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秦静雯  

  • 论文(788)

复合结构防护口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范静静 , 周莉 , 胡洁 , 姚馨馨 , 周步光 , , 王鸿博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4.013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在粘胶水刺非织造基表面沉积时长分别为9 min、11 min、13 min、17 min、21 min、25 min、29 min,质量分数为13%的醋酸纤维素(CA)载药纳米纤维,药物为没食子酸(GA),再在表层覆盖丙纶纺粘非织造布,作为复合结构防护口罩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对非织造...

关键词: 静电纺丝 , 没食子酸 , 复合结构 , 防护口罩材料 , 过滤效率 , 抗菌性能

CA担载姜黄素缓释体系的制备及其缓释动力学

, 傅佳佳 , 万玉芹 , 王鸿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静电纺丝制备了载药量为20%的多层结构醋酸纤维素/聚乳酸(CA/PLA)载药纳米纤维膜、载药量分别为10%、20%、30%的单层结构CA载药纳米纤维膜,研究了药物姜黄素(CM)与CA间的相互作用,测试了载药膜的释药性能并探讨了其释药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纤维可纺性良好;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 PLA , 纳米结构 , 姜黄素 , 释药动力学

壳聚糖/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蒋岩岩 , , 王鸿博

材料导报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乳酸(PLA)质量分数为8%的纳米纤维及壳聚糖(CS)与聚乳酸(PLA)质量比为1/5、1/10、1/15、1/20、1/40的复合纳米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并利用振荡烧瓶法测试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S的含量对纳米纤维的形态影响很大...

关键词: 聚乳酸 , 壳聚糖 , 静电纺丝 , 复合纳米纤维膜 , 抗菌

丝素抗凝血材料的研究进展

, 蒋岩岩 , 王鸿博

材料导报

综述了丝素材料在抗凝血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从材料表面肝素化、硫酸化、低温等离子体接枝改性、材料表面内皮化或者几种方法协同作用等展开,对比评述了其优缺点,阐述了对丝素材料表面进行抗凝血改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丝素 , 抗凝血 , 肝素化 , 硫酸化 ,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奥沙拉钙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表征

唐云志 , 周漫 , 杨燕明 , 王小卫 , 黄帅

人工晶体学报

本文通过CaCl2·2H2O与药物奥沙拉及辅助配体邻菲罗啉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了一个新的奥沙拉配合物[ Ca(L) (Phen)·4(H2O)]n(H2L=奥沙拉

关键词: 奥沙拉 , 钙配合物 , 晶体结构

3号板坯铸机拉矫机万向联轴器改造

樊星辰 , 孙博 , 贾广顺 , 李松山 , 甄新刚

连铸

铸机拉矫机万向联轴器主要是将减速机扭矩传递给扇形段驱动辊,为连铸机提供拉矫力.首3号连铸机万向联轴器伸缩位置距离扇形段驱动辊连接法兰较近,在二冷室内极易腐蚀锈死,不易拆卸;同时万向联轴器与扇形段驱动辊法兰连接处螺栓极易松动,造成引锭杆下...

关键词: 万向联轴器 , 法兰 , 伸缩 , 扭矩

1号高炉降低燃料比和提高喷煤比的工业实践

丁汝才 , 吴铿 , 尹晓莹 , 费三林 , 何海熙 , 韦少华

钢铁

1号高炉的技术装备、工艺水平、自动控制和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新技术都达到了较高水平。高炉达到设计指标后,在原燃料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采用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解决了高炉单系统流程给生产带来的新问题,使得新技术、新装备能力达到较高水平,生产综...

关键词: 高炉;燃料比;喷煤比;高炉操作

1号高炉降低燃料比和提高喷煤比的工业实践

丁汝才 , 吴铿 , 尹晓莹 , 费三林 , 何海熙 , 韦少华

钢铁

1号高炉的技术装备、工艺水平、自动控制和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新技术都达到了较高水平.高炉达到设计指标后,在原燃料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采用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解决了高炉单系统流程给生产带来的新问题,使得新技术、新装备能力达到较高水平,生产综...

关键词: 高炉 , 燃料比 , 喷煤比 , 高炉操作

宽厚板生产线高压水除鳞系统设计及改造

孟祥龙 , 侯宏宙 , 李林 , 王帆 , 王向阳

上海金属

以首4 300 mm宽厚板生产线为例,介绍高压水除磷系统的设计方案,对供水能力进行计算,同时针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改造方案,给出改造后除磷泵设备的工艺参数及各用水点的压力和流量,最后进行提高系统压力后供水能力核算,验...

关键词: 轧钢 , 宽厚板 , 高压水 , 除磷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龙苦素中的残留溶剂

汤桦 , 雷根虎 , 李鹏 , 孔祥虹 , 何学文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3.02.021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龙苦素中残留的苯、甲苯、对二甲苯、正己烷等有害物质进行分析,并讨论了流速、柱温、平衡温度、平衡时间、抽样次数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上述4种有害物质的检测限范围为3~98 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法 , 龙苦素 , 溶剂残留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79页
  • 跳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