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
薛文斌
,
吴杰
,
金小越
,
吴晓玲
,
吴正龙
,
李永良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入技术在30%硼砂电解液中在Q235低碳钢表面进行硼碳共渗(PEB/C)快速硬化处理,研究与ZrO2、Si3N4组成两种摩擦副及5N、10N、15N3种载荷条件下PEB/C渗层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PEB/C处理可以明显降低Q235钢基体在干摩擦条件下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当与...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解渗
,
硼碳共渗
,
摩擦磨损
,
Q235低碳钢
吴晓玲
,
李夕金
,
薛文斌
,
侯兴刚
,
张旭
,
程国安
,
刘安东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7.06.004
为了提高铝合金零部件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微弧氧化和磁过滤阴极真空弧技术,在其表面制备了Al2O3/DLC复合膜.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以及摩擦试验对复合膜的化学成分、结构、表面形貌及其对铝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
关键词:
铝合金
,
Al2O3/DLC复合膜
,
微弧氧化
,
磁过滤阴极真空弧
,
摩擦磨损性能
金小越
,
吴杰
,
杨璇
,
王彬
,
陈琳
,
曲尧
,
薛文斌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6.000294
利用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技术分别在340,360V和380V槽电压下对纯铁进行硼碳氮三元共渗(PEB/C/N)表面处理.分析纯铁表面PEB/C/N共渗层的形貌、成分、相组成和显微硬度分布.采用球-盘摩擦磨损仪评估槽电压对渗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渗层与ZrO2球对磨时磨损机理.纯铁表面的PEB/C...
关键词:
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
,
硼碳氮共渗
,
摩擦磨损
,
纯铁
薛文斌
,
金乾
,
刘润
,
金小越
,
杜建成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方法,在80%甘油水溶液中实现了304不锈钢表面快速渗碳。研究施加电压和放电时间对渗碳过程的影响,分析了渗碳层的显微组织,并比较了不同工艺条件下渗碳层显微硬度分布。结果表明:经过5 min的快速放电处理,渗碳层厚度接近100μm,硬度达到880 HV。在350 V和3 min渗...
关键词:
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
,
渗碳
,
不锈钢
薛文斌
,
王超
,
马辉
,
谢孟峡
,
陈如意
,
邓志威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方法,在铝酸盐溶液中的TA2纯钛表面沉积一层厚度达30μm的氧化物陶瓷膜,并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Raman光谱研究了氧化膜的成分和相结构.研究表明:该氧化膜具有内外两层结构,分别厚约15μm;氧化膜由TiAl2O5相和金红石型TiO2相组成,...
关键词:
微弧氧化
,
纯钛
,
相结构
,
陶瓷膜
李夕金
,
程国安
,
薛文斌
,
程云君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7.05.001
利用微弧氧化方法在Ti3Al基合金上制备了厚度达120 μm的陶瓷膜.研究了陶瓷膜的生长曲线,发现膜层厚度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氧化阶段生长速度不同,膜层以向外生长为主;显微结构和硬度分析都发现,陶瓷膜分为两层结构,即内层和外层,陶瓷膜内外层的主要物相是(Ti0.6Al0.2Nb0.2)O...
关键词:
Ti3Al
,
微弧氧化
,
陶瓷膜
,
结构与性能
薛文斌
,
陈廷芳
,
李永良
,
邹志锋
,
刘晓龙
,
赵衍华
材料工程
在硅酸盐溶液中于AZ31镁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表面制备一层均匀的微弧氧化膜.分析微弧氧化膜的截面组织、相组成和显微硬度分布,并采用浸泡和电化学方法评估微弧氧化表面处理对焊接接头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接头搅拌区的显微硬度高于镁合金母相区,热影响区硬度低于母相区,但接头不同区域对应的微弧氧化膜硬度都相...
关键词:
微弧氧化
,
搅拌摩擦焊
,
AZ31镁合金
,
腐蚀
薛文斌
,
蒋兴莉
,
杨卓
,
张盈
,
李夕金
,
田华
功能材料
研究了6061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生长规律,分析不同膜厚度下膜层截面组织、成分和相组成,并测量了氧化膜显微硬度分布和电化学腐蚀特性.氧化膜生长分为3个阶段,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膜层由向外生长逐渐过渡到向内生长,其表面粗糙度线形增加.氧化膜由α-Al2O3、γ-Al2O3和SiO2非晶相构成,SiO...
关键词:
微弧氧化
,
6061 铝合金
,
生长曲线
,
显微硬度
,
耐蚀性
薛文斌
,
金乾
,
朱庆振
,
吴晓玲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10.4.008
以甘油+20%水溶液为电解液,利用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技术在AISI304不锈钢表面成功实现了快速渗碳.分析了渗碳层的组织结构,并评估了渗碳层与GCr15钢球对磨时摩擦学行为.结果表明,经过3min/350 V等离子体电解渗处理,渗碳层深度达到85μm,最大显微硬度达到762 HV0.02.干摩擦条件...
关键词:
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碳
,
耐磨性
,
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