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新龙
,
冯安妮
,
邵文尧
,
肖宗源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16.012
研究了硼酸加入量对所合成硼改性酚醛树脂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和热重等分析手段对硼改性酚醛树脂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表征,分别考察其在氮气和空气氛围下的残炭率,获知当苯酚、甲醛和硼酸之间的物质的量比为1∶1.4∶0.4时,硼改性酚醛树脂的残炭率最高,分别为67.82%和10.92%。此外,以硼改性酚醛树脂为基体树脂制备模塑料并考察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综合考虑以上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确定苯酚、甲醛和硼酸之间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1.4∶0.3。最后,研究了添加不同种类和不同含量的填料对酚醛模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短玻璃纤维为填料时,酚醛模塑料的力学性能优于木粉和长玻璃纤维混合物填料;若使用木粉和长玻璃纤维混合物填料,当木粉与长玻璃纤维的质量比为1∶3时,酚醛模塑料的力学性能最佳。
关键词:
硼改性酚醛树脂
,
红外光谱
,
热性能
,
力学性能
,
模塑料
陈达捷
,
张志刚
,
周昱
,
肖宗源
,
徐敦明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2.05003
建立了食品中嘧啶胺类杀菌剂嘧霉胺、嘧菌胺及嘧菌环胺残留的串联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HPLC-MS/MS)检测方法.胡萝卜、辣椒等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石墨化炭黑-弗罗里硅藻土串联固相萃取柱(ENVI-Carb-Florisil SPE)净化后,在HPLC-MS/MS仪上进行检测分析,采用外标法定量.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表明,柱净化后无明显的基质效应,嘧霉胺、嘧菌胺和嘧菌环胺在1~ 20 μg/L内相关系数可达0.999 0以上,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每种杀菌剂选择两个离子对,其中一组用于定量:嘧霉胺m/z 200.1/107.1,嘧菌胺m/z 224.0/106.0及嘧菌环胺m/z 226.0/108.1;另一组用于确证:嘧霉胺m/z 200.1/183.1,嘧菌胺m/z 224.0/131.1和嘧菌环胺m/z 226.0/133.1.样品中添加0.1、0.5、1.0 μg/kg的标准品,其回收率为73.2%~98.7%,相对标准偏差(n=10)小于10%;嘧霉胺、嘧菌胺、嘧菌环胺的检出限(信噪比(S/N)=3)均为0.03 μg/kg;嘧霉胺、嘧菌胺、嘧菌环胺的定量限(S/N=10)均为0.1 μg/kg.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回收率和重复性.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串联固相萃取
,
嘧啶胺类杀菌剂
,
食品
李霞
,
徐二树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首先对北京市现有能源消费、供应情况和存在问题及双源供暖(空调)系统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进一步结合案例探讨了双源供暖(空调)系统的节能和环保优势,以及该系统对于电力和燃气系统季节性调峰具有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天然气
,
双源供暖(空调)系统
,
节能
,
环保
肖立业
,
林良真
,
赵彩宏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3.z2.003
基于电力电子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对交流输电系统的阻抗、电压、相位实现灵活快速调节的柔性交流输电技术(FACTS)发展迅速.FACTS技术在对系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灵活控制、抑制系统振荡、减轻系统事故的影响以防止发生连锁反应、提高系统稳定水平等方面发挥了优势.目前,FACTS技术主要是基于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力电容器有机的结合.而超导技术可以获得体积小、损耗低的电感,电能可以无损耗地直接存储在超导线圈中.因此,将超导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及现代控制结合起来,将可以开拓超导电力技术新的应用途径,并可以拓展FACTS技术的内涵.本文探讨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超导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有源超导限流技术的可行性和原理.有源超导限流技术包括有源超导限流器、超导限流-储能两个方面,本文也将介绍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
超导限流器
,
电力电子技术
,
超导限流-储能系统
潘强岩
,
徐望
,
陈金根
,
郭威
,
范功涛
,
阎喆
,
徐毅
,
王宏伟
,
王呈斌
,
陆广成
,
徐加强
,
徐本基
,
马余刚
,
蔡翔舟
,
沈文庆
原子核物理评论
激光具有高强度、高极化度等优异的性能. 用激光束轰击高能电子束就可以产生高强度、高极化度的γ射线束. 上海激光电子γ源就是上海同步辐射装置上的这样一条束线站. 预计可以获得能量范围为1-22 MeV的准单色、高强度(109-1011 s-1)和高极化度(线极化或圆极化)的γ射线束. 介绍了这条束线站目前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
康普顿散射
,
CO2激光
,
γ源
,
极化
尚勇
,
赵环昱
原子核物理评论
介绍了现阶段两种用于聚焦离子束系统的离子源——液态金属离子源和气体场发射离子源的基本原理,并对比了它们的优缺点。由于目前这两种离子源都难以满足纳米加工领域不断提高的技术要求,因此提出了一种用于聚焦离子束的新型离子源——电子束离子源,并介绍了电子束离子源的基本原理,给出了设计参数、模拟结果(20kV的Ar+离子束,发射度约为5.8×10-5π.mm.mrad,束斑约为1μm)和初步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聚焦离子束系统
,
液态金属离子源
,
气体场发射离子源
,
电子束离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