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金相
,
王水法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4.z1.108
对选用的高频燃烧红外吸收(HFIR)仪的部分电路、气路及操作技术进行了必要的改进,降低其噪声,提高其灵敏度和稳定性;选用与试样基体接近的国际级低C,S标样,以不同的C,S量校正仪器,确定痕量C,S工作曲线的线性与校正系数;试验确定了试样的高频加热燃烧和CO2,SO2准确测量的最佳条件,建立新的钨粒中痕量C,S的HFIR分析法,测定下限均降至1.0μg/g的新水平,优于现行国标方法和以前的HFIR法研究工作.
关键词:
HFIR法
,
钨粒
,
痕量碳硫
,
测定下限
,
准确度
庄育智
金属学报
<正> 作者:姚鴻年 出版者:中国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月:1963年3月 頁数:378頁 全书共二十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金相研究基础,下篇討論近代金相研究的一些特殊方法。 上篇金相研究基础包括金相試样的制备、光学基础与金相显微鏡及金相研究实用技术与检驗标准三部分。金相試样的制备是金相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工序,在金相显微鏡下所观察到的显微組織的真实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試样研制的好坏及試样蝕刻的技术,在本书中用較多篇幅介紹試样的拋光方法及各种金相組織的显示方法。 金相显微鏡是金相研究的最主要的工具之一,为了能够熱繚地使用各种現代的金相显微鏡,在本书
关键词:
郭可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0.04.001
Widmanstatten在19世纪初用硝酸水溶液腐刻铁陨石切片,观察到片状Fe-Ni奥氏体的规则分布(魏氏组织),予告金相学即将诞生。Sorby在1863年用反射式显微镜观察抛光腐刻的钢铁试样,不但看到珠光体中的渗碳体和铁素体的片状组织,还对钢的淬火和回火作了初步探讨,金相学已基本形成。到19-20世纪之交,Martens(马氏)和Osmond对金相学的发展和金相检验在厂矿中的推广做了重要贡献,同时Roberts-Austen(奥氏)和Roogzeboom初步绘制出Fe-C平衡图,为金相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到了二十世纪中叶,金相学已逐步发展成金属学、物理冶金和材料科学。
关键词:
金相学
,
历史
,
早期史
郭可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1.04.002
1912年Laue等发明X射线衍射,接着Bragg父子就把它应用到金属及一些简单无机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到了二十年代,金相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得以迎刃而解,如β-Fe不存在(1922),有序固溶体(1923),单晶体的滑移系统(1922-1925),织构(1925),电子化合物(1926),马氏体的四方度(1926),等等.进入三十年代,略微复杂一些的晶体结构问题也列入研究日程,如间隙化合物(1930),取向关系(1930),G.P.区(1939),等等.到了四十年代,不但已经开始用富里叶分析研究金属冷加工产生的晶粒碎化及晶格畸变(1948),并已出现"金属的结构"(C.S.Barrett,1943)、"X射线金相学"(A.Taylor,1945)等专著.
关键词:
金相
,
历史
,
X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