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炎祺
,
伍翠兰
,
谢盼
,
朱恺
,
田松栗
,
韩梅
,
陈江华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044
采用XRD, SEM, TEM, 硬度测试和拉伸实验研究了冷轧Mn12Ni2MoTi(Al)钢经不同工艺退火后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马氏体Mn12Ni2MoTi(Al)钢经65%冷轧及710~745 ℃退火处理后转变成主要由奥氏体晶粒和铁素体晶粒组成的亚微米级超细晶粒双相组织, 并且弥散分布着第二相析出物颗粒; 在退火中形成的富Ti, Mo及Si的第二相颗粒阻碍了超细再结晶晶粒的粗化, 从而提高了钢的屈服强度和热稳定性; 经710 ℃, 24 h长时间退火后, 超细晶粒双相钢的平均晶粒尺寸仍然小于500 nm; 超细晶粒双相钢延伸率随室温奥氏体体积分数增加而增加, 室温奥氏体体积分数随退火温度升高或退火时间延长先增加后降低, 且在745 ℃, 0.5 h退火时达到最大值. 超细晶粒钢的屈服强度和总延伸率可达到900 MPa和23%以上, 比同种材料淬火马氏体钢提高了约一倍.
关键词:
超细晶粒双相钢,
,
第二相强化,
,
相变诱发塑性(TRIP)效应,
,
形变热处理,
,
力学性能
尹炎祺
,
伍翠兰
,
谢盼
,
朱恺
,
田松栗
,
韩梅
,
陈江华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044
采用XRD,SEM,TEM,硬度测试和拉伸实验研究了冷轧Mn12Ni2MoTi(Al)钢经不同工艺退火后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马氏体Mn12Ni2MoTi(Al)钢经65%冷轧及710~745℃退火处理后转变成主要由奥氏体晶粒和铁素体晶粒组成的亚微米级超细晶粒双相组织,并且弥散分布着第二相析出物颗粒;在退火中形成的富Ti,Mo及Si的第二相颗粒阻碍了超细再结晶晶粒的粗化,从而提高了钢的屈服强度和热稳定性;经710℃,24 h长时间退火后,超细晶粒双相钢的平均晶粒尺寸仍然小于500 nm;超细晶粒双相钢延伸率随室温奥氏体体积分数增加而增加,室温奥氏体体积分数随退火温度升高或退火时间延长先增加后降低,且在745℃,0.5h退火时达到最大值.超细晶粒钢的屈服强度和总延伸率可达到900MPa和23%以上,比同种材料淬火马氏体钢提高了约一倍.
关键词:
超细晶粒双相钢
,
第二相强化
,
相变诱发塑性(TRIP)效应
,
形变热处理
,
力学性能
陈燕
,
伍翠兰
,
谢盼
,
陈汪林
,
肖辉
,
陈江华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3.00568
采用表面机械磨擦处理(SMGT)在Fe-20Mn-3Al-3 Si钢的表面制备梯度相变强化层,并研究了该强化层的微观组织和硬度.结果表明,在SMGT过程中,Fe-20Mn-3Al-3Si钢的表层非常容易发生γ→ε→α马氏体相变.SMGT相变受晶粒取向和外力的共同影响:在小载荷SMGT下,晶粒的{111}或者{110}晶面越靠近试样的表面越容易形成片条状组织;在大载荷SMGT下,表层晶粒严重细化,次表层中片条组织最多,然后片条组织数量逐渐减少.室温车削形成的强化层厚度大于400 μm,硬度在表面最高(450 HV),然后随深度增加而逐渐下降至基体硬度(约220HV).另外,SMGT强化层的热稳定性高,经400℃,lh退火后其微观组织和硬度基本不变.
关键词:
相变强化
,
表面机械磨擦
,
高锰钢
,
应变诱导相变
,
表面强化
胥蕊娜
,
姜培学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对空气流过烧结微多孔介质内部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颗粒直径下对流换热努谢尔特数随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当颗粒直径为200~40μm时,实验得到的对流换热努谢尔特数与已有研究结果符合很好;当颗粒直径为20μm和10 μm时,实验结果略小于已有研究结果,说明空气在微多孔介质中的对流换热需要考虑微尺度效应的影响.同时,根据实验结果给出了微多孔介质内对流换热努谢尔特数与雷诺数的经验关联式,并提出了考虑努森数的修正关联式.
关键词:
微多孔介质
,
实验研究
,
对流换热
,
微尺度效应
杨德伟
,
黄善波
,
林日亿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直接电加热法对平均为101 μm、403 μm及801 μm的铜丝进行加热,使用高精度电阻仪测量电加热前及电加热后的铜丝的电阻值,根据温度与金属电阻之间的关系能够相当精确的测量整个铜丝电加热后的平均温度值.电加热时的电压及电流也同时被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对流条件下,实验得到的努谢尔特数与经典的准则关联式得到的努谢尔特数随着外径的减小,其偏差越来越大,最大偏差超过50%.
关键词:
微尺度换热
,
细铜丝
,
电阻
,
努谢尔特数
詹敏晶
,
李刚
,
魏强
,
崔华雷
,
林凌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9.06.018
为了研究二氧化钛在免疫隔离技术中的应用,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不同烧结温度下,以多孔钛为基底制备出金红石和锐钛矿两种不同晶型的二氧化钛(TiO_2)膜,并将大鼠下丘脑神经细胞接种到TiO_2膜上,并通过体外培养观察这两种晶型的TiO_2对神经细胞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金红石型TiO_2膜上生长的神经细胞不仅具有典型的神经细胞结构,而且能正常分泌β-内啡肽,使细胞外液中的β-内啡肽含量始终维持在42.5~45.0 pmol/L;体外培养的第7天,神经细胞经台盼蓝染色检测其存活率为86.7%,并且细胞突起交错成网;但是在锐钛矿型TiO_2膜上生长的下丘脑神经细胞则多数死亡,其存活率仅为5.3%,而少量存活的细胞不仅没有典型的神经细胞结构,而且逐渐丧失了分泌内啡肽的功能.对比结果显示金红石型TiO_2比锐钛矿型TiO_2更有利于神经细胞的生长.
关键词:
二氧化钛膜
,
金红石
,
锐钛矿
,
贴壁培养
车军
,
刘洁生
,
杨维东
,
高清祥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1.02.020
取人肝癌细胞体外37℃恒温培养24小时,加入不同浓度的稀土化合物:(C10H10N2S)3La、(C10H10N2S)3Nd、C19H18N4SLa、(C10H10N2S)3NaSmCl3,继续培养36小时,用0.1%台盼蓝活体染色后进行细胞计数,通过细胞生长抑制率、半数抑制浓度考察了这几种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四种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C10H10N2S)3La、C19H18N4SLa效果明显好于(C10H10N2S)3Nd、(C10H10N2S)3NaSmCl3;而(C10H10N2S)3Nd又好于(C10H10N2S)3NaSmCl3。
关键词:
稀土
,
人肝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