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
,
文庆珍
,
谢守和
,
谢笔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不同粒度梯度的微细化淀粉,将其分别疏水化改性后以相同质量分数与LDPE共混,分析不同粒度微细化淀粉与LDPE共混体系的相态结构.扫描电镜显示,随着淀粉粒度的降低,微细化淀粉在LDPE中的分散性提高;流变学分析表明,MST/LDPE共混体系熔体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随着淀粉粒度的降低,熔体非牛顿指数减小,但粘度变化不显著.淀粉粒度降低有利于改善共混体系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
关键词:
微细化淀粉
,
低密度聚乙烯
,
流变行为
,
力学性能
何静仁
,
谢笔钧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1.03.005
建立了反相银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银杏叶中银杏酚酸含量的分析方法.在样品的浸提液中加入少量酸性盐溶液和吸附剂后,用一步反萃取法净化样品,有机相浓缩后供HPLC分析.流动相:V(甲醇):V(体积分数为5%的乙酸水溶液)=90:10,其中银离子浓度0.03 mol@L-1,紫外检测波长310 nm.结果表明4种银杏酚酸之间达到基线分离,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7.3%,相对标准偏差1.6%,最低检测量0.026μg ,可有效地用于银杏叶及其提取物中银杏酚酸的定量分析.
关键词:
反相银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
定量分析
,
银杏叶
,
银杏酚酸
乔宇
,
谢笔钧
,
张妍
,
张韵
,
潘思轶
色谱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和嗅觉检测法对血橙汁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确定了血橙汁中的香气活性化合物.采用二乙烯基苯/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DVB/CAR/PDMS)萃取头在40 ℃条件下顶空萃取40 min.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保留指数,在所萃取的血橙汁的挥发性化合物中共鉴定出46种化合物.通过嗅觉检测法检测出34种具有气味的化合物,其中23种被定性.结果表明,对血橙汁香气起主要贡献的化合物是丁酸乙酯、辛醛、γ-松油烯、芳樟醇、4-乙酰基-1-甲基环己烯、癸醛、(-)-香芹酮、乙酸香叶酯、巴伦西亚桔烯以及保留指数分别为 1020,1143,1169 和小于800的4个未知化合物,这些香气强度较高的化合物的总相对含量为7.22% .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
气相色谱-质谱法
,
嗅觉检测法
,
保留指数
,
香气活性化合物
,
血橙
吴俊
,
谢笔钧
,
朱金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平均粒径2.91 μm的超微淀粉偶联改性后在LDPE中的分散,及其共混物熔体流变性和超微淀粉/LDPE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超微淀粉的偶联量可达1%.超微淀粉/LDPE熔体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随着剪切速率的提高,熔体表观粘度降低;随着淀粉粒径的减小,熔体流动性得到改善.超微淀粉/LDPE膜中淀粉质量分数可达50%,拉伸强度达15.6 MPa,断裂伸长率为469%.SEM显示超微淀粉在LDPE中分散性良好.
关键词:
超微淀粉
,
低密度聚乙烯
,
共混
,
分散
,
流变性
温昶
,
赵会仙
,
李融武
,
李国霞
,
郭培育
,
高正耀
,
赵维娟
,
孙洪巍
,
郭敏
,
谢建忠
原子核物理评论
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技术测试了若干严和店窑汝瓷和钧台窑钧官瓷样品胎和釉的化学组成,利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两窑场胎和釉的差异.结果表明:严和店窑汝瓷和钧台窑钧官瓷能较好地加以区分.再次证明了钧瓷和汝瓷是有区别的.
关键词:
钧官瓷
,
严和店窑汝瓷
,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
,
化学组成
,
因子分析
林凡强
,
马晓茗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22704.0523
介绍笔段式液晶的显示原理和控制方法,具体实现了数字仪表中的设计.该驱动方法采用了德州仪器公司的超低功耗单片机CC430F6137,使用其自带的LCD控制器,并以驱动GD46532液晶显示器为例,给出了温度采集系统的数值显示驱动方法和程序设计,并对该控制器独有的闪烁功能给出了说明.经实际程序测试,采用自带LCD控制器的数显仪表可最大程度上降低系统的尺寸,且可靠性高,程序可移植性好.
关键词:
CC430F6137
,
液晶显示
,
数字仪表
,
可靠性
,
笔段式
张义
,
宁建新
,
王洪伟
,
孙晓岗
硅酸盐通报
宋钧官瓷作为中国钧瓷领域中的最高水平,它不仅仅是唐钧瓷釉和早期宋钧瓷釉的扩展和延续,更是一个时代的创造.在给世人留下宝贵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一些需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产生原因,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机理等等,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研究唐钧花釉、宋代天青、天蓝釉的基础上,采用了当地及周边地域原料,并分别采用了现代及传统的制作工艺以及柴烧、煤烧和气烧的烧成方法最终成功烧制出完美的宋钧官瓷艺术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当地及周边地域原料和不同的制作工艺,采用不同的烧成方式恢复钧官瓷釉的艺术效果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实验证实了钧官瓷釉不同特征的形成原因与工艺过程的相应关系,为钧官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依据,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钧官瓷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形成原理及其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原因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
钧官瓷
,
菟丝纹
,
蚯蚓走泥纹
,
分相
,
乳光
邱霞
,
赵维娟
,
李国霞
,
郭敏
,
谢建忠
,
孙洪巍
,
承焕生
,
孙新民
,
赵青云
,
赵文军
,
鲁晓珂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6.03.009
将84个清凉寺窑汝官瓷和钧台窑钧官瓷样品进行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得到每个样品胎和釉的7种主量化学组分.将所有样品的7种主量化学组成数据进行散布分析,以确定汝官瓷和钧官瓷原料来源是否相同.从散布分析图可以看出,汝官瓷釉和钧官瓷釉样品的原料产地和配方明显不同,汝官瓷胎和钧官瓷胎样品的原料产地和成分接近,但有所不同.
关键词:
主量化学组成
,
散布分析
,
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刘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