自性能的优劣,最后展望了这些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薄膜太阳能电池
,
硅基
,
化合物
,
染料敏化
王小平
,
刘援
,
王霈文
,
冯稷
,
李季
,
林晨光
,
华志强
,
吴柏枚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1.06.004
采用中空柱阴极直流磁控溅射装置制备 YBCO 超导薄膜.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沉积在 LaAlO3 和 Zr(Y)O2 上的具有 c 轴取向的 YBCO 超导薄膜及其相应衬底的表面形貌.生长的 YBCO 膜都具有较好的表面结构.在 LaAlO3 单晶衬底上的 YBCO 膜形成大颗粒岛状结构,颗粒生长整齐,尺寸大小均匀;生长在单晶 Zr(Y)O2 上的 YBCO 膜则形成起伏较大的层状与岛状生长的混合结构,这些差别的产生与衬底的初始状况及制备过程中膜与衬底的界面作用有关.分析了形成超导薄膜不同表面形貌的原因,从生长机理角度讨论了表面形貌与缺陷和位错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
磁控溅射
,
YBCO
,
薄膜
,
表面形貌
孙洪涛
,
王小平
,
王丽军
,
王金烨
,
孙义清
,
李剑
,
文俊伟
,
刘凌鸿
,
于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电子束蒸发法成功制备了透明导电的ZnO/Mo/ZnO(ZMZ)复合薄膜,研究了不同的退火温度对其电学和光学性质的影响规律.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四探针测试仪等检测手段对样品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的结晶程度提高,晶粒尺寸增大;薄膜的电阻率先降低后升高;薄膜的光学透过率先升高后降低.当退火温度为250℃时,ZnO/Mo/ZnO薄膜具有最佳的综合光电性能,在400nm~900nm波长范围内最高透过率为81.4%,平均透过率高于80%,最低电阻率为1.71×10-4Ω·cm,表面电阻为15.5Ω/sq.研究表明所制备的ZMZ复合透明导电薄膜可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液晶显示器等领域.
关键词:
氧化锌
,
透明导电薄膜
,
多层膜
,
光电性能
李松坤
,
王小平
,
王丽军
,
井龙伟
,
潘秀芳
,
王金烨
,
孙义清
,
孙洪涛
,
王子风
材料导报
长余辉发光材料在太阳能转换和利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类重要的光-光转换和节能材料.综述了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光谱特性、余辉时间以及相应的发光机理,简单介绍了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一些常见制备方法,并对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
长余辉
,
发光
,
无机固体材料
,
发光机理
王小平
,
刘援
,
王霈文
,
李季
,
林晨光
,
华志强
,
冯稷
,
吴柏枚
,
杜英磊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2.02.001
采用大直径中空柱状阴极直流磁控溅射装置,在LaAlO3和Zr(Y)O2衬底上制备YBCO超导薄膜.用透射电镜(TE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薄膜和衬底间的界面,薄膜的螺旋生长结构,YBCO薄膜及其相应衬底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分析了基片表面形貌及表层内缺陷对界面附近薄膜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了不同衬底沉积的超导薄膜具有不同表面形貌的原因.从生长机理角度对表面形貌、缺陷和位错的形成机制进行讨论.
关键词:
李怀辉
,
王小平
,
王丽军
,
刘欣欣
,
梅翠玉
,
刘仁杰
,
江振兴
,
赵凯麟
材料导报
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也是有效利用太阳能最佳途径之一.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尤其是在核电安全问题面临挑战的今天,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解决能源衰竭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最佳选择.目前,许多国家正在制订中长期太阳能开发计划,准备在21世纪大规模开发太阳能.当前研究最多同时在生产应用的最广泛的当数硅太阳能电池(如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等).通过对各类硅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工艺、转化效率以及制备方法等方面作比较并讨论了它们各自性能的优劣,最后结合当前国内外工业化生产状况,对硅太阳能电池研究现状和各自的最新进展作了比较详细的综述,并简要讨论了硅太阳能电池研究和生产上的前景及趋势.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
硅太阳能电池
,
单晶硅
,
多晶硅
,
非晶硅
倪紫琳
,
张文东
,
蒋光明
,
王小平
,
鲁贞贞
,
孙艳娟
,
李欣蔚
,
张育新
,
董帆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7)62849-3
具有等离子体效应的贵金属Au和Ag等常被用于修饰半导体光催化剂.非贵金属Bi成本低,来源丰富,最近被报道可以直接作为等离子体光催化剂应用于空气中NO净化.为了进一步提高Bi单质的光催化活性,需对其进行改性.SiO2的禁带宽度过大,不能单独作为光催化剂,但它的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因而常作复合材料用于提高光催化剂的反应效率、稳定性及对反应物的吸附能力.目前,尚未见SiO2修饰Bi单质的相关报道.本文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SiO2@Bi微球,并对其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光催化氧化NO的反应过程进行了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DRIFTS)分析,揭示了Bi–O–Si键在提升SiO2@Bi光催化氧化NO性能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用SiO2纳米颗粒修饰Bi球,形成的Bi–O–Si键作为热电子传输通道,能显著提高Bi单质光催化氧化去除NO的能力.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结果表明,SiO2纳米颗粒负载于Bi球上,且SiO2@Bi内形成了Bi–O–Si键.作为光生热电子的传输通道,Bi–O–Si键能促进光生电子的转移和载流子的分离,提高活性自由基?OH和?O2?的产量,增强SiO2@Bi在紫外光下等离子体光催化氧化NO的能力.自由基捕获测试(ESR)表明,SiO2@Bi在光催化反应中产生的?OH和?O2?数量均明显高于单质Bi在反应中形成自由基的数量.原位DRIFTS发现,Bi–O–Si键能快速转移光生电子,从而有利于NO→NO2→NO3?反应的进行.此外,SiO2@Bi的比表面积变大,因而对NO的吸附能力增强,同时促进了光催化反应.本文揭示了SiO2@Bi等离子体光催化性能增强的微观机制和光催化氧化NO的反应机理,为Bi基光催化剂的改性和应用提供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
SiO2@Bi金属
,
Bi–O–Si键
,
电子传输
,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
,
光催化去除一氧化氮
廉吉庆
,
王丽军
,
王小平
,
陈海将
,
宋明丽
,
宁仁敏
,
柯小龙
,
安宁宁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7.01.008
电介质/金属/电介质(D/M/D)结构透明导电薄膜是经过独特设计的一类性能优良的透明导电薄膜,经过多年研究,其各项性能指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目前已可应用于诸多领域。主要论述了D/M/D多层透明导电膜的研究现状,包括膜层设计原理、材料选择机制,并总结了金属层厚度、金属退火温度对膜系结构、光学、电学性质的影响机制。
关键词:
透明导电薄膜
,
D/M/D结构
,
金属膜厚度
,
退火温度
孙洪涛
,
王小平
,
王丽军
,
孙义清
,
王金烨
,
王子风
,
曹双迎
材料导报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金刚石薄膜通常是一种表面粗糙的多晶薄膜,其摩擦系数相对于光滑金刚石明显偏高,这制约着其在摩擦学领域的应用.在综合分析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CVD金刚石薄膜摩擦学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降低其摩擦系数的角度出发,着重讨论了几种提高CVD金刚石薄膜摩擦性能的途径.
关键词:
金刚石薄膜
,
摩擦学性能
,
纳米金刚石薄膜
,
掺杂类金刚石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