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3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La,Fe(或Co)/Ti对Cu-Cr-Zr合金时效特性的影响

黄福祥 , 马莒生 , 耿志挺 , 宁洪龙 , 铃木洋夫 , 郭淑梅 , 余学 , , 李红 , 李鑫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制了新型集成电路引线框架Cu-Cr-Zr系列合金,通过电导率、硬度、抗拉强度测试以及透射电镜观察,考察了微量合金元素La,Fe/Ti,Co/Ti元素以及时效工艺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La可以改善A合金(Cu-Cr-Zr-Zn)的硬度及导电率;加入Fe/Ti,Co/Ti元素,大大提高了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并使其时效的强度及硬度峰值延后.在970℃固溶处理、70%冷变形及不同温度时效2 h后,A合金(Cu-Cr-Zr-Zn)及B合金(Cu-Cr-Zr-Zn-La)在450℃时达到硬度和强度峰值,分别为HV 1 770 MPa和525 MPa及HV 1 840 MPa和554 MPa,电导率分别为78%和80%IACS;在970℃固溶处理,60%冷变形,500℃时效2 h,50%冷变形及不同温度2次时效2 h后,C合金(Cu-Cr-Zr-Zn-Fe-Ti-La)及D合金(Cu-Cr-Zr-Zn-Co-Ti-La)在450℃时达到硬度和强度峰值,分别为HV 2 120 MPa,683 MPa及HV 2 040 MPa和651 MPa,电导率分别为65%和70%IACS.

关键词: Cu-Cr-Zr , 合金元素 , 时效 , 性能

含锗真空炉渣在HCl-CaCl2-H2O体系中浸出锗的动力学研究

何静 , 小能 , 刘明海 , 继民 , 唐谟堂 , 鲁君乐 , , 罗超 , 郭瑞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为提高真空炉渣中锗的浸出率提供理论依据,对含锗真空炉渣在HCl-CaCl2-H2O体系中锗的浸出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浸出过程属于生成固体产物层的“未反应核收缩模型”,其宏观动力学方程为:1-2/3x-(1-x)2/3=4.66×10-3 CHCl1.027CCaCl21.046d-0.862exp(-21068/RT)t,表观活化能为21.068 kJ/mol,浸出过程受灰分层扩散控制;提高盐酸的浓度、氯化钙浓度、浸出温度、液固比及减小矿物粒度均可加快锗的浸出速度,提高锗的浸出率.

关键词: , 真空炉渣 , 盐酸 , 氯化钙 , 浸出动力学

不锈钢表面处理对Cr2O3薄膜太阳能选择吸收性能的影响

, 李光磊 , , , 黄伟 , 万倩 , , 程旭东

材料导报

采用Sol-gel法以及浸渍提拉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了Cr2O3选择性吸收薄膜.分别采用喷砂处理和氧化液腐蚀两种方式对不锈钢进行表面处理,考察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Cr2O3太阳能选择吸收薄膜性能的影响.用Lambda 750型UV-Vis-NIR分光光度计和Tensor 27型BRUKER红外光谱仪分别测试薄膜在可见-近红外光谱区和红外光谱区的反射光谱.结果表明,氧化液处理的不锈钢基体,其表面所涂覆薄膜的红外发射率明显降低,发射率由喷砂基体的0.465降低到0.186,具有良好的选择吸收性.

关键词: 太阳能选择吸收 , 溶胶-凝胶法 , 不锈钢表面处理 , 红外反射 , Cr2O3

纳米ZrO2-Al2O3基高温封严涂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黄伟 , 张覃轶 , 肖巍 , , , 立川 , 叶卫平 , 程旭东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0.06.009

研制了3种不同Al2O3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的纳米ZrO2-Al2O3基高温可磨耗封严涂层粉末材料,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工艺,制备了3种涂层材料的双层结构封严涂层和Al2O3含量逐层递增的多层结构封严涂层.对涂层材料的沉积效率,涂层的微观结构、硬度和结合强度等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封严涂层材料的沉积效率随Al2O3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由于熔融条件的不同,涂层内ZrO2的形态不唯一;封严涂层的硬度和结合强度与厚度和Al2O3含量有紧密的关系;与双层结构封严涂层相比,多层结构封严涂层的综合性能良好,基本可以满足封严涂层对厚度、硬度和结合强度的要求.

关键词: 封严涂层 , ZrO2 , Al2O3 , 结构 , 性能

热电材料塞贝克系数测试影响因素的研究

郅惠博 , 李洪涛 , , 吴益文 , , 陈杰 , 徐杰 , 李蒙 , 季诚昌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4.16.022

为提高热电材料塞贝克系数的测试准确度,主要以康铜合金和钴酸钙为测试对象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其中以典型的碲化铋、方钴矿、硒化铅块体热电材料为辅助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测温热电偶的塞贝克效应、温差设置、数据处理方式对塞贝克系数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电偶的塞贝克效应对Seebeck系数测试准确度的影响是显著的;样品两端温差设为10K以上,多组温差间的梯度设为3K以上,直线拟合方式采用不过原点拟合,可以使Seebeck系数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得到很大提高.

关键词: 热电材料 , 塞贝克系数 , 测试 , 影响因素

移动加热器法生长CZT晶体的成分及缺陷均匀性研究

陈曦 , , 周伯儒 , 何杰 , 李阳 , 杨帆 , 徐亚东 , 查钢强 , 介万奇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移动加热器法,成功生长出尺寸为φ55 mm×70 mm的CdZnTe晶体.采用电子探针、光致发光谱等方法,测试了晶体径向的成分和缺陷分布,并与垂直布里奇曼法生长的同成分CdZnTe晶体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移动加热器法生长的CdZnTe晶体沿径向的成分和缺陷分布均匀,均优于垂直布里奇曼法生长的晶体.

