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丹
,
才满
,
张爽
,
杜克久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3.2016070101
为了解一溴代联苯醚(4-mono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4-BDE)的植物修复机制,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4-BDE处理对毛白杨组培苗不定根的形态、分化状况、细胞组织学以及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发现一定浓度的4-BDE处理对毛白杨组培苗不定根的分化表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效应,说明4-BDE可能具有一定的植物生长素生物效应.在4-BDE的诱导处理下,组培苗不定根的颜色变深,300 mg· L-1时根呈黑褐色且受到明显的伸长抑制,但并未坏死.与对照苗相比,4-BDE诱导处理的毛白杨组培苗不定根的显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根皮层细胞内含物增多,皮层细胞排列变紧密.高浓度30 mg·L-1 4-BDE处理23 d的组培苗不定根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处理47 d和58 d的(P<0.05);相同处理时间30 mg·L-1 4-BDE处理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3 mg·L-14-BDE处理的组培苗不定根的MDA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活性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以上结果初步显示,毛白杨组培苗不定根对4-BDE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
毛白杨
,
组培苗
,
不定根分化
,
生理特性
,
4-BDE
朱礼智
,
曹金珍
,
张艳君
,
王怡
,
刘忠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50310.001
为解析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机制,通过介电弛豫过程分析研究不同硅烷偶联剂添加量的毛白杨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温度谱及频率谱,并计算介电弛豫过程中的表观活化能和热力学量.结果表明:在添加硅烷偶联剂的毛白杨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中能观察到基于木材细胞壁无定形区中伯醇羟基的回转取向运动的弛豫过程;弛豫强度随硅烷偶联剂添加量增大先减少而后缓慢增大;随偶联剂添加量的增大,弛豫时间分布峰呈先变宽、变低,然后再变尖、变高趋势;表观活化能、活化焓、活化自由能和活化熵随硅烷偶联剂添加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表观活化能在硅烷偶联剂添加量(质量比)为2.0%时达到最大值(28.12 kJ/mol),与未添加偶联剂的毛白杨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的(13.86 kJ/mol)相比增加2倍以上,活化焓在硅烷偶联剂添加量从0%时的12.09 kJ/mol增大到2.0%时的26.35 kJ/mol,增大了117.9%,说明弛豫过程中伯醇羟基回转取向运动需要克服的能垒增加,毛白杨木粉与聚丙烯塑料的相容性更好,结合更紧密,界面强度更强,性能更加稳定.
关键词:
毛白杨木粉
,
聚丙烯
,
复合材料
,
界面
,
相容性
,
介电弛豫
赵晶
,
鞠鑫
,
潘江
,
李春秀
,
王敏杰
,
许建和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2.10832
对已公布的全基因组进行检索发现,杨树(Populus tomentosa)至少含有24个预测为可溶性环氧水解酶的基因.从中选取了7个可能的环氧水解酶基因进行克隆,通过扩增得到其中5个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环氧水解酶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它们与已克隆的巨大芽胞杆菌环氧水解酶的同源性仅为24%~26%.对该系列基因进行了在E.coli中的异源表达,并将得到的5个环氧水解酶(PTEH 1~5)用于缩水甘油苯基醚和对硝基苯乙烯氧化物的酶促水解反应.结果发现,其中3个重组酶具有显著的环氧水解酶活性.进一步研究表明,PTEH1和PTEH2对于缩水甘油苯基醚显示了一定的反常规的(R)-选择性,而PTEH5则优先水解(S)-构型的缩水甘油苯基醚.因此,毛白杨中环氧水解酶表现出多样性.
关键词:
毛白杨
,
环氧水解酶
,
异源表达
,
缩水甘油苯基醚
,
对硝基苯乙烯氧化物
,
催化拆分
邢路阔
,
白杨
,
黄国胜
,
李相波
腐蚀与防护
采用低压冷喷涂的方法,在Q235碳钢上制备了以镍为主的镍-锌-氧化铝复合涂层.通过扫描电镜和EDS对涂层结构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通过天然海水浸泡和电化学阻抗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腐蚀防护性能测试.涂层在海水中浸泡60 d未产生红锈,模拟电路中涂层电阻在浸泡30 d后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表明复合涂层自身展现出了良好的腐蚀防护性能,并能够对碳钢基体起到腐蚀防护作用.涂层良好耐蚀性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涂层中的锌腐蚀产生致密腐蚀产物Zn(OH)2,能够起到封闭涂层贯穿孔隙,降低海水渗透的作用;二是涂层中的镍对Zn(OH)2具有稳定作用,能够降低其分解消耗,延长保护时间.
