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洪波
,
王培
,
赵璧英
,
朱月香
,
谢有畅
催化学报
以草酸和乙酸镁为原料,采用低温固相化学反应合成出前体MgC2O4·2H2O,再通过焙烧得到纳米MgO.采用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透射电镜和热重-差热技术对前体和MgO样品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焙烧气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流动干燥的氮气中520℃焙烧4 h后制得了比表面积高达412 m2/g的纳米MgO;此MgO为面心立方结构,晶粒尺寸为4~5 nm,粒子堆积成在一定程度上长程有序的介孔结构,并具有十分优良的抗高温烧结性能,600和800℃焙烧2 h后,其比表面积仍分别高达357和153 m2/g.
关键词:
纳米氧化镁
,
草酸
,
乙酸镁
,
固相反应
,
高比表面积
王春明
,
王培
,
王晖
,
赵璧英
,
朱月香
,
谢有畅
催化学报
在由硝酸铝经氨水沉淀制备氧化铝的过程中,用蔗糖作为辅助剂制得了具有大比表面积的γ-Al2O3,并考察了蔗糖加入量对γ-Al2O3织构的影响. 将硝酸铝