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同
,
成来飞
,
徐永东
,
刘永胜
,
曾庆丰
,
董宁
,
栾新刚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6.03.048
为了满足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长时热力氧化环境的使用需求,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正朝自愈合方向发展.本文介绍自愈合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能,自愈合与强韧化机理,制造方法和工艺特点及其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应用情况,表明多元多层微结构形成了"层层设防,就地消灭"的氧化防御体系,是复合材料实现自愈合与强韧化的关键.自愈合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能够满足发动机高温服役环境要求,显著降低发动机的结构重量,从而有效提高发动机的推重比.
关键词:
自愈合
,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
,
应用
,
多元多层微结构
李辉
,
张立同
,
曾庆丰
,
徐永东
,
成来飞
,
董宁
,
吴守军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7.04.017
采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以研究分析2D C/SiC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分布规律为切入点,比较了失效概率预测值与实验值,用可靠度、风险函数和可靠强度评价了该材料可靠性.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和拟合优度检验得到正态、对数正态和三参数Weibull分布模型均可表征其弯曲强度分布规律;确定了该材料弯曲强度失效概率、可靠度函数、风险函数和可靠强度的数学模型中的参数,可以预测给定强度条件和许用可靠度条件下的多种可靠性指标;材料弯曲强度均值的三种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最大相对误差仅0.07%,计算得到的失效概率曲线与实验弯曲强度的失效分布均符合很好.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
可靠性评价
,
数学模型
成来飞
,
徐永东
,
张立同
,
栾新刚
,
董宁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用减压化学气相浸渗法(LPCVI)制备2组3D C/SiC复合材料,其中一组具有不同厚度的PyC界面层,另一组PyC界面层厚度一定,但经过热处理.对C/SiC复合材料在复杂环境中性能演变的两重性,即确定性和随机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残余强度及其波动性对评价材料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是必需的.界面层和涂层是对氧化环境最敏感的微结构控制单元.以敏感度排序,3种环境参数依次是温度、气氛和应力.气氛参数的排序是氧气、水和盐,应力参数的排序是疲劳/蠕变,蠕变和疲劳.应力通过增加涂层裂纹及宽度从而加速复合材料的性能演变.氧化物薄膜有利于涂层裂纹封填,水能促进这种封填,然而疲劳/蠕变应力会使涂层裂纹封填失效.因此包括有氧气、水、疲劳和蠕变的环境是所有环境中最恶劣的.为了使复合材料具有自适应性,PyC的厚度应为最优,以提高热处理的效果;需保持适中的涂层氧化速率,以提高近表面抗氧化性.而适中的氧化速率是由温度和氧化气体分压来控制的.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
环境模拟
,
环境可靠性
吴守军
,
成来飞
,
董宁
,
张立同
,
徐永东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5.05.021
根据3D Hi-Nicalon/SiC复合材料室温三点弯曲强度实验数据,以Weibull分布为假设分布,采用图解法结合逐步回归优选法进行参数估计,探讨了该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分布.并根据Kolmogorov非参数检验,对假设分布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3D Hi-Nicalon/SiC复合材料室温三点弯曲强度可以采用σu=0,Weibull模数m=8.1545的两参数Weibull分布表征,能够采用求解的Weibull分布很好地预测该3D Hi-Nicalon/SiC复合材料的室温弯曲强度.
关键词:
Hi-Nicalon/SiC复合材料
,
弯曲强度
,
Weibull分布
,
Kolmogorov检验
冯亚青
,
周立山
,
洪学传
,
李熙凤
,
董宁
,
崔永岩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1.08.007
烷基取代哌啶胺化合物与三聚氯氰分步缩合反应合成中间体6-氯-2,4-双(N,N-(2,2,6,6-四甲基-4-哌啶基-烷基)胺基)-1,3,5-三嗪,此中间体再与烷基多胺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等缩合得到一系列单体型高分子量哌啶三嗪类化合物;制备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高分子受阻胺类化合物和聚丙烯共混体系. 通过老化性能实验评价了共混体系的抗热氧性能,结果表明,杯芳烃和受阻胺类复合稳定剂能明显提高聚丙烯的耐热氧性能,且杯芳烃和受阻胺分子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
杯芳烃
,
受阻胺
,
合成
,
稳定剂
,
聚丙烯
孙宇梁
,
王永生
,
田玉林
,
王均英
,
黄文学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2.03.341
彭宁阱是用于直接测量原子核质量的精确设备.为了保证彭宁阱的测量精度,需在阱中心产生精准的四极静电场,而四极静电场是通过对彭宁阱的核心电极施加合适的电压产生的.采用公式推导法和最小二乘法两种方法计算得到了LPT核心电极需加电压幅值.对于公式推导法,电压值完全从理论出发,经公式推导后计算得到;最小二乘法的出发点是使取样偏差的平方和最小,且通过仿真模拟考虑了电极的实际几何形状.由这两种方法得到的非四极项系数C4和C6,可用于估算因偏离理想四极电场所产生的实验误差.虽然这两种方法的出发点不同,但都可以在阱中心产生需要的四极电场.
关键词:
彭宁阱
,
质量测量
,
四极电场
,
电极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