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1
,
戴世勋1
,
2
,
彭波2
,
徐铁峰1
,
王训四1
,
章向华1
,
3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0546
采用熔融冷却法制备了系列不同Ho3+离子掺杂浓度的Ge-Ga-S-CsI玻璃样品,测试了样品的折射率、吸收光谱以及中红外荧光光谱和Ho3+离子5I6能级荧光寿命.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Ho3+离子在该基质玻璃中强度参数Ωi(i=2,4,6)、能级跃迁振子强度fcal、自发跃迁几率Arad等光谱参数.计算了Ho3+∶5I5→5I6 (3.86μm)和5I6→5I7 (2.81μm)跃迁的多声子驰豫速率.讨论了中红外荧光特性与Ho3+离子掺杂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900nm 激光泵浦下观察到了2.81和3.86μm两处中红外荧光,分别对应于Ho3+∶5I6→5I7 和5I5→5I6 跃迁,当Ho3+离子掺杂浓度从0.5wt%增加到1.0wt%时,两处中红外荧光强度都随相应增加,计算的Ho3+∶5I5→5I6 和5I6→5I7 跃迁多声子驰豫速率分别为29s-1和34s-1.
关键词:
中红外发光
,
chalcogenide glass
,
Ho3+-ion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08]01号),经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认真评选和推荐,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并确定授予青年学者戴巍、罗坤、唐桂华“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程雪涛等10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评选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高等院校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10]01号),经各高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遴选和推荐,以及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决定授子钟文琪、张鹏、张明明、徐纲4位青年学者“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顾超等13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评选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物理学会
张辉
,
郑桂丽
,
田毅
,
张志东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63108.0740
基于 Pramoda Kumar 等人文章中关于向列相液晶反转壁中+1缺陷处挠曲电效应的实验现象,我们利用 Landau-de Gennes 理论给出相应的理论分析。当对弱锚定的平行排列向列相液晶盒施加垂直基板的直流电压,在反转壁中的±1缺陷会发生旋转。对于其中的+1缺陷,我们给出了外加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的自由能表达式并通过模拟描述指向矢的方位角和极角的变化情况给出相应的缺陷处电场驱动的结构变化。模拟结果给出的挠曲电效应引起的方位角的变化角度与 Pramoda Kumar 等人的实验得到的在+1缺陷处消光刷的变化情况是一致的。
关键词:
液晶
,
挠曲电效应
,
+1 缺陷
,
Landau-de Gennes 理论
常秀丽
,
王永欣
,
陈铮
,
张静
,
程立维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基于微观相场模型,研究了Ni64Al21V15合金在1150 K时效过程中相结构演化.结合微观组织演化图像和各个格点上原子占位几率的演化,分析了DO22结构向L10 (M=1)结构转变机制.合金沉淀中期,在相界处析出L10(M=1)结构.研究发现,L10 (M=1)结构形成可分为3类:在DO22与L12相界处形核,沿[001]方向排列,向DO22相扩张;在DO22结构90°有序畴界处形核,沿[001]方向排列,向DO22扩张;在2个[100]向排列的DO22结构交界处形核,沿[100]方向排列,向DO22结构扩张.DO22相中,V主要占据β位,Ni主要占据α2和α3位,Al主要占据α1位;随后,V向α2位跃迁,在(002)面富聚且发生有序化,逐渐占据β和α2位,Ni原子发生面间跃迁,由α2位跃迁至α1位,逐渐占据α1和α3位,Al原子向相外扩散.DO22结构最终转变为高度有序的L10(M=1)结构.
关键词:
结构转变
,
L10(M=1)结构
,
序参数
,
Ni-Al-V合金
,
微观相场
钢铁
2012年2月22日是两院院士邵象华先生百岁华诞的大喜日子,2月21日上午,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邵象华院士百岁华诞举办了隆重的座谈会。座谈会会场一幅以长城和中国钢铁工业为背景的巨型彩色喷绘画卷蕴喻了邵象华院士的成长经历和学术贡献。座谈会高朋满座,群贤毕集。中国材料界学术泰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中国工程院名誉院长徐匡迪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
关键词:
师昌绪院士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中国工程院
,
学术贡献
,
钢铁工业
,
中国科学院
,
成长经历
,
副院长
贺芹
,
徐岩
,
滕云
,
王栋
催化学报
比较了5种不同商品化脂肪酶和自制的华根霉CCTCC M201021全细胞脂肪酶(RCL)催化油脂合成生物柴油的转化效果,结果表明, RCL能有效应用于无溶剂体系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在无溶剂体系中对该酶催化生物柴油的转酯化反应工艺进行优化,考察了甲醇用量、体系含水量、酶的添加量和反应温度对生物柴油收率的影响,使生物柴油最终收率大于86.0%. 在有机溶剂体系中选择不同有机溶剂作为助溶剂进行转酯化反应,发现log P值在4.0~4.5的有机溶剂具有较好的转化效果. 其中以正庚烷为助溶剂的转酯化反应具有最高的生物柴油收率86.7%. 在无溶剂体系中RCL催化转化油酸和模拟高酸价油脂合成脂肪酸甲酯的研究表明,该酶具有很好的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潜力.
关键词:
华根霉
,
全细胞脂肪酶
,
转酯化反应
,
生物柴油
,
脂肪酸甲酯
,
无溶剂体系
,
高酸价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