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贻刚
,
李淑英
,
范洪强
,
谢品品
,
董春晓
材料保护
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的设备腐蚀问题比较严重,选材较为关键.为此,选用304不锈钢和2205双相不锈钢,考察了其在烟气脱硫模拟介质(死亡绿液)中不同温度和不同浸泡时间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304不锈钢在死亡绿液中随温度变化腐蚀性很敏感,易发生点蚀,不宜用作烟气脱硫装置及其零部件;2205双相不锈钢在烟气脱硫模拟介质中不同温度和时间范围内都有良好的耐蚀性,可用作烟气脱硫装置及其零部件的材料.
关键词:
腐蚀
,
烟气脱硫系统
,
不锈钢
,
电化学极化
,
电化学阻抗谱
钱备
,
李淑英
,
范洪强
,
余相仁
,
张琳
电镀与涂饰
以含氯离子的乙二醇溶液为抛光液,研究了槽压、温度、时间对钛片表面电化学抛光效果的影响,得到电化学抛光的最佳工艺为:槽压30V,温度50℃,时间180 s.采用扫描电镜、Tafel极化曲线及表面粗糙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电化学抛光后钛片的表面形貌、耐蚀性、粗糙度等性能,同时与传统的机械抛光及化学抛光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工艺抛光效果优于传统抛光方法,经电化学抛光处理后的钛片,维钝电流密度和腐蚀电流密度均降至最低,耐蚀性能最优.
关键词:
钛片
,
电化学抛光
,
表面形貌
,
耐蚀性
,
粗糙度
张琳
,
李淑英
,
范洪强
,
钱备
,
余相仁
电镀与涂饰
采用自组装技术在黄铜表面分别制备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PropS-SH)、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TMS)、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和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CPTMS)自组装膜,并分别采用电化学极化法、接触角测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硅烷膜的耐蚀性、疏水生和结构.结果表明:经PropS-SH、DTMS和CPTMS硅烷化处理后,黄铜的耐蚀性均有提高.PropS-SH在黄铜表面形成化学吸附,同时Si-O-Si以交联形式形成硅烷膜,阻碍了溶解氧向电极表面扩散,故耐蚀性最优,黄铜经PropS-SH硅烷化后,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为0.2 μA/cm2,缓蚀效率达到97.4%.
关键词:
黄铜
,
硅烷
,
自组装膜
,
氯化钠
,
耐蚀性
谢品品
,
李淑英
,
董春晓
,
张贻刚
,
范洪强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9.04.014
制备了具有标准柱状孔的新型支撑体阳极氧化铝膜,并将其用于BSA溶液的过滤分析,以定量研究膜的过滤分离性能.研究了不同制膜条件、操作条件下,膜通量及截留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经长时间过滤后,氧化电压较小的膜,稳定膜通量较高,截留率较低;在一定压力范围内,通量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BSA浓度较小的体系稳定通量较小,浓度越大,通量达到稳定的时间就越短;随膜氧化次数的增加,膜通量有所提高.
关键词:
支撑体阳极氧化铝膜
,
膜通量
,
纯水通量
钱备
,
李淑英
,
范洪强
,
余相仁
,
张琳
材料保护
目前,国内外还鲜见有关金属钛阳极氧化膜半导体特性与腐蚀行为的报道。采用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和Mott-Schottky曲线研究了TA2硫酸和磷酸阳极氧化膜的腐蚀性能和半导体特性。结果表明:在1%NaCl溶液中,钛阳极氧化膜的自腐蚀电位升高,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耐蚀性能提高;氧化电压对氧化膜的厚度有较大影响;磷酸阳极氧化膜在低频区阻抗更大;2种阳极氧化膜都是n型半导体,磷酸阳极氧化膜的载流子密度较小,平带电位更负。
关键词:
阳极氧化膜
,
钛材
,
半导体特性
,
腐蚀性能
余相仁
,
李淑英
,
范洪强
,
钱备
,
张琳
电镀与涂饰
应用自组装技术在Cu(OH)2纳米柱/CuO微花阶层结构表面制备硬脂酸自组装膜(SAM),运用电化学阻抗谱探讨了形成自组装膜的较佳浓度和自组装时间,通过极化曲线和循环伏安法考察了硬脂酸自组装膜在0.1 mol/L NaCl溶液中对铜电极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当CuO/Cu(OH)2电极在8 mmol/L硬脂酸溶液中自组装24 h时,得到的硬脂酸自组装膜能显著提高铜电极的耐蚀性;与裸铜电极相比,SAM-CuO/Cu(OH)2电极的腐蚀电流降低了2个数量级,缓蚀效率达到98.81%.
关键词:
铜电极
,
硬脂酸
,
自组装膜
,
电化学阻抗谱
,
极化曲线
董春晓
,
李淑英
,
谢品品
,
范洪强
腐蚀与防护
测定了含不同有机添加剂的硫酸基电解液所得的铝阳极氧化膜的厚度、硬度及耐蚀性,并结合电化学阻抗(EIS)技术对其耐蚀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机添加剂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氧化铝膜的硬度、厚度和耐蚀性,其中硫酸+硫酸铈+柠檬酸体系效果最佳.这是因为稀土盐与柠檬酸形成的稳定大分子络合物堵塞孔口,阻碍侵蚀性离子进入孔内,使膜的耐蚀性增加.
关键词:
氧化铝
,
有机添加剂
,
耐蚀性
,
EIS
范洪强
,
李淑英
,
赵宗昌
,
林乐圣
,
张琳
电镀与涂饰
采用化学浸泡法在黄铜表面制得镧转化膜,转化液组成与工艺条件为:硝酸镧3.5~5.5g/L,苯并三氮唑8.0~12.0 g/L,磺基水杨酸8.0 ~ 12.0 g/L,柠檬酸15.0g/L,温度60℃,pH4,时间3 min.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和电化学法研究了黄铜/镧转化膜在模拟雨水中的腐蚀行为.在相同的浸泡时间内,黄铜/镧转化膜在模拟雨水中溶解的铜离子质量浓度低于黄铜基体.在酸性范围内,模拟雨水的pH越高,黄铜/镧转化膜越不容易被腐蚀.镧转化膜对溶解于雨水中的SO2-和Cl-较敏感,Cl-含量的增加使黄铜/镧转化膜的点蚀增强,SO42-含量的增加使膜层整体发生严重腐蚀;NO3-含量则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不大.黄铜/镧转化膜在pH=3.29的模拟雨水中的腐蚀经历3个阶段.
关键词:
黄铜
,
转化膜
,
镧
,
雨水
,
腐蚀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洪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洪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洪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