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罗文华  

  • 论文(9)

N2,CO2,O2与铀初期反应动力学研究

李赣 , 银陈 , 罗文华 , 汪小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微压PVT方法测定了323 K 下 N2、CO2和O2在清洁铀表面的饱和吸附量及反应概率,对比分析了3种活性气体的反应活性及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N2、CO2和O2同呈吸附量(覆盖度)趋近一个极人值,反应概率随吸附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反应活性强弱关系为O2>CO2>N2,饱和吸附量关系为NO2≈...

关键词: , 活性气体 , 反应活性 , 动力学性质

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对铀抗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

杨维才 , 张广丰 , 汪小琳 , 罗文华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3.02.007

通过对经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 Critical Carbon Doxide,SCCO2)处理的铀样品在60 ℃和70%相对湿度大气环境中腐蚀增重速度进行测量,研究了SCCO2处理对铀样品抗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借助俄歇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表面分析方法,对经过SCCO2处理的铀样品在表面的结构和...

关键词: 腐蚀 , , 超临界二氧化碳

注铌法改善铀及铀铌合金抗蚀性的研究

罗文华 , 倪然夫 , 武胜 , 柏朝茂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0.08.003

利用离子注入表面优化技术,在贫铀及铀铌合金基体上进行了离子注入铌表面改性处理,并对改性层元素的分布、化学态及耐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注入铌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贫铀及U-Nb(Ⅰ)合金的抗电化学腐蚀、水汽腐蚀及热氧化腐蚀能力。最后讨论了注铌改性层耐蚀性提高的原因。

关键词: 腐蚀 , 离子注入 , ,

真空热处理对石墨涂覆铀表面氧化和电化学腐蚀的影响

张广丰 , 杨维才 , 汪小琳 , 罗文华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5.12.007

为了探讨石墨涂层铀表面经真空热处理后对铀抗蚀性能的影响,通过增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处理样在100℃和150℃、含有一定量O2和H2O(g)气氛中的抗氧化腐蚀性和50μg/g Cl-溶液中的抗化学介质腐蚀性.抗氧化腐蚀试验表明,当热处理时间(5 h)不变时,在600℃处理要优于在500℃处理.电化学...

关键词: 真空热处理 , 腐蚀 , 石墨 ,

注铌法改善纯铁的抗腐蚀性研究

罗文华 , 倪然夫 , 武胜 , 柏朝茂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1.09.006

离子注入法能解决一些传统表面处理工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在一些材料上得到了成功应用为了研究其在核材料和昂贵材料上应用的可能性,利用离子注入表面优化技术,在纯铁基体上进行了离子注入铌表面改性处理,并对改性层元素的分布、化学态及耐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注入铌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纯铁的抗...

关键词: 离子注入 , 纯铁 , , 腐蚀

钯膜制备及渗氢性能研究?

钟博扬 , 李芳芳 , 陈长安 , 罗文华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19.009

随着膜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渗氢用钯基膜由于具有优异的透氢速率、透氢选择性及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氢提纯分离领域。介绍了钯透氢膜的种类、透氢机理和制备方法,总结了钯膜从最初的纯钯膜、钯合金膜到钯复合膜的发展历程和氢渗透性能研究,并重点介绍了以铌钯复合膜为代表的新型 Pd/bcc 型复合膜...

关键词: 钯膜制备 , 钯合金膜 , 钯复合膜 , 渗氢

CO、CO2和O2对铀氢初始反应的影响

李赣 , 罗文华 , 银陈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静态容量法测定了288 K下CO、CO2和O2在UO2表面的吸附等温线,利用压降法结合原位显微观测研究了CO、CO2和O2对铀氢初始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气体在U02表面的吸附强弱关系为O2>CO2 >CO,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分别较好描述了CO、CO2的等温吸附行为....

关键词: , , 孕育期 , 含氧气体

相分离方式对PVC/PVDF/PMMA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徐晶晶 , 王军 , 罗文华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6.005

在PVC/PVDF/PMMA共混比为6∶1∶3,聚合物质量分数为16%的条件下,考察了该体系相分离方式随添加剂PEG200,400,600的加入,溶剂二甲基乙酰胺(DMAc)减少而变化的情况.并通过电镜扫描(SEM)、水通量及孔隙率的测试和拉伸试验,探讨了相分离方式(扩散诱导相分离DIPS、热致相分...

关键词: PVC/PVDF/PMMA共混膜 , 扩散诱导相分离(DIPS) , 热致相分离(TIPS) , 添加剂PEG

PVC/PVDF/PMMA共混膜的研制

徐晶晶 , 王军 , 罗文华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4.001

采用剪切黏度法对聚氯乙烯(PVC)/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体系的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稀溶液黏度法对各共混配比的相容性进行预测.对相容性较好的PVC/PVDF/PMMA共混体系由相转化法制备共混膜,并用扫描电镜对共混膜的形态结构进...

关键词: 相容性 , 稀溶液黏度法 , 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共混膜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