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检索条件:任意字段=谢志民
钟绍明 , 朱兴元 , 谢志民 , 刘旺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定义了聚丙烯最小体积分数基础上由聚丙烯(PP)和尼龙1010(PA1010)性能预报了共混物的极限失效强度.试验结果表明,V(PP)/V(PA1010)=40/60时材料强度最低,利用简化力学模型计算的PP最小体积分数约为32%,接近于由共混物微观形貌观察到的发生相转换区域体积分数值,说明材料在相...
关键词: 失效强度 , 共混聚合物 , 相容性
万志敏 , 桂良进 , 谢志民 , 杜星文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1999.02.004
主要研究[±θ]5玻璃-环氧圆柱壳在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吸能特性.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纤维缠绕角度对能量吸收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纤维缠绕角度的圆柱壳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压缩过程、压碎破坏模式及吸能能力.
关键词: 复合材料圆柱壳 , 缓冲特性 , 能量吸收
谢志民 , 万志敏 , 宋宏伟 , 杜星文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1999.04.016
玻璃-环氧圆柱壳(管)的撞击试验表明它的破坏是渐进过程.根据一维应力波传播理论,提出了圆柱壳受轴向撞击破坏的简化模型,分析了这一破坏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结果表明本文中所提出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圆柱壳受轴向撞击吸能过程.
关键词: 复合材料圆柱壳 , 撞击 , 能量吸收
谢志民 , 万志敏 , 杜星文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1999.02.005
本文综述了复合材料管受轴向载荷的缓冲吸能研究进展,介绍了复合材料管的破坏机理,影响缓冲吸能特性的因素及吸能特性的分析模型,指出了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 复合材料管 , 缓冲 , 能量吸收
邓继勇 , 谢志民 , 袁涌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1.06.014
介绍了一种水乳性防锈涂料的制备.以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改性制得基料.再添加防锈颜料、填料、乳化剂及助剂,并对该涂料的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
关键词: 防锈涂料 , 聚苯乙烯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0.03.020
将圆柱壳受轴向冲击破坏等效为一均质圆柱的破坏,给出了等效参数的确定方法,从而使圆柱壳的破坏分析简化为一维问题.并根据弹性动力学基本理论给出了等效圆柱受的冲击力的一种计算方法,进一步得到了冲击下的圆柱壳的位移关系.
关键词: 复合材料圆柱壳 , 冲击 , 耐撞性
万志敏 , 杜星文 , 谢志民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1.04.018
应用Love的壳体理论得到了非轴对称变形的复合材料圆柱壳的控制方程.对扰动状态的非轴对称变形,位移函数采用复Fourier级数形式,得到了Mathieu形的扰动方程,由此给出了静态临界载荷和固有频率.本文中对层合壳在轴向冲击载荷下的动态稳定性研究考虑了几何非线性,这是以往在该问题的研究中所未涉及的问...
关键词: 复合材料圆柱壳 , 冲击 , 稳定性
万志敏 , 谢志民 , 盛京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3.02.018
应用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理论和相应分析模型,预测了聚丙烯/聚苯乙烯(PP/PS)共混体系的弹性模量并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系统研究了非相容PP/PS共混物的体积含量和共混时间对共混物形态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分析了细观形态与宏观力学性能间的关系.对PP/PS共混物的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微观力学模型在模量预报上是...
关键词: 形态 , 力学特性 , 非相容的共混物 , 细观力学
连铸
关键词:
高碳高合金马氏体钢回火过程连续性转变的内耗行为研究
钢铁研究学报
李绍宏,邓黎辉,谢殷子,吴晓春
关键词: 高碳高合金马氏体钢淬火后在回火过程中存在过饱和碳原子偏聚现象,碳原子偏聚于位错附近的间隙位置,回火过程中以碳化物形式沉淀析出。通过内耗研究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Snoek峰驰豫强度下降并消失,SKK峰驰豫强度降低并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宽化。由该结果可知由于大量碳原子偏聚于位错处,随后以细颗粒碳化物形式在位错处析出。随着回火温度增加,大部分位错回复消失及碳化物聚集长大,同时残余奥氏体分解产生硬化效应,使钢的硬度增加而韧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