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2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分子动力学方法的模拟参数对结果的影响

秦尤敏 , 吕晓丹 , 宁建平 , 张利纯 , 赵成利 , 贺平 , 苟富君

材料导报

主要研究了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MD)模拟等离子体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过程时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详细分析了Berendsen热浴的应用时间、耦合强度和模拟时间量(单个轨迹的作用时间、弛豫时间)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浴的应用时间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很大,而其它参数对模拟结果没有太大的影响.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 热浴 , 弛豫 , 刻蚀

分子动力学模拟不同入射角度的SiF3+对SiC表面的作用

贺平 , 吕晓丹 , 赵成利 , 苟富均

材料导报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300K入射能量150eV时,以不同角度(5°、30°、60°和75°)入射的SiF3+与SiC表面的相互作用过程.模拟中使用了用于Si-F-C体系的Tersoff-Brenner势能函数.模拟结果显示,入射SiF3+与SiC表面相互作用后会分解,分解率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而减小.分解产物除少量散射外,大部分会沉积在SiC表面,Si和F在SiC表面的平均饱和沉积量随入射角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SiF3+不断轰击SiC表面,SiC表面会形成Si-F-C反应层,且反应层厚度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而减少.同时发现SiC中的Si原子较C原子更容易被刻蚀,与实验结果一致.当刻蚀达到稳定,入射角度为5°、30°、60°和75°时,C的刻蚀率分别约为0.026、0.038、0.018、0.005,Si的刻蚀率分别约为0.043、0.051、0.043和0.023.各入射角度下,产物分子种类主要为F、SiF和SiF2.F和SiF产物量随入射角度增加而增加,而SiF2产量随入射角度增加而减少.在入射角度等于5°和30°时,SixFvVz是主要的含C产物;而在入射角度等于60°和75°时,CF是主要的含C产物.在入射角度等于5°和30°时,SiF2是主要的含Si产物;在入射角度等于60°和75°时,SiF是主要的含Si产物.刻蚀主要通过化学增强的物理溅射进行.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 SiF3+刻蚀SiC , 分子动力学模拟 , SiC

耦合循环研究进展

刘猛 , 张娜 , 罗尘丁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综述了作者所在研究集体所进行的正耦合循环研究.通过对串联型、并联型正耦合循环的相关研究和(火用)平衡比较分析,归纳提出了正耦合循环系统集成原则,即:正、循环采用同种工质;物流、能流耦合并重;优化配置热源加热过程;调控氨水工质浓度;回收利用系统内能.遵循该原则提出的变浓度氨水工质正耦合循环体现了优良的性能.

关键词: 耦合循环 , 研究进展 , 系统集成原则 , 氨水工质

压电材料变分原理问题的研究--动力学中的问题

黄彬彬 , 石志飞 , 章梓茂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0.03.023

研究了压电材料耦合动态场中Hamilton型和Gurtin型变分原理的问题.采用变积方法,建立了各级变分原理和广义变分原理,为建立横观各向同性压电材料的动力学有限元分析模型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压电材料 , 变分原理 , 问题 , 边值问题 , 初值问题

基于系统方法的内模AGC控制方式

曲蕾 , 王京

钢铁研究学报

针对压力AGC在提高厚度控制精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非线性弹跳方程,提出了基于系统方法的内模AGC控制方式。求得AGC系统的模型,模型与原系统串联为伪线性系统,将AGC系统中参数摄动、建模误差、干扰等不确定因素考虑进去,引入内模控制方案,理论证明系统内模控制对AGC系统控制的有效性。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系统方法的内模AGC控制策略具有好的抗干扰性能,且系统鲁棒性强,控制算法简单易于现场实现。

关键词: 压力AGC;系统;内模控制

基于系统方法的内模AGC控制方式

曲蕾 , 王京

钢铁研究学报

针对压力AGC在提高厚度控制精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非线性弹跳方程,提出了基于系统方法的内模AGC控制方式.求得AGC系统的模型,模型与原系统串联为伪线性系统,将AGC系统中参数摄动、建模误差、干扰等不确定因素考虑进去,引入内模控制方案,理论证明系统内模控制对AGC系统控制的有效性.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系统方法的内模AGC控制策略具有好的抗干扰性能,且系统鲁棒性强,控制算法简单易于现场实现.

关键词: 压力AGC , 系统 , 内模控制

光伏系统充电与变控制研究

高嵩 , 董婧 , 何宁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本文从提高光伏系统整体性能、延长铅酸蓄电池使用寿命及减轻传统光伏系统变一体机重量出发,对光伏系统充电与变控制进行了研究.充电控制器采用直接电流控制(MPPT)算法和过充电压温度补偿相结合的三阶段充电控制策略;逆变器采用改进型交错并联反激变换器拓扑实现交流电压220V输出,在充分利用太阳能阵列输出功率的基础上,缩短铅酸蓄电池充电时间,同时变产生交流电供给负载,去除了工频变压器,有效减少了逆变器体积,减少系统成本.

关键词: 光伏系统 , 逆变器 , MPPT , 直接电流控制算法 , 温度补偿

岐化法制备硫氰酸亚铜纳米粉体

杨惠芳 , 肖凤娟 , 顾业强 , 彭政 , 米镇涛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4.03.001

由CuCl2与Cu通过岐化过程,生成Cu+的配合物,以聚乙二醇为分散剂,NaSCN为沉淀剂,合成了CuSCN纳米粉体,制备的CuSCN产品粒度在70nm左右,粉体粒度均匀,文章探讨了制备条件对产物粒度的影响.

关键词: 纳米颗粒 , 硫氰酸亚铜 , 岐化

多孔硅形成机理的结晶学模型

王海燕 , 卢景霄 , 郜晓勇 , 孙晓峰 , 段启亮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5.01.038

本文概述了多孔硅形成机理和现有模型.通过观察和分析多晶多孔硅化学腐蚀机理提出了一个新模型:多孔硅形成机理的结晶学模型.这个模型指出多晶多孔硅均匀形貌具有自选择性,而此自选择性受结晶学原理控制.此模型的提出对研究晶体生长有用.

关键词: 自选择性 , 对称性 , 结晶学 , 缺陷控制 , 扩散控制

压电材料变分原理问题的研究

石志飞 , 赵世瑛 , 周利民 , 杜善义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1998.03.023

研究了压电材料变分原理的问题,采用文献[8]提出的变积方法,系统地建立了压电材料的变分原理及其广义变分原理,除得到文献中已有的结果外,还得到了一些新的变分原理,为建立压电材料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压电材料 , 功能材料 , 变分原理 , 问题 , 有限元法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