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雄
,
聂先玲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12017
该文采用约束背景双线性分解算法(CBBL)对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分离分析的灰色分析体系进行了多元校正研究.针对采用包括CBBL在内的矩阵校正方法处理HPLC灰色分析体系的固有缺陷,即在相关组分的色谱保留时间重现性较低的情形下多元校正的结果不理想,对CBBL方法进行了改进,即将待测组分的浓度与组分的色谱保留时间同时作为优化的参量引入CBBL,并采用遗传算法(GA)优化CBBL,对于模拟的组分保留时间飘移严重的HPLC灰色分析体系及保留时间重现性不佳的多种酚类化合物组成的实际HPLC灰色分析体系进行了多元校正分析,成功克服了经典CBBL的固有缺陷,取得了较理想的多元校正结果.另外,该研究所建议的方法的校正结果也显著优于传统的残差双线性分解法(RBL)以及秩消失因子分析法(RAFA).
关键词:
约束背景双线性分解算法
,
遗传算法
,
高效液相色谱灰色分析体系
,
改进多元校正方法
陈沛
,
查小琴
,
高灵清
材料开发与应用
回顾并评述了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主流的“未爆先漏(LBB)”理论,指出LBB评定图技术是目前较能适合工程安全评定并被广泛应用的LBB准则.综述了LBB技术应用现状,指出LBB技术在压力容器设计方面的应用还仅处于初级的理想状态;而LBB技术在压力容器评定方面的应用,先漏后爆(LBB)评定图的改造、裂纹扩展稳定性分析及泄漏率的计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下一步LBB技术应用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未爆先漏(LBB)
,
压力容器
,
LBB评定图技术
吴俊
,
闵永安
,
吴晓春
,
周荃
,
续维
,
徐明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DIL805A型相变仪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大型低镍塑料模具钢718M的冷却相变过程,研究了原始组织、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过冷奥氏体中析出先共析铁素体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低镍718M钢合理的成分设计使其具有高淬透性,先共析铁素体析出的临界冷速介于0.01~0.02℃.s~(-1),原始组织对淬透性影响显著;通过提高奥氏体化温度减少铁素体晶界形核位置来提时高淬透性的作用有限.
关键词:
塑料模具钢
,
淬透性
,
相变
,
铁素体
王栋樑
,
张现平
,
高召顺
,
禹争光
,
马衍伟
,
闻海虎
,
郭建栋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7.02.006
采用先位法将MgB2粉装入纯铁管中,制备出MgB2/Fe超导线材.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样品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用SQUID测量了样品的超导转变温度;用标准四引线法测量了短样的临界电流.结果显示,超导样品的临界转变温度约为38.3 K,在4.2 K/4 T下MgB2/Fe线材的临界电流密度为~104A/cm2.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退火有效地减少了冷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改善了晶粒连接性,提高了芯材的致密度,可以显著地提高先位法制备线材的临界电流密度.
关键词:
MgB2
,
超导线材
,
先位法
,
粉末套管法
,
临界电流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