关键词: CdZnTe , 移动加热器法 , 成分 , 缺陷均匀性

Cd/Zn 气氛退火过程中 CdZnTe 晶体内 Te 夹杂的迁移研究

周岩 , 介万奇 , 何亦辉 , 蔺云 , 郭欣 , 刘惠敏 , , 徐亚东 , 查钢强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07.028

通过红外透过成像研究了 Cd/Zn 气氛退火过程中 Cd0.9 Zn0.1 Te∶In 晶体内 Te 夹杂的密度及尺寸分布的演变.结果发现,Cd/Zn 气氛退火前,晶体中的 Te 夹杂密度分布比较均匀;退火后,晶体高温端近表面区域的 Te 夹杂密度较退火前提高了1个数量级,而晶体内部的 Te 夹杂密度则较退火前降低了1个数量级,且其密度沿温度梯度方向逐渐增加.退火前,晶体表面和内部的 Te 夹杂的直径主要分布在1~25μm;退火后,在晶体表面,直径<45μm 的 Te 夹杂密度显著增大;而在晶体内部,直径<5μm 和>25μm的 Te 夹杂密度显著增大.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退火过程中,Te 夹杂沿着温度梯度方向不断向晶体表面迁移,在迁移过程中尺寸相近的 Te 夹杂通过合并长大,尺寸相差较大的 Te 夹杂则以 Ostwald 熟化方式长大,并使小尺寸的 Te 夹杂更小.但由于熟化不充分,在 Ostwald 熟化长大过程中留下了很多尺寸<5μm 的 Te 夹杂颗粒.

关键词: CdZnTe , Cd/Zn 合金 , 退火 , Te 夹杂 , 迁移机制

CO加氢Rh-Mn-Li/SiO2催化剂配比的优化及其CO脱附行为

江大好 , 丁云杰 , 吕元 , 朱何俊 , 陈维苗 , , 严丽 , 罗洪原

催化学报

通过优化Rh-Mn-Li/SiO2催化剂配比,大大地提高了其催化CO加氢合成C2含氧化合物的性能,并利用吸附CO的程序升温脱附(CO-TPD)和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等方法考察了助剂Mn和Li对Rh基催化剂表面CO脱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43~573 K内,Rh担载量为1.5%时催化剂的Rh效率(ERh)最高.少量Mn的添加显著地提高了Rh基催化剂的ERh,C2含氧化合物的时空收率(STYC2-oxy)和选择性(SC2-oxy).并且随着Mn含量增加,ERh和STYC2-oxy在Mn=0.53%时最高,但SC2-oxy一直缓慢增加.而随着Li含量增加,SC2-oxy显著增加,但是ERh和STYC2-oxy明显下降.CO-TPD和TPSR结果表明,助剂Mn和/或Li的添加改变了催化剂表面解离CO活性中心的数量及其解离CO的能力,从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另一方面,Mn和Li的添加提高了催化剂表面弱吸附CO的相对数量,从而使SC2-oxy提高.

关键词: , , 铑效率 , 助剂效应 , 二碳含氧化合物 , 一氧化碳 , 加氢

锂助剂对Rh-Mn/SiO_2催化CO加氢制碳二含氧化合物性能的影响

李经伟 , 丁云杰 , 林荣和 , 龚磊峰 , 宋宪根 , 陈维苗 , , 罗洪原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0.91029

采用CO加氢反应、静态化学吸附、程序升温还原、CO程序升温脱附和程序升温表面反应等技术研究了助剂Li对Rh-Mn/SiO_2催化剂上CO加氢合成碳二含氧化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的加入及其负载量的增加抑制了烃类,特别是CH_4的生成,而对碳二及碳二以上烃类的选择性影响较小.Li的加入还提高了碳二含氧化合物的选择性,主要是乙酸的选择性,但同时降低了Rh基催化剂的CO加氢活性.表征结果表明,Li的加入既降低了催化剂解离CO的能力,又减少了催化剂上CO解离活性位的数量,从而降低了Rh基催化剂上CO加氢的速控步骤--CO解离反应的速率.Li负载量对Rh-Mn/SiO_2催化剂上H_2和CO的化学吸附量影响较小,这表明并非所有的Li都和Rh发生了相互作用,而是有相当一部分Li只是分散在载体SiO_2上,并没有与Rh发生接触.

关键词: , , , 二氧化硅 , 一氧化碳 , 加氢 , 碳二含氧化合物

费托合成:SiO2和Al2O3负载的Co2C催化剂的表征和评价

裴彦鹏 , 丁云杰 , 臧娟 , 宋宪根 , 董文达 , 朱何俊 , , 陈维苗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179-0

采用CO碳化SiO2和Al2O3负载的Co(NO3)2的方法制备了SiO2和Al2O3负载的Co2C催化剂,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和H2-程序升温还原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用于催化费托合成反应中。结果显示,需要较长碳化时间才可合成负载的Co2C催化剂;所制催化剂表现出CO加氢生成高碳醇的催化性能,其原因可能在于催化剂表面存在的金属Co物种使CO解离,表面Co2C物种有利于CO插入,从而导致醇的生成,但体相Co2C则不具有催化活性。

关键词: 负载型碳化钴 , 费托合成 , , 表面活性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