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飞
,
申爱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6.02.008
以超细水泥、磨细矿渣及其它外加剂制备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灌浆材料,研究了该类材料的耐久性能和收缩性能,并通过热分析及微观形貌的观测分析揭示了材料耐久性的改性机理.研究表明磨细矿渣能通过二次火山灰作用使材料微观结构密实,并且大大减少不利于耐腐蚀的氢氧化钙晶体,改善灌浆材料的耐久性,适当掺量时能减小收缩...
关键词:
磨细矿渣
,
超细水泥
,
耐久性
,
收缩性
,
扫描电镜SEM
,
热分析
薛翠真
,
申爱琴
,
郭寅川
,
万晨光
,
赵学颖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10.029
为提高建筑垃圾废砖再生利用率,采用砂浆力学测试手段研究了建筑垃圾砖粉活性和碱激发、复合激发对建筑垃圾砖粉活性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镜和热分析方法对建筑垃圾砖粉、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的颗粒形貌、水化产物组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垃圾砖粉活性较小,当掺量大于20%时,砂浆强度随其掺量的增加直线下降;...
关键词:
砂浆强度
,
建筑垃圾砖粉
,
碱激发剂
,
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
,
微观机理
薛翠真
,
申爱琴
,
郭寅川
,
张家龙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16.025
为提高建筑垃圾废砖再生利用率,将废旧粘土砖磨细成粉,并与其他工业废渣复合形成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Construction waste composite powder materials,以下简称CWCPM).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掺CWCPM的C20~C30小型混凝土预制构件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
关键词:
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
,
小型混凝土预制构件
,
正交试验设计
,
配合比设计
,
微观影响机理
薛翠真
,
申爱琴
,
郭寅川
,
万晨光
,
张敬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04.029
借助 DSC-TG、扫描电镜和压汞实验,并结合混凝土宏观性能实验,研究了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对C30混凝土力学强度及抗冻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掺量为30%时,C30混凝土强度及抗冻性能最优;中低盐溶液浓度时,试件更容易发生盐冻腐蚀破坏。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由于其填充效应及火山...
关键词:
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
,
力学强度
,
抗冻性能
,
盐冻腐蚀
,
微观机理
薛翠真
,
申爱琴
,
万晨光
,
郭寅川
,
李辉
硅酸盐通报
针对我国建筑垃圾堆积如山,再生利用率较低的现状,将建筑垃圾磨细砖粉与矿粉、粉煤灰和激发剂复合形成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以下简称CWCPM),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研究了CWCPM对小型混凝土强度和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CWCPM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强度效应和收缩性能;当替代量小于30%时,混凝土早期...
关键词:
粉体材料
,
预制构件
,
强度
,
干燥收缩
,
微观机理分析
冯超
,
於德美
,
关博文
,
陈华鑫
,
申爱琴
硅酸盐通报
根据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机制,考虑干湿交替过程中水分传输的差异,推导得出氯离子在非饱和混凝土中传输的对流-扩散控制方程。试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计算结果表明:自由氯离子浓度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对流区深度、表面氯离子浓度和峰值氯离子浓度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并逐渐趋于稳定,根...
关键词:
非饱和混凝土
,
氯离子
,
对流区深度
,
表面氯离子浓度
於德美
,
关博文
,
申爱琴
,
陈华鑫
硅酸盐通报
实体工程中大多数混凝土结构由于干湿交替作用处于非饱和状态,研究非饱和混凝土中的氯盐侵蚀对混凝土耐久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机制,考虑干湿交替过程中水分传输的差异,推导得出氯离子在非饱和混凝土中传输的对流-扩散控制方程.采用精度高的Crank-Nicolson格式对水分扩散方程、氯...
关键词:
非饱和混凝土
,
氯离子
,
扩散
,
对流
,
对流区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