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孔成
,
蔡振兵
,
宋川
,
彭金方
,
莫继良
,
沈火明
,
朱旻昊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4.04.014
以球/平面接触方式,进行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与GCr15钢球之间的扭动微动磨损实验研究,讨论纤维取向对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材料与金属材料类似,均存在3个微动运行区域,即部分滑移区、混合区以及滑移区,微动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炭纤维复合材料微动摩擦磨损性能表现出明显各向异性特征,即纤...
关键词:
炭纤维织物复合材料
,
微动磨损
,
扭动微动
,
纤维取向
,
各向异性
沈明学
,
彭金方
,
郑健峰
,
宋川
,
莫继良
,
朱旻昊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12.019
介绍了微动疲劳的概念和实验装置,详细综述了微动疲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全面地分析讨论了微动疲劳的影响因素(接触压力、滑移幅值、实验频率、摩擦力、环境、材料性质)、损伤机理、寿命评估方法和防护措施,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摩擦磨损
,
微动摩擦学
,
微动疲劳
沈明学
,
周琰
,
宋川
,
莫继良
,
蔡振兵
,
朱旻昊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13.2.009
在新型转动微动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7075铝合金与GCr15钢球配副在不同角位移幅值下的转动微动磨损实验.在磨痕表面形貌及剖面微观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转动微动磨损的局部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行为.结果表明:转动微动磨损条件下疲劳裂纹主要分布于混合区,大量的裂纹向基体内部扩展,混合区材料的失效形式主要表现...
关键词:
摩擦磨损
,
转动微动
,
疲劳裂纹
,
7075铝合金
罗军
,
蔡振兵
,
莫继良
,
彭金方
,
朱旻昊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在LZ50钢基材表面制备WC-27CrNi涂层.对WC-27CrNi涂层及其基体材料在干态不同角位移幅值下进行转动微动磨损试验,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3D轮廓仪对磨痕进行微观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基材相比,WC-27CrNi涂层在部分滑移区的运行范围向左移动,滑移区的运...
关键词:
转动微动
,
摩擦学行为
,
超音速火焰喷涂
,
WC-27CrNi
杨皎
,
莫继良
,
郑健峰
,
廖正君
,
朱旻昊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07.001
在新型转动微动试验机上,进行了 PMMA与GCr15钢球(40mm直径)在转动角位移幅值为0.25~ 2.5°和法向载荷为100N的转动微动试验.在摩擦动力学行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磨痕的微观分析,研究了其转动微动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转动角位移幅值的增加,PMMA的转动微动会依次呈现三个区域,即部分...
关键词:
摩擦磨损
,
微动磨损
,
转动微动
,
PMMA
罗军
,
蔡振兵
,
莫继良
,
彭金方
,
朱旻昊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离子渗氮技术在LZ50钢表面进行渗氮处理.对渗氮层及其基体材料(LZ50钢)在干态不同角位移幅值下进行转动微动磨损试验,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能谱仪(EDX)和轮廓仪对磨痕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渗氮层虽没有改变LZ50钢的转动微动运行区域特性,但显著降低了基体的摩擦系数,并提高...
关键词:
微动磨损
,
转动微动
,
离子渗氮
,
渗氮层
,
LZ50钢
罗军
,
莫继良
,
蔡振兵
,
彭金方
,
朱旻昊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激光淬火技术在LZ50钢表面形成淬火层.对激光淬火层及其基体材料(LZ50钢)在干态不同角位移幅值下进行了转动微动磨损试验,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能谱仪和形貌仪对磨斑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与基材相比,激光淬火层在滑移区的运行范围向右移动,部分滑移区的运行范围缩小.激光淬火层降低了基体的摩擦...
关键词:
微动磨损
,
转动微动
,
激光淬火层
,
LZ50钢
程军
,
杨学明
,
杨晓勇
,
王昌燧
,
王巨宽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4.001
本文利用ICP-MS对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瑶山遗址出土的古玉器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并与产于新疆和阗玉石矿的软玉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瑶山古玉器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特征比值均明显不同于和阗玉,说明
关键词:
良渚玉器
,
ICP-MS
,
稀土元素(REE)
,
产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