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婕
,
乔楠楠
,
何文妍
,
王珊珊
,
王静
,
黄晓丽
,
马红竹
硅酸盐通报
采用PVA对高岭土进行改性,制成了一种新型粒子电极-PVA-kaolin,并采用FT-IR、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实验将其填充在阴阳两极之间,在三维电极体系中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进行了电催化降解.结果表明:PVA浓度0.1g/L,PVA-kaolin投加量13 g,pH值为10,SDBS浓...
关键词:
粒子电极
,
电催化
,
PVA
,
反应动力学
钟喜春
,
高贝贝
,
王珊珊
,
郑志刚
,
刘仲武
,
曾德长
,
余红雅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增刊(Ⅰ).026
通过熔体快淬制备了 Gd59 Co41、Gd56 Co44非晶条带,并对Gd56 Co44非晶条带进行588 K、10 min的晶化处理.利用 X 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合金的结构,通过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研究了合金的磁性及磁热效应.结果表明,Gd59 Co41和 Gd56 Co44非晶...
关键词:
磁制冷材料
,
熔体快淬
,
Gd-Co 合金
,
磁熵变
,
磁热效应
王珊珊
,
马红竹
,
王静
,
余婕
硅酸盐通报
以氧化钙(CaO)、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改性剂,对活性白土进行改性,制得吸附剂CTAB/Ca-Bent.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d001值增大,说明改性分子进入活性白土层间.以苯酚水溶液为模拟废水,考察了改性活性白土对...
关键词:
活性白土
,
表征
,
吸附
,
苯酚
王珊珊
,
李恒
,
魏彤
,
范壮军
,
郄忠伟
,
闫俊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8.04.011
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了稳定的纳米石墨片有机溶剂分散液.考察了多种分散剂、分散剂含量以及树脂含量和超声时间对纳米石墨片分散效果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研究纳米石墨片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状态.实验结果表明;加入不同分散剂得到的纳米石墨片分散液稳定性有很大差别,Disperbyk一163是比较理想的分...
关键词:
纳米石墨片
,
分散
,
超声波
,
树脂
,
膨胀石墨
宋友
,
阮江军
,
王珊珊
,
逯怀东
,
廖才波
,
刘超
绝缘材料
通过建立油浸式变压器二维等效模型,采用有限元法求解变压器流体-温度场,对比分析了植物绝缘油和矿物绝缘油对变压器热点温度及绕组温度分布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入口油速、不同变压器绝缘油对变压器热点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入口油速下,植物绝缘油的散热特性优于矿物绝缘油,说明采用植物绝缘油代替矿物绝缘油应用...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
流体-温度场
,
植物绝缘油
,
矿物绝缘油
黄晓丽
,
马红竹
,
胡萌晓
,
余婕
,
王珊珊
,
乔楠楠
硅酸盐通报
采用盐酸改性,制备出盐酸改性粉煤灰(HCl-FA),并将其应用于吸附法处理甲基橙(MO)染料废水中.结果表明,(1)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MO染料废水初始浓度为200 mg/L、溶液初始pH值不调节、HCl-FA用量为4g(即10 g/L)、反应温度为室温、吸附30 min.在此条件下...
关键词:
正交法
,
粉煤灰
,
甲基橙
,
吸附
王晓庆
,
王珊珊
,
冯竞竞
,
周翠玲
硅酸盐通报
本文主要研究磨细粉煤灰对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流变性能及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磨细粉煤灰较小的颗粒能够弥补水泥粉体颗粒中8μm以下较小颗粒的缺乏,使磨细粉煤灰-水泥复合胶凝颗粒形成良好的级配,在掺量适宜的情况下对复合水泥浆体的流动度会略有改善,但掺量过大,会显著降低复合水泥浆体的流动度;与Ⅰ级...
关键词:
磨细粉煤灰
,
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
,
火山灰活性
,
强度
冯树波
,
王珊珊
,
孙雅楠
,
郑二丽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480
研究了碳酸氢钠活化H<,2>O<,2>(BAP)体系对苯乙烯和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环氧化.分别考察了碳酸氢钠、表面活性剂、加料方式、反应时间、H<,2>O<,2>用量和反应温度对BAP体系H<,2>O<,2>分解和烯烃环氧化的影响...
关键词:
碳酸氢钠
,
H2O2活化
,
烯烃环氧化
,
绿色工艺
周健荣
,
张毅
,
王珊珊
,
胡碧涛
原子核物理评论
在培育新品种过程中能够实时掌握了解土壤中植物根系的形态以及其生长情况将为植物学家提供很多不可或缺的信息.对基于micromegas探测技术的中子CT在这一新应用的试验环境进行了仿真模拟,通过三维图像重建后,得到了令人满意的预期结果.首先通过Geant4和Garfield模拟计算利用聚乙烯薄膜作为中子...
关键词:
micromegas探测器
,
中子CT
,
图像重建
,
根系显影
王珊珊
,
于瑞莲
,
赵莉斯
,
徐玲玲
,
胡恭任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2.2016060602
于2015年夏季(6-8月)和冬季(12月、2016年1-2月)利用汞形态分析仪(Tekran 1130/1135/2537B)对宁波市不同形态大气汞进行了连续监测,并对其含量特征和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气态单质汞(GEM)、颗粒态汞(PBM)及活性气态汞(RGM)浓度范围分别为1.51-4....
关键词:
宁波市
,
不同形态大气汞
,
分布特征
,
来源
,
后向气团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