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7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热处理工艺对高碳铬轴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张小垒 , 李志超 , 李辉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淬回火、贝氏体等温淬火、马氏体预淬火后贝氏体淬火和贝氏体变温淬火处理)对典型高碳铬轴承钢GCr15的组织以及硬度、抗拉强度、冲击功和耐磨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热处理工艺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分析下贝氏体短时处理和尺寸稳定性,采用膨胀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XRD分析,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后残留奥氏体的量.研究表明,与常规淬回火相比,得到贝氏体组织的处理过程可以得到组织和性能的最佳匹配;贝氏体处理后,试样综合性能优于淬回火处理且尺寸稳定性好;马氏体预淬火处理和贝氏体变温处理在提高钢综合性能的同时又能不同程度缩短贝氏体转变时间.

关键词: 高碳铬轴承钢 , 热处理工艺 , 组织和性能 , 下贝氏体 , 残留奥氏体

CGO硅钢各阶段织构遗传继承性的EBSD分析

李志超 , 陈银 , 左茂方 ,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EBSD技术对CGO硅钢热轧、中间退火、脱碳退火及二次再结晶退火组织及织构进行分析,研究了CGO硅钢各阶段加工制备过程中高斯{110} <001>晶粒的形状、尺寸及分布特点,分析了高斯取向晶粒在各工序过程中的遗传继承性特点.结果表明,CGO硅钢热轧板的次表层存在Goss取向晶粒,历经一次冷轧及中间退火后Goss取向晶粒基本消失,一次再结晶之后Goss织构仍不是主要织构,主要织构为{111} <110>和{111} <112>,说明Goss取向晶粒在二次再结晶退火前数量及尺寸上并不占优势,二次再结晶过程中Goss取向晶粒异常长大形成锋锐Goss织构.{111} <110>和{111} <112>织构组分的强度在一次冷轧中不断增加,{111} <112>织构组分的强度在二次冷轧后达到最大而{111} <110>织构组分是在初次再结晶后变强.

关键词: CGO硅钢 , EBSD , 织构遗传 , 单个取向分析

退火工艺对00Cr20Al6铁素体不锈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焦竞仪 , 江海涛 , 李志超 , 刘胜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金相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等方法研究了00Cr20Al6铁素体不锈钢在不同退火保温时间下其显微组织、再结晶比例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均为700℃时,随着退火后保温时间的延长,此钢的再结晶比例从66.4%升至94.3%,小角度晶界逐渐被大角度晶界所替代,伸长率从15%升高至22.7%.经对比,当退火温度在700℃,保温时间为20 min时,此钢获得了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 退火时间 , 再结晶 , EBSD

TRIP1000钢显微组织及不同组织的变形行为

熊自柳 , 蔡庆伍 , 江海涛 , 唐荻 ,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纳米探针研究了TRIP1000钢中不同组织的纳米压痕硬度及变形行为.结果表明:热处理后该钢的显微组织由铁素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贝氏体比铁素体和奥氏体开始屈服变形时的纳米硬度值高,承受的最大载荷约是铁素体和奥氏体的两倍;铁素体在屈服变形时的柯氏气团效应和不稳定的奥氏体在屈服变形时的应力松弛是造成TRIP1000钢屈服失稳的主要原因;稳定的奥氏体在应力松弛前发生了大量塑性变形,屈服失稳时的应变量处于宏观拉伸曲线的应变硬化阶段.

关键词: TRIP1000钢 , 显微组织 , 变形行为 , 纳米压痕硬度

锰元素对TWIP钢层错能和变形机制的影响

代永娟 , 唐荻 , , 江海涛 , 吕建崇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9.07.010

根据层错能的热力学模型,计算了Fe-XMn-3Si-3Al 系高强度高塑性TWIP钢的层错能.计算结果表明,随锰含量增加Fe-XMn-3Si-3Al系 TWIP钢层错能增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锰含量对Fe-XMn-3Si-3Al 系TWIP钢变形机制、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在合金中Mn含量的提高使层错能增加,而层错能的增加使Fe-XMn-3Si-3Al系钢表现出不同的变形机制,即逐渐由TRIP效应变为TWIP效应;同时随着Mn含量的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降低,而塑性提高.

