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雷
,
范良华
,
赵丹丹
,
戚斌斌
,
甘春芳
,
崔建国
,
黄燕敏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03.140202
从豆甾醇出发,通过3-位羟基及5-位双键保护,22-位双键臭氧化,得到3-乙酰氧基胆甾-5-烯-22-醛(4).化合物4进一步与氨基脲、氨基硫脲缩合得到22-降豆甾-22-含氮衍生物,合成物结构经NMR、IR及MS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并采用6种不同的肿瘤细胞,利用MTT法对合成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具有22-缩氨硫脲基的化合物8具有很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对MGC 7901、Hela、SMMC 7404及CNE-2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0.5、11.6、8.7及11.9.
关键词:
22-降-豆甾-22-含氮化合物
,
抗肿瘤活性
,
合成
赵丹丹
,
王志强
,
孙瑞雪
,
陈克正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化学转化处理的方法,在AZ91D镁合金基体表面制备锡酸盐转化膜.重点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转化膜形貌及相组成的影响.采用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对转化膜的耐蚀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锡酸盐转化膜由细小的球形颗粒堆积而成,在转化液中加入EDTA后获得的转化膜的致密性大幅度提高、裂纹数量明显减少,膜层平均厚度约为2~3 μm,且与基体结合较好.膜层的主要成分为MgSnO3·3H1O晶体.加入EDTA后获得的转化膜的耐腐蚀性能较空白基体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
镁合金
,
EDTA
,
锡酸盐转化膜
,
耐腐蚀性能
汪宗源
,
张汉清
,
赵丹丹
,
唐电
,
张腾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热分解法制备Ni0.75Fe0.25催化层,研究了不同螯合剂(柠檬酸,乙醇酸和D-葡萄糖酸)对催化层的结构及抗积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分解法制得的晶相为FeNi3相,其结构及尺寸均与螯合剂有关.氧-程序升温氧化和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含D-葡萄糖酸的催化层具有最佳的抗积碳能力.采用D-葡萄糖酸改性催化层制作的单电池在650℃的甲烷燃料中最大功率达289 mW·cm-2.另外,该电池在甲烷燃料中以60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运行9h后电压仍保持初始电压的61%,而未改性的单电池电压相同运行条件下仅余53%.
关键词:
催化层
,
螯合剂
,
热分解
,
相结构
,
抗积碳
施庆锋
,
赵丹丹
,
周旭
,
杨俊
,
吴驰飞
,
郭卫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GPOE)作为增韧剂,利用Haake转矩流变仪熔融制备了聚乳酸(PLA)/热塑性淀粉(TPS)/GPOE共混材料。通过拉伸、冲击、动态热力学、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共混材料进行研究:PLA共混材料伸长率可达到400%左右,冲击性能有大幅提高;TPS中甘油富相T(β)随着TPS的加入先下降后上升;GPOE的加入使TPS相尺寸减小,相容性提高。
关键词:
聚乳酸
,
热塑性淀粉
,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
,
增韧
张建新
,
刘起丽
,
张秀英
,
赵丹丹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0.05.013
利用抑菌圈法,测定了5-氨基水杨酸及7种水杨酸类稀土配合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配体和配合物对3种细菌均表现抑菌作用,不同药物的抑菌作用具有选择性,不同的药物对同一种细菌的抑菌作用差异较大;总体上水杨酸类稀土配合物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5-氨基水杨酸,抑菌活性均随浓度增大而增强;8种药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抑制最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较弱.
关键词:
水杨酸
,
稀土
,
配合物
,
抑菌圈
赵丹丹
,
于彦龙
,
高东子
,
曹亚安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50110
采用溶胶-凝胶、质子交换和层状剥离的方法,制备出金红石TiO2纳米片.利用X射线电子衍射谱(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X光电子能谱(xPS)的价带谱和荧光光谱(PL)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光生载流子的转移过程.结果证明:金红石TiO2纳米片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85.7 m2/g),厚度约5 nm,与金红石TiO2样品相比,金红石TiO2纳米片的禁带宽度增加,氧化还原能力增强;此外,纳米片结构能够促使光生载流子快速转移到纳米片的表面并产生有效分离,阻止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提高了光催化反应中光生载流子的利用率.金红石纳米片的这些特性导致其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紫外光催化降解对氯苯酚的实验表明:金红石TiO2纳米片的光催化活性高于金红石TiO2和锐钛矿TiO2样品.
关键词:
金红石TiO2纳米片
,
比表面积
,
能带结构
,
光生载流子
,
光催化活性
张兵
,
江园
,
吴永红
,
鲁云华
,
赵丹丹
,
王同华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50411
以ZSM-5沸石掺杂改性的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1,2,3,4-环丁烷四甲酸二酐型聚酰亚胺为前驱体,通过旋涂成膜和热解过程制备了平板状支撑炭膜.采用热失重、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气体渗透技术分别研究了前驱体热稳定性、膜表面官能团、微结构,微观形貌及分离性能.考察了ZSM-5掺杂量及热解温度对炭膜结构和气体分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ZSM-5改性后前驱体热稳定性与残炭量降低,炭膜微观结构变致密;加入沸石显著提高了炭膜的渗透性,且随ZSM-5掺杂量增加,气体渗透性先减小后增大;随着热解温度升高,炭膜的渗透性与选择性皆减小.经650℃热解制得杂化炭膜对H2/N2体系的分离性能均远超过Robeson上界限.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沸石
,
炭膜
,
分离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