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
,
刘静
,
汪汝武
,
甘章华
,
徐勇攀
,
范丽霞
,
卢志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利用单辊熔体快淬法在大气环境中制备了Fe73.5-xCoxSi13.5B9Cu1Nb3(x=10,30,50)非晶薄带,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非晶薄带的晶化动力学行为。采用Kissinger和Ozawa方法计算了非晶薄带的晶化表观激活能,计算结果表明:随着Co含量的增加,一次晶化的表观激...
关键词:
DSC
,
晶化机制
,
纳米晶粉芯
宋新莉
,
彭堃
,
练容彪
,
贾涓
,
袁泽喜
,
范丽霞
材料热处理学报
借助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与俄歇电子能谱仪(AES)分析了不同温度退火的含磷高强IF钢的再结晶织构、晶界特征与晶界处P、B偏聚量.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由750℃升高到840℃,IF钢的{111}面织构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在810℃退火120 s得到最强的{111}面织构,体积百分含量大约为7...
关键词:
无间隙原子钢
,
再结晶织构
,
晶界偏聚
,
晶界特征
宋新莉
,
彭堃
,
贾涓
,
范丽霞
,
袁泽喜
钢铁研究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326
借助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技术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分析了2种含P高强度无间隙原子(IF)钢的热轧组织和热轧、冷轧及退火织构,结果表明:不含B与含B的高强IF钢热轧后,均得到多边形铁素体,但不含B热轧板晶粒尺寸较大.2种钢热轧板织构均比较散漫,γ纤维织构强度较弱,而不含...
关键词:
高强度无间隙原子钢
,
B
,
P
,
织构
靳涓
,
吴润
,
唐梦霞
,
范丽霞
,
周和荣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7.01.026
为了观察高强IF钢退火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再结晶织构的变化规律,采用两种不同退火工艺对高强IF钢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IF钢在两种退火方式下均形成了γ-{111}纤维织构,快速升温(350℃/min)退火时,再结晶新核呈等轴状,由变形带内的亚晶合并形成,与冷轧变形基体保持相同取向.慢速升温(2℃/mi...
关键词:
高强IF钢
,
退火工艺
,
组织
,
再结晶织构
,
形核和长大机制
陈斌
,
彭向和
,
孙士涛
,
季金苟
,
陈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丽文哈贝壳的微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观察显示它是由无机霰石层和有机胶原蛋白组成的一种生物陶瓷复合材料,其中无机霰石层平行于贝壳表面整齐排列.观察也显示这些霰石层是由长而薄的霰石片所组成,不同霰石层中的霰石片具有不同的方向,构...
关键词:
丽文哈贝壳
,
生物陶瓷复合材料
,
螺旋微结构
,
最大拔出力
侯能邦
,
李祖碧
,
李崇宁
,
王加林
,
曹秋娥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2.05.006
利用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丽春红G(PG)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硫酸介质和90℃加热15min的条件下,于500nm波长处,采用固定时间法测定丽春红G吸...
关键词:
铱
,
丽春红G
,
高碘酸钾
,
催化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