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8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无限冷激铸铁表面等离子束合金化强化研究

, 胡树兵 , 宋武林 , 黄齐文 , 王海群 , 章硕 , 李振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优化的等离子束工艺参数对无限冷激铸铁表面进行合金化强化处理,并经650℃高温回火处理,获得高硬度、耐磨的合金化层组织.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对等离子束合金化层进行分析,并对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合金化层与基体之间实现了冶金结合,并形成了以莱氏体、马氏体、碳化物为主的显微组织,合金化层的细晶强化和回火弥散析出强化等强化作用,使显微硬度高达1200 HV0.2,合金化加回火处理后的耐磨性相对于基体提高了大约2倍.

关键词: 等离子束表面合金化 , 回火处理 , 显微组织 , 显微硬度 , 耐磨性

Ni-P-SiC(纳米)化学复合镀层的组织与性能

, 揭晓华 , 蔡莲淑 , 卢国辉 , 谢光荣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6.01.011

利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Ni-P-SiC(纳米)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纳米SiC微粒的含量对复合镀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由于纳米SiC的加入,使复合镀时的镀速加快,原因是液固界面增加,从而增加了有效催化面积.由于镀层中纳米SiC的存在,使复合镀层的硬度得到显著提高,镀态下硬度可达1000~1100HV,退火处理后则可达到1650HV.与微米SiC复合镀层相比,纳米复合镀层的耐磨性也有明显改善.用DSC分析了镀层的晶化规律,发现纳米复合镀层的晶化温度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纳米SiC , 化学镀 , 耐磨性 , 晶化温度

冲剪加工对无取向硅钢边缘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

韩志磊 , 胡树兵 , 熊雪松 , , 鲍邦谨 , 毛炯辉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观察冲剪边缘组织,测量冲剪边缘的显微硬度、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和磁性能的变化研究了冲剪加工对无取向硅钢50WW800边缘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对冲剪后硅钢片进行750℃退火,分析退火对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钢片剪切边缘会存在0.4 mm的形变硬化层,边缘应力大,铁损增加.退火后变形减小,形变硬化层变小,残余应力大幅度减少,铁损减少.

关键词: 冲剪加工 , 无取向硅钢 , 残余应力 , 组织 , 铁损

稀土对SiC纳米粉体机械合金化形成的影响

揭晓华 , , 蔡莲淑 , 谢光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4.01.015

采用稀土作为添加剂,利用高能球磨方式将Si、c的混合粉体合成纳米尺寸的SiC,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经球磨后的粉体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对球磨后的粉体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稀土可促进SiC的合成并加快粉体的细化过程.

关键词: 高能球磨 , 稀土 , 纳米SiC

球墨铸铁的等离子束表面强化研究

, 胡树兵 , 宋武林 , 李振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4.01.003

利用等离子束对球墨铸铁进行表面熔凝和表面合金化强化处理.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硬度计、电化学工作站和磨损试验机等设备对强化层的组织、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等离子束表面强化处理后,球墨铸铁表面石墨相完全消失,形成的改性层显微组织主要是枝晶结构;改性层的硬度最高值出现在次表层,熔凝层的最高硬度为1243HV0.1,合金化层的最高硬度达1343HV0.1;熔凝层和合金化层的耐蚀性和耐磨性相对于基体来说有很大的提高,并且由于合金化层具有更多的碳化物,组织更加致密均匀,其耐蚀性和耐磨性明显好于熔凝层.

关键词: 球墨铸铁 , 等离子束 , 显微组织 , 耐蚀性 , 耐磨性

Ni-P-SiC(纳米)化学复合镀工艺的研究

蔡莲淑 , , 揭晓华 , 卢国辉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3.05.013

是在化学镀Ni-P工艺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纳米尺寸的SiC粒子,探讨SiC纳米粒子及其浓度对镀速、复合镀层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SiC纳米粒子,镀速和镀层硬度都有显著的提高,镀速可达到68.4μm/h,镀层硬度可达到1650HV.

关键词: Ni-P-SiC , 纳米 , 化学复合镀

路径大气相干长度的测量

汪建业 , 刘晓春 , 翁宁泉 , 吴毅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5.03.035

介绍了一种斜有限距离上大气相干长度的测量系统和方法,用系留气球搭载一个点光源,在地面用差分像运动测量法测量光波到达角起伏方差来确定实时的斜大气相干长度值,与湍流廓线测量实验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分析光学湍流廓线积分与相干长度仪测量二者的相关性较好.

关键词: 大气光学 , 大气传输 , 大气相干长度 , 测量

蠕变持久统一方

张少波 , 傅惠民 , 张应福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0.12.003

建立了一种蠕变持久统一方和热强参数统一方,它不但将目前常用的拉森-米勒(L-M)方程、葛-唐吾(G-D)方程、曼森-索柯普(M-S)方程和曼森-哈弗特(M-H)方程统一表达为一个方程,而且还能很好地表征工程中许多用上述四种方程无法描述的材料蠕变断裂时间、应力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所以,与现行规范中推荐的这四种蠕变持久方程相比,统一方具有对试验数据的拟合精度高、适用性强等优点.

关键词: 蠕变 , 持久强度 , 持久方程

纵流壳换热器壳近壁区流场和温度场数值研究

古新 , 董其伍 , 王珂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新型纵流壳换热器壳近壁局部区域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总结了换热器横截面内各换热管壁面对流传热系数与换热管距壳体轴心距离的关系,分析了近壁区域非规则流道内流体对流传热系数较壳体中心主流区内规则流道大的原因,为换热器壳内关键局部区域流体流动和传热状况的改善以及进一步的结构优化提供了直观依据.提出的纵流壳换热器周期性全截面计算模型,为发现和解决换热器中与局部位置流体流动和传热细节相关的深层次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手段.

关键词: 纵流壳换热器 , 流场 , 温度场 , 局部特性 , 数值模拟.

电动压下多轧优化规程的实现

白埃民 , 裴晓东 , 张进之 , 赵济 , 欧阳瑜

钢铁

论述了多轧电动压下生产过程中,采用综合等储备原理计算优化规程,进行板宽和板厚控制的可行性及其效果,通过安钢2800 mm轧机上的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优化 , 等储备 , 规程 , 多轧 , 电动压下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