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贻成
,
王艳华
,
曾艳
,
宋颖
,
赵家骐
,
蒋景阳
,
金子林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1)60473-7
发现离子液体[CH3(OCH2CH2)nN+Et3][CH3SO3–](ILPEG, n =12,16,22)具有临界溶解温度特性,据此确证了以 ILPEG 为稳定剂制得的 Rh 纳米催化剂具有温控相分离催化功能,并将其用于1,5-环辛二烯(1,5-COD)选择性加氢制环辛烯(COE)的反应中.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1,5-COD 转化率和 COE 选择性分别为99%和90%; Rh 纳米催化剂经简单分相即可与产物分离,催化剂循环使用10次,其活性和选择性无明显降低.
关键词:
温控相分离催化
,
离子液体
,
铑纳米粒子
,
选择性加氢
,
1,5-环辛二烯
杨世伟
,
陈海英
,
朱晓光
,
王艳华
腐蚀学报(英文)
采用带能谱分析的扫描电镜分析了AlSi扩散涂层在1000℃、不同氧化时间条件下的表面形貌、截面组织及成分变化;用增重法记录重量变化,绘制了氧化动力学曲线,对其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Si涂层由于Si的加入,促进了θ-Al2O3向α-Al2O3转变,有利于在涂层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并且能促进在氧化皮下形成碳化物隔层,抑制涂层元素与基体元素的互扩散,从而使 AlSi涂层的抗氧化性能优于单一Al涂层.
关键词:
K4104高温合金
AlSi涂层
氧化动力学
吴小伟
,
王艳华
,
赵玉亮
,
金子林
催化学报
首次将温控相分离催化概念应用于三聚丙烯氢甲酰化反应中. 系统研究了各种反应条件对三聚丙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影响,考察了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效果. 以RhCl3*3H2O为催化剂前体,以P[p-C6H4O(CH2CH2O)nH]3为配体,在V(H2)/V(CO)=1,p=6 MPa,θ=130 ℃的反应条件下,三聚丙烯氢甲酰化反应的转化率和醛收率可分别达到76.3%和72.1%. 催化剂循环使用三次,仍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关键词:
温控相分离催化
,
铑
,
非离子表面活性膦配体
,
三聚丙烯
,
氢甲酰化反应
陈志俊
,
王艳华
,
蒋景阳
,
金子林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0)60245-8
在水/1-戊醇两相体系中实现了以温控配体Ph2P(CH2CH2O)22CH3为稳定剂的Rh纳米催化剂的温控相转移功能,并将其应用于烯烃催化加氢反应,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环己烯的转化率和环己烷的收率均为99%.通过简单的相分离即可将催化剂从产物中分离出来,重复使用8次,其活性保持不变.
关键词:
加氢反应
,
铑
,
纳米粒子
,
烯烃
,
温控配体
,
水/1-戊醇两相体系
杨世伟
,
曾立云
,
王艳华
,
刘海涛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6.03.022
采用电弧离子镀膜技术在1Cr11Ni2W2MoV不锈钢表面沉积了Ti1-xAlxN/Ti梯度薄膜.在700℃和800℃进行了高温氧化实验.对梯度薄膜常温和高温下的残余应力分布及薄膜和基体的结合状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膜层是成分分别为Ti、TiN、Ti0.75 Al0.25 N、Ti0.6 Al0.4N和Ti0.5 Al0.5N梯度层组成,实现了成分和结构的梯度变化,各单层之间以及薄膜和基体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程度降低,晶格错配度下降,薄膜中的残余应力降低;高温下,本征应力松弛,热应力转变为拉应力,薄膜和基体仍能维持较好的结合状态.
关键词:
电弧离子镀
,
(Ti,Al)N梯度薄膜
,
残余应力
王艳华
,
张敬畅
,
徐恒泳
,
白雪峰
催化学报
考察了共沉淀法制备的15.9%Pd/ZnO催化剂的还原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的影响. 结果显示,当催化剂的还原温度为523~573 K时, 523 K下反应的甲醇转化率达到了41.6%, CO2选择性为94.6%, 出口CO浓度为1.26%. 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当催化剂的还原温度为523 K时PdZn合金开始形成. 还原温度为523~573 K范围内催化剂活性的提高归因于 5~14 nm PdZn合金粒子的存在. 用程序升温还原及X射线衍射表征手段探究了还原过程中Pd与ZnO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Pd/ZnO可能经历了PdO/ZnO→Pd/ZnO→PdZnO1-x/ZnO→PdZn合金/ZnO的还原过程,而部分PdZn合金在反应过程中可重新被氧化成PdZnO1-x. 对反应的活性物种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钯
,
氧化锌
,
负载型催化剂
,
甲醇水蒸气重整
,
钯锌合金
,
活性物种
,
还原
马海全
,
李怀永
,
王艳华
,
张贺
,
许海涛
,
孔繁玉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803
得田沟金矿床属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床。近东西向大冰沟韧性剪切带受控于区域变质作用和区域断裂构造———崎峰茶断裂,是金矿床(体)的主要控矿和贮矿构造。正长斑岩沿崎峰茶断裂带呈脉状产出,与金矿化具有明显空间分布关系,可能是金矿化的物质来源。该矿床形成时代为晚侏罗纪,成矿阶段主要由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硫化物-碲化物阶段组成,并在主成矿期之后经历了表生热液作用的叠加。在阐述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矿床成因,认为在北京及周边地区,韧性剪切作用发育、多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叠加、激电异常明显并含有碱性岩(正长斑岩等)的部位是同类型金矿化的有利地区,具有重要的找矿指示意义。
关键词:
得田沟金矿床
,
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床
,
地质特征
,
矿床成因
,
找矿标志
赵成志
,
魏双胜
,
高亚龙
,
王艳华
钢铁研究学报
从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汽轮机耐热钢的发展、组织结构、强化机理、性能、热处理和应用等方面阐述了该耐热钢的研究、发展和应用等方面的概况和发展趋势.指出了超超临界汽轮机耐热钢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未来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的发展,对超超临界汽轮机耐热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超超临界汽轮机
,
铁素体
,
马氏体
,
奥氏体
,
耐热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