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宏萌
,
李国平
,
郑茂钟
,
袁旭音
,
常雪花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10.2016022304
测定了武夷山茶园土壤中5种有毒重金属(汞、镉、铅、铬和砷)的总量和形态分布,运用风险评价编码法(RAC)评价与比较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通过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RSP)法解析重金属的自然与人为来源,并利用相关系数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对重金属形态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Cd以离子交换态为优势形态;Hg和Pb以残渣态为优势形态;Cr和As元素以残渣态为主.(2)RAG法评价的污染程度大小排序为:Cd>Pb>As>Cr>Hg.其中,Cd以人为来源为主,Hg在很大程度上受农业活动的影响,Pb受人为来源影响不显著,Cr和As以自然来源为主,基本未受人为来源的影响.(3)重金属形态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与元素属性有关.(4)5种重金属对比得出,武夷茶区土壤Cd富集最显著,生物有效性最高.因此,该茶区应首要关注Cd的污染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关键词:
重金属
,
毒性元素
,
化学形态
,
生物有效性
,
茶园土壤
,
武夷山
叶宏萌
,
李国平
,
袁旭音
,
吴芳芳
,
曾瑞宁
,
刘养斌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3.2015082601
通过对武夷九曲溪流域地表水体化学组成的分析,运用离子三角图、端元图和Gibbs图定性分析了流域的化学特征、岩性来源控制和主要自然作用机制,运用主成分分析定量判断离子的主要来源,并计算流域风化速率和碳汇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九曲溪流域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盐类钙组Ⅰ型水,并以硅酸盐矿物风化产物为主要来源,碳酸盐矿物风化产物次之.(2)流域水化学特征整体上受岩石风化和大气降水共同影响.(3)物质来源以碳酸岩和硅酸岩为主,贡献率超过50%.(4)流域的化学风化速率为27.91 t·km-2·a-1,大气CO2消耗量为1.01×108 mol·a-1,消耗率为5.40×105 mol·km-2·a-1.结果揭示了湿热季风区流域化学风化对碳汇作用的重要性,以及流域内岩性、气温、降水量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对物源贡献的复合作用.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
岩石风化
,
物源贡献
,
山区小流域
,
九曲溪流域
,
武夷山
肖万峰
,
李光明
,
黄瀚霄
,
马东
,
张智林
,
曲扎
黄金
doi:10.11792/hj20131005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两侧,是近年来发现的一条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商旭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主要矿体呈透镜状或脉状产于中-下侏罗统木嘎岗日群浅变质海相复理石建造中,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其次为蚀变岩型,近矿围岩蚀变较弱,蚀变类型包括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黄铁矿及方铅矿;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以及黏土矿物为主。初步研究表明,该矿床主要受地层及构造因素控制,成因类型为造山型金矿床。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矿区的主要找矿标志,包括岩性及构造标志、蚀变标志、硫化物标志、化探异常及古采矿遗迹标志等,并认为区域上存在找到商旭式金矿床的可能。
关键词:
商旭金矿床
,
地质特征
,
控矿因素
,
矿床成因
,
找矿标志
,
藏北
汪洋海
,
李晓东
工程热物理学报
啸音是超音速喷流噪声的三大成分之一,其特点是向上游传播的离散纯音,被认为是飞机部件声疲劳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到目前为止,啸音仍是喷流噪声研究中理解最少、预测能力最低的成分,研究表明这主要是因为啸音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如啸音的强度就受到喷流马赫数、喷流温度、喷嘴唇口厚度以及形状等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在超音速喷流情况下喷嘴唇口厚度对啸音幅值、模态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喷嘴厚度的增加,啸音的幅值增加达到了10db以上.啸音的频率则随着唇口厚度的增加有所减小.
关键词:
喷流噪声
,
啸音
崔伟伟
,
赵庆军
,
赵晓路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复合掠设计的两跨音转子在中径附近的气动损失比单纯的前掠转子要明显减弱,同时其等熵效率和失速裕度比原型转子分别相对提高了1%和5%~10%.与原型转子相比,两复合掠转子由于叶尖前缘附近载荷的降低使得由该区域产生的泄漏涡强度明显减弱,同时其吸力面附面层内低能流体在叶尖后半段的堆积也有所减少.两因素使复合掠转子在叶尖区域的气动损失和堵塞效应明显降低.此外在复合掠设计的基础上对掠转子的叶型几何做进一步优化后,使新转子的总体性能和结构强度又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失速裕度比原型转子相对提高了18%以上.
关键词:
复合掠
,
泄漏流
,
极限流线
,
失速裕度
崔伟伟
,
赵庆军
,
杜建一
,
徐建中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通过调整叶型中线分布设计了几种不同的跨音转子,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其对跨音转子流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来流马赫数下跨音转子流场对叶型中线分布比较敏感,中线分布应尽可能保证负荷的平稳加载和预期的气流折转;跨音转子叶根区域仅在前缘附近存在局部超音区,较大的叶型折转对流场影响不大;其叶尖区域主要依靠激波增压且易诱发边界层分离,在设计中该区域的叶型折转应尽可能小,且应将叶型的折转主要集中在通道激波后的扩张段;跨音转子设计中,其最大厚度点之后的中线折转比重采用由叶根沿展向逐渐增大的分布规律可有效地降低流动分离损失;通道激波后出现的局部加速区有助于压制激波诱导的边界层分离。
关键词:
跨音转子
,
叶型中线
,
叶片安装角
,
极限流线
王同庆
,
刘胤
,
吴怀宇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跨音压气机试验台上进行了用PIV技术测量内流激波结构的试验研究.乙二醇微小液滴成功地被用作示踪粒子;自行设计制造的激光潜望镜成功地将双脉冲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导入机匣.用数字PIV技术测量到的跨音压气机叶片流道内的二维瞬态绝对速度场分布被转化为相对速度分布,发现的激波结构测量结果与静压分布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符合.本文讨论了目前试验装置和测量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工作的要求.
关键词:
跨音压气机
,
转子内流
,
激波
,
PIV
吴艳辉
,
张卓勋
,
楚武利
,
张皓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一带减振阻尼台的双级风扇为研究对象,对其亚音工况下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更为真实的全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计算和试验的总性能和基元性能可以看出,计算结果很好地再现了试验给出的流动信息.以此为基础对其内部流场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第1级动叶叶顶吸力面附面层分离形成的低能气团及其造成的流动堵塞是该双级风扇亚音工况下流动失稳的诱发因素.
关键词:
双级风扇
,
亚音工况
,
数值模拟
,
流动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