关键词:
镍基涂层
,
海洋腐蚀
,
冷喷涂
高志鹰
,
汪建文
,
东雪青
,
韩晓亮
,
白杨
,
由志刚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风洞开口实验段,针对不同尖速比应用PIV技术对风轮附近1/3圆周内的瞬时速度场进行测试.随着尖速比的增加,叶尖涡运动的径向位移增大,涡流诱导效应区域半径扩大,使整体尾迹半径增大;同时,尖速比增加使尾迹轴向速度亏损增大,叶尖涡运动的轴向位移减小.叶尖涡诱导效应与风轮旋转的相互作用使风轮附近形成强速度梯度区域,诱导效应延伸到风轮上游,激励叶片产生不同的振动形态,使叶片上脱落的叶尖涡结构在尾迹中出现波动,越向下游运动波动越强烈.通过叶尖涡核位置平均发现,在10°~120°方位角尾迹区域内,涡核运动轨迹与方位面交点的连线近似为直线,且该线的斜率随着尖速比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水平轴风力机
,
尾迹
,
叶尖涡
,
涡量
白杨
,
李东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利用脱硫石膏生产建筑石膏已经成为当前解决固体排放物问题的有效途径.粉刷石膏在耐水性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弱点影响其使用范围.本文研究复合掺加不同含量的活性掺合料对石膏制品耐水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掺加水泥和矿渣的效果最好,其耐水性可以提高40%,力学性能提高48%.
关键词:
活性掺合料
,
耐水性
,
力学性能
,
配合比
王云英
,
孟江燕
,
陈学斌
,
白杨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7.03.019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和抗蠕变等一系列优异性能,为了充分发挥碳纤维的性能,对其进行表面处理非常关键.分别介绍了碳纤维的气相氧化法、电解氧化法、液相氧化法、等离子氧化法、电聚合法、气相沉积法和表面镀层等表面处理方法,并比较了不同处理方法对碳纤维表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碳纤维的表面处理对提高其使用性能是一个重要的保证措施,针对碳纤维不同的使用要求,应采用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对比各种碳纤维的表面处理方法得知: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臭氧化法﹑阳极电解氧化法和等离子氧化法.
关键词:
碳纤维
,
表面处理
,
复合材料
,
层间剪切强度
姜冰
,
白杨
,
禇武扬
,
乔利杰
,
宿彦京
金属学报
通过偏振光显微镜观察了在恒电场作用下湿空气对BaTiO3单晶畴变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
恒电场下, 湿度对不同的畴结构有不同的影响. 较低的湿度对a-b和b-c畴结构没有影响. 而
在较高的湿度下, 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 b-c畴结构发生了变化, b畴逐渐向c畴转变; 但是较
高的湿度对a-b畴结构无影响. 可用水分子在a(b)畴和c畴上的吸附差别解释上述现象.
关键词:
铁电畴变
,
Humidity
,
BaTiO3 single crystals
,
sustained external field
高志鹰
,
汪建文
,
东雪青
,
白杨
,
由志刚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风洞开口实验段,针对不同尖速比应用BSWA VS302USB振动噪声采集分析系统对水平轴风力机叶尖下游4个角度的测试线进行噪声测试.叶尖辐射声中的主要成分是叶片的旋转谐波声,其向风轮下游传播的过程中迅速衰减.在各测试线上,随着测点向风轮下游移动,叶轮辐射声迅速衰减,并在一定距离之后低于背景声,尖速比越高,风轮下游辐射声衰减到背景声级的位置距离风轮越远.风轮旋转过程中,在叶尖后方形成高压力脉动的区域,随着尖速比增加,该区域增大,在向下游扩展的同时影响范围扩大.叶尖区域压力脉动向下游传播的过程中先迅速降低,在一定距离后低于风洞来流的压力脉动,并在更远的下游又高于风洞来流的压力脉动.
关键词:
水平轴风力机
,
噪声
,
压力脉动
陈建平
,
白杨
,
张铁英
,
宋超
硅酸盐通报
以辽宁某钾长石选矿厂脱泥旋流器溢流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自然沉降、絮凝沉降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絮凝剂、加药量和矿浆浓度对沉降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矿浆浓度为10%、聚丙烯酰胺用量为5g/m3时,沉降效果最好,确定出最佳沉降时间t为200 s.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加絮凝剂循环水对选矿指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加絮凝剂循环水条件下,精矿产率有所提高、品位略有下降,但影响并不大.
关键词:
钾长石
,
絮凝剂
,
循环水
,
选矿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