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8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用穆斯堡尔谱学等方法研究低合金钢在海水中锈层的相组成

马如 , 吴继勋 , 计桂泉 , , 吴卫芳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本工作用穆斯堡尔谱学等方法对几种钢的海水锈层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分析了锈层的相组成。宏观观察表明以硅铬铜镍为合金元素的C—4钢内锈层比较致密,较厚、较坚硬、连成较大的板状块。而以锰钛为主要合金元素的C—2钢的内锈层较薄、不均匀、较脆,甚至有时不能连成一块。穆斯堡尔谱学、X线、红外吸收光谱、热差分析,都说明内锈层的主要组成相是针铁石(α—FeOOH),其颗粒的线度尺寸约为3×10~2。电子探针的锈层微区域成份分析表明、铬、铜、镍各元素在内锈层中都有富集。而锰元素与此相反,不但没有富集、反而有所消失。钛的富集情况不明显。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看法:①低合金钢中的少量合金成分对锈层中的物相组成没有明显的影响;②各合金元素在内锈层中富集与否可能影响内锈层的致密度及厚度,从而影响耐蚀性;③锈层中的物相有微晶而不是非晶质的。内锈层中主要组成物粒度已小到使其表现为超顺磁状态,在液氮温度显示反铁磁性状态。

关键词:

微柱阻力特性实验研究

张承武 , 刘志刚 , 梁世强 , 管宁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流经直径为0.5 aim,高度分别为1.0 mm、0.75 mm、0.5 mm和0.25 mm的圆柱组成的柱板,其宽度与长宽分别为3.5 mm和40 mm,测量通道进出口压差及流量,研究微柱内部分别在叉排和顺排时液体流动的阻力特性.研究表明,微柱内流动阻力系数f,随Re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Re数大于500时,f基本不变;微柱高度和直径之间存在一个有利于流动的最佳比例,该值介于1到1.5之间;顺排微柱的f明显小于叉排微柱,其,值为叉排微柱的0.5倍.

关键词: 微柱 , 圆柱绕流 , 阻力特性

重整化与临界现象

纪青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2.028

介绍了用重整化方法描述临界现象的基本思路和做法.指出重整化方法确实抓住了临界现象的最重要的物理特征--自相似性,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求解方案.

关键词: 重整化 , 自相似性 , 临界现象

达比加酯的合成

刘晓君 , 陈国华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371

3-硝基-4-氯苯甲酸(2)经甲胺化得3-硝基4-甲氨基苯甲酸(3),2-氨基吡啶与丙烯酸乙酯经迈克尔加成得3-[(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5),化合物3与5经缩合、催化氢化得3-{[(3-氨基-4-甲胺基)苯甲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7),化合物7再与N-(4-氰基苯基)甘氨酸(8)酰化、环合和Pinner反应,最后与氯甲酸正己酯反应得到达比加酯(1),总收率约40%(以3-硝基-4-氯苯甲酸计),结构经IR、1H NMR和MS测试技术确证.

关键词: 达比加 , 非肽类凝血酶抑制剂 , 合成

模糊对称与非晶态结构的短程序

郑兆勃

金属学报

引入了模糊对称的概念,并用来描述非晶态结构的短程有序。

关键词:

电梯控系统的算法和数学建模

姚融融 , 徐玲 , 贺向阳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6.06.018

建立电梯控系统的算法调度方案优化与数学建模,使之尽可能地满足电梯乘客的满意度和减少电梯的能源损耗以满足企业的满意度.本文利用应用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对电梯控系统的算法进行一一对应建立数学建模.

关键词: 电梯控系统的算法 , 数学建模 , 模糊综合评判

电梯控系统的算法和数学建模

姚融融 , 徐玲 , 贺向阳

物理测试

建立电梯控系统的算法调度方案优化与数学建模,使之尽可能地满足电梯乘客的满意度和减少电梯的能源损耗以满足企业的满意度。本文利用应用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对电梯控系统的算法进行一一对应建立数学建模。

关键词: 电梯控系统的算法 , control arithmetic , maths modelconstructed

提高重整化精度的一个尝试

张海林 , 杨善让 , 徐志明 , 王升龙 , 白立新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热逾渗分析散粒体导热率时,利用重整化方法改变粗视化程度来定量地获得导热率的变化.实践表明这只有设法提高重整化的精度才会有较好的结果.本文以逾渗转变为例,针对b=2的相关尺度变化方式,分别对二维和三维实空间的重整化变换进行了修正,导出了相应的重整化方程.计算精度有明显提高,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更接近.

关键词: 重整化 , 相变 , 临界现象 , 逾渗转变

毛细矩形微槽表面喷雾冷却实验研究

谢宁宁 , 胡学功 , 唐大伟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是在开放式喷雾条件下,以一次蒸馏水为工质,通过改变毛细矩形微槽表面的位置、喷嘴的出口压力 P以及流量 G 对毛细矩形微槽表面的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微槽表面的槽深、槽宽和槽间距分别为0.7 mm、O.55 mm及0.15 mm,微槽的有效加热表面为2 cm×2 cm,喷嘴出口压力P的变化范围为0.3~1.0 MPa.实验研究表明,加热表面的位置对换热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在毛细矩形微槽表面微槽的法线方向与地面平行且轴向方向也与地面平行时的换热效果最好;同时,喷嘴的压力及流量的变化对喷雾冷却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单相换热区域,压力流量越大换热效果越好,但在两相换热区域,随着压力流量的增加换热效果则是先增加后减小,本实验在压力为0.51 MPa,流量为26.5 mL/min时所得的换热效果最好.

关键词: 喷雾冷却 , 矩形毛细微槽表面 , 喷嘴出口压力

电缆直埋敷设散热的试验研究

孟凡凤 , 李香龙 , 王颂 , 徐燕飞 , 柴进爱 , 李彦明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7.01.018

采用带有内热源的镀铬抛光铜管(发热管)来模拟电缆,试验采用多点温度测量仪记录发热管在直埋敷设时所加电压和相应的发热管的温度,通过对改变加在发热管上的电压对应的发热管温度进行分析,并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到其温度随电压增大而升高的规律,温度场实测结果与程序计算结果对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为进一步研究直埋敷设在地下的电缆的温度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和实际的电缆安全运行提供了数据.

关键词: 电缆 , 散热 , 模拟试验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8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