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英
,
王英勇
,
童希立
,
靳国强
,
郭向云
材料导报
以淀粉和工业水玻璃为原料,经过碳热还原反应制备出碳化硅纳米线.采用XRD、SEM、氮吸附-脱附和荧光光谱仪(PL)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碳硅比(物质的量比,下同)对碳化硅形貌、比表面积和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硅比为4.5时,合成的碳化硅为直的纳米线,比表面积为45m2/g,发光强...
关键词:
碳化硅
,
纳米线
,
碳热还原
,
水玻璃
,
荧光
马海龙
,
王英勇
,
靳国强
,
郭向云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08)60031-1
以甲苯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噻吩为生长促进剂,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得到了多分叉结构的炭.借助SEM、XRD和EDX考察了硫元素对产物的形貌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苯中的噻吩体积分数在0.01%~1%变化时,产物形貌由树状逐渐衍变为分支状.树状炭南较长而笔直的多分叉炭纤维构成,而分支状炭则由...
关键词:
形貌衍变
,
分支状炭
,
硫
,
化学气相沉积
崔艳丽
,
郭晓宁
,
王英勇
,
郭向云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258-8
以高比表面积碳化硅为载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出Pd/SiC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碘代芳烃和芳基硼酸羰化Suzuki偶联反应.利用X射线衍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SiC表面的Pd纳米颗粒分散均匀,平均粒径约为2.8 nm.在优化溶剂、碱、压力和温度等...
关键词:
钯/碳化硅
,
羰化Suzuki偶联
,
碘代芳烃
,
芳基硼酸
,
多相催化
马海龙
,
靳国强
,
王英勇
,
郭向云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7.02.006
以甲苯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前躯体,噻吩为生长促进剂,在不同条件下通过甲苯催化热解反应得到不同的炭产物.借助TEM和XRD考察了催化剂和促进剂对热解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不使用任何催化剂和促进剂时,甲苯热解产物为纳米级球状炭颗粒,且部分颗粒之间会发生各向异性排列,形成链状物.单独使用二茂铁...
关键词:
协同作用
,
甲苯
,
热解
李宝梅
,
王英勇
,
靳国强
,
郭向云
材料导报
以廉价的煤和Na2 SiO3·9H2O为原料,辅以Fe(NO3)3·9H2O为助剂,在1300℃氩气气氛下通过碳热还原反应制备出碳化硅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分析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光谱仪(PL)和低温氮吸附-脱附对所制备的碳化硅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
关键词:
碳化硅颗粒
,
煤
,
碳热还原
,
荧光
王一冰
,
郭晓宁
,
吕曼乾
,
翟兆洋
,
王英勇
,
郭向云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7)62785-2
卤代苯与酚类化合物反应制取二芳基醚是现代有机合成中的一个重要反应.传统的二苯醚合成方法是铜催化卤代苯与酚类化合物的Ullmann型C-O偶联反应,但是这种方法需要苛刻的反应条件.后来,人们发现了Pd(0)和Cu(Ⅰ)基催化剂,但是前者成本较高,且需要使用昂贵的配体,因此其应用受到了限制,而铜作为一种...
关键词:
氧化亚铜
,
碳化硅
,
Ullmann偶联
,
O-芳基化
,
酚类
,
卤代芳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