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
王尔德
,
胡连喜
,
张宝友
,
于杰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5.04.029
为研究形变强化工艺对93W-4.9Ni-2.1Fe性能的影响,采用大变形量旋转锻造工艺制备了93W-4.9Ni-2.1Fe合金,并利用SEM与TEM技术分析了旋转锻造态93W-4.9Ni-2.1Fe合金显微组织的形态与尺寸.结果表明:钨合金材料经形变强化后,钨晶粒内部出现由高密度位错形成的胞状组织以...
关键词:
高密度钨合金
,
旋转锻造
,
形变强化
,
微观组织
,
胞状组织
贺文雄
,
王尔德
,
孙宏飞
,
于洋
,
陈晖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对冷拉拔的亚微米晶Cu-5%Cr丝材进行退火及高温热处理,研究其回复与再结晶、组织与性能的变化及其热稳定性.采用透射电镜(TEM)分析了退火后Cu-5%Cr的组织结构,并对其进行了硬度和导电性的测试.结果表明,冷拉拔的亚微米晶Cu-5%Cr丝材退火处理时析出大量的Cr相颗粒,Cu基体发生了回复和...
关键词:
Cu-5%Cr丝材
,
亚微米晶
,
冷拉拔
,
回复与再结晶
,
热稳定性
王欣
,
胡连喜
,
王珩
,
王尔德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机械球磨-真空热压固相烧结工艺制备Mo-50%Cu(质量分数,下同)合金,研究机械球磨Mo/Cu复合粉末的组织形貌及热压烧结Mo-50%Cu合金的组织与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热压固相烧结工艺是制备高致密、高Cu含量Mo-Cu合金材料的有效途径:通过机械球磨可以显著细化Mo/Cu复合粉末及烧结...
关键词:
机械球磨
,
热压烧结
,
Mo-Cu合金
,
组织性能
王晓林
,
于洋
,
梁书锦
,
王尔德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5.06.003
对商用AZ31镁合金挤压棒材进行了不同工艺参数的挤压变形,系统研究了挤压工艺参数对AZ31镁合金晶粒大小以及性能的影响,并对镁合金组织的微晶尺寸进行了金相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热变形可有效细化晶粒,但对AZ31镁合金晶粒细化是有限度的;对已通过热挤压变形晶粒细化的AZ31镁合金进一步进行大的塑性变...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
挤压
,
晶粒大小
,
性能
房文斌
,
贺文雄
,
王尔德
,
韩飞
,
孙志杰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4.02.016
采用机械球磨(MM)制备了Al-20(Wt.%)Pb复合粉,通过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了Al20Pb复合粉及其层片状组织.为得出最佳球磨工艺参数,对复合粉进行了压制和烧结实验.结果表明:球磨6 h得到的Al-20Pb复合粉具有均匀细小的层片结构,既保持较好的塑性,易于致密,又能在烧结后得到均匀细小...
关键词:
机械球磨
,
Al-Pb合金
,
层片组织
,
包套挤压
,
致密度
于振兴
,
张文丛
,
孙宏飞
,
房文斌
,
王尔德
,
梁吉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5.01.014
运用由壳层-缩核模型推导出的镁基储氢材料吸氢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储氢材料在吸氢过程中的传质与传热规律,并对小型储氢器传质与传热过程进行了计算,其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可以较好地吻合,特别是对镁基储氢材料在吸氢过程所形成的‘引燃'过程进行了准确的描述,为储氢器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镁基储氢材料
,
动力学方程
,
储氢器
,
传质与传热
房文斌
,
张文丛
,
于振兴
,
王尔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对近几十年来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历史做了简单的回顾,并对镁基储氢材料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将其分为镁基合金材料体系和镁基复合材料体系;分别对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储氢性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指出现有的技术手段已经能够制备具有优异充放氢性能的镁基储氢材料.对镁基储氢材料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现有的镁基储氢...
关键词:
镁基储氢材料
,
充放氢性能
,
储氢器
,
电化学性能
梁书锦
,
王欣
,
刘祖岩
,
王尔德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不同模具温度挤压变形对细晶AZ31镁合金力学性能和织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变形显著地细化AZ31镁合金的晶粒,大幅度地提高了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而材料的延伸率变化不大.室温挤压时,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322和233 MPa,延伸率为21%.随着模具温度的升高,变形后材料组织...
关键词:
AZ31合金
,
织构
,
挤压
,
力学性能
,
动态再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