关键词: 层错能 , TWIP钢 , 锰含量 , 变形机制

合金元素V对高碳铬轴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李志超 , 张小垒 , , 李辉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RD技术、EBSD分析、动态相变规律研究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及合金元素V的加入对高碳铬轴承钢GCr15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碳化物形成元素V添加后,动态CCT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抑制了二次碳化物的析出和珠光体转变,Ms点降低;添加V后,淬回火处理和贝氏体等温淬火处理后强度、硬度和冲击韧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通过添加合金元素V,可以消除淬回火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淬火微裂纹,提高性能;V的添加还能降低热处理后残留奥氏体含量,提高工件尺寸稳定性;尽管,添加V会很小程度的抑制贝氏体转变,考虑到V对性能的贡献,综合考虑认为,高碳铬轴承钢中添加V利大于弊.

关键词: 轴承钢 , 合金元素V , 相变 , 热处理 , 残留奥氏体 , 贝氏体等温转变

热变形温度对3%SiCGO硅钢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 周园园 , 李志超 , 江海涛 , 李辉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对3% Si CGO硅钢进行恒变形速率、不同变形温度下的单道次压缩实验,结合Thermal-Calc软件,金相分析,SEM及EBSD技术,研究了取向硅钢热变形过程中组织和微观织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实验钢是在双相区变形,变形后组织主要是铁素体和少量的珠光体.随变形温度的升高,晶粒由长条状变为等轴状,尺寸逐渐变大;CGO硅钢在热变形过程中立方{100}<001>取向是较为稳定存在的.随着变形温度的提高,{111} <110>等取向逐渐转向{110} <1(1)0>取向,且{110} <1(1)0>取向逐渐变得锋锐.

关键词: CGO硅钢 , 热变形 , 组织 , 织构 , 热力学

直轧过程中奥氏体和铁素体晶粒尺寸变化规律

, 余伟 , 陈银 , 蔡庆伍

钢铁

在G1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通过对普通碳素钢Q345进行不同温度制度和变形制度的试验,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奥氏体和铁素体晶粒大小的影响,并对直接轧制Q345钢的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直接轧制板坯在终轧后其奥氏体晶粒尺寸由边部到中部是逐渐增大的,而其冷却后得到的室温铁素体组织也呈现同样的趋势,并且在直轧中部还出现了针状铁素体.

关键词: Q345钢 , 直轧 , 奥氏体 , 铁素体

ER50-6焊丝钢拉拔过程中轴向铁素体织构演变

左茂方 , 李志超 , 陈银 ,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DIL805A热膨胀仪研究了ER50-6焊丝钢的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并利用EBSD技术分析比较了五种拉拔变形量下沿轴向铁素体织构的演变规律及各织构组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ER50-6焊丝钢的相变点温度分别为Ac1=732℃,Ac3=865℃,在现场实际冷却速度情况下ER50-6焊丝钢是由“铁素体(F)+珠光体(P)+贝氏体(B)”三相组成,随着拉拔变形量的增加,铁素体晶粒沿轴向发生转动,立方{100} <001>取向和旋转立方{100} <011>为较为稳定的取向,在形变过程中基本维持了晶粒的形状和百分含量;{111}面上的{111} <1 (1-)0>,{111} <11 (2-)>及{110} <1 (1-)0>取向随着拉拔变形量的增加织构组分随之增加.各拉拔道次样品相邻晶粒间取向差主体为0°~5°之间的小角度晶界,随着拉拔道次的增加,相邻晶粒晶界间取向差角分布基本维持不变,非相邻晶粒间取向差主要分布在45°~50°范围之内,随着拉拔道次的增加非相邻晶粒间取向差分布逐渐向更大角度过渡.

关键词: ER50-6焊丝钢 , 拉拔变形 , 相组成 , 铁素体织构

Fe-Cr-Al合金退火过程中组织和性能的演变

刘胜 , , 唐荻 , 江海涛 , 焦竞仪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对Fe-Cr-Al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退火时间对晶界分布、微观织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初期合金组织发生回复过程,晶界以小角晶界为主,织构为典型的立方晶体形变织构{001} 〈110〉;退火时间在3~ 15 min内,组织发生再结晶,大角晶界急剧增加,织构转变为{111} 〈121〉和{111} 〈112〉;退火时间超过15 min后,合金的{111}织构组分减弱,而{001}织构组分增强.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断后伸长率和塑性应变比(r值)先增大后减小,退火时间在15 min时断后伸长率和r值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9.6%和1.23.r值与{111}/{001}织构强度的比值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Fe-Cr-Al合金 , 组织演变 , EBSD , r值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0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