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杰
,
王春举
,
徐杰
,
张鹏
,
单德彬
,
郭斌
,
王振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287-5
研究纯镍丝材单向微拉伸塑性变形过程中的流动应力和非均匀变形行为尺寸效应。实验发现,流动应力随晶粒尺寸的增加(或直径方向上晶粒数量的减少)而降低,而非均匀变形程度增加。当直径方向上少于9.3个晶粒时,流动应力随晶粒尺寸增加而快速降低。通过引入晶界尺寸因子构建介观尺度材料本构模型揭示丝材微拉伸流动应力尺...
关键词:
镍丝
,
尺寸效应
,
微拉伸
,
流动应力
,
非均匀变形
,
断裂
郭斌
,
王春举
,
单德彬
,
周健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8.01.061
针对微塑性成形工艺的特点,选择压电陶瓷作微驱动器,研制出微塑性成形专用设备,实现了在较小位移内获得较大输出载荷.使用研制的设备开展微型零件成形工艺研究.对微型齿轮件的成形质量进行分析表明,微型齿轮齿面光滑,表面质量好;在横截面上流线与齿轮轮廓一致,利于提高成形件的综合机械性能.使用3003铝合金箔板...
关键词:
微塑性成形
,
微塑性成形专用设备
,
微型齿轮
,
微型杯
王春举
,
汪鑫伟
,
郭斌
,
单德彬
材料科学与工艺
微型化导致微弯曲变形与宏观弯曲有明显差异.研制了一套三点微弯曲模具,并基于CMT8502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平台,使用C2680黄铜箔进行三点微弯曲正交实验,获得了一系列三点微弯曲力和冲头位移曲线.研究表明,坯料厚度越小,弯曲半径越大,相对厚度越大时,回弹量越大.在本试验中,坯料厚度对回弹的影响...
关键词:
微弯曲
,
C2680黄铜箔
,
回弹
,
相对厚度
王传杰
,
王春举
,
程利冬
,
郭斌
,
单德彬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便于取出微正挤压零件,设计了具有分瓣式结构的微正挤压凹模,并成功成形出最小挤出杆直径为0.25 mm的微正挤压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金相显微镜对微正挤压件的表面形貌及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挤出杆尺寸的减小或晶粒尺寸的增大,内外层材料的非均匀塑性变形程度增加;当挤出杆尺寸降低...
关键词:
微成形
,
正挤压
,
尺寸效应
,
T2紫铜
,
表面形貌
,
微观组织
,
非均匀变形
赵庆娟
,
王春举
,
江洪伟
,
于海平
,
郭斌
材料科学与工艺
对T2紫铜箔板进行电磁微成形实验,研究不同模具结构对材料成形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轮廓仪研究不同模具结构对箔板电磁微成形的影响规律,分析模具结构对材料流动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升高坯料出现不同程度的翘曲现象,采用凸型模具更有利于凹模内气体的排除,使得坯料能够迅速贴模;随着电...
关键词:
高应变速率
,
模具结构
,
应变分布
,
成形精度
,
箔板微成形
周健
,
王春举
,
单德彬
,
郭斌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6.02.010
为了研究凸模速度、成形温度和成形载荷等热变形参数对5A02铝合金微型齿轮成形的影响规律,设计制造了微型齿轮模具,在自行研制的微塑性成形设备上,将压入高度比作为填充程度的评价参数进行了成形实验,成功获得了质量良好的节圆直径为Ф1 mm的5A02铝合金微型齿轮.研究结果表明,压入高度比可以很好地定量表示...
关键词:
热变形参数
,
微型齿轮
,
微塑性成形
,
压入高度比
王春举
,
单德彬
,
郭斌
,
周健
材料科学与工艺
鉴于摩擦对微型零件塑性微成形过程的影响随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加而显著增大的现象,本文对微型齿轮零件成形设计了浮动式微型模具结构,并进行了等温成形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可浮动凹模将摩擦阻力变为积极摩擦力,提高了坯料向模腔的填充能力,有效降低了成形载荷;对成形件的分析表明,成形件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和微观组织结...
关键词:
塑性微成形
,
浮动式模具
,
积极摩擦力
,
微型齿轮
程思锐
,
王春举
,
单德彬
,
郭斌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160358
本文利用Zr41Ti14Cu12.5Ni10Be22.5(Vit1)块体非晶合金对不同宽度的微通道阵列进行充填实验,并研究了形腔宽度、压印载荷与温度对微通道阵列充填高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型腔宽度和压印载荷的增加,微通道充填高度逐渐上升.这就意味着较高的载荷和型腔宽度有利于Vit1块体非晶...
关键词:
Zr基块体非晶合金
,
Si模具
,
微通道阵列
,
压印
,
微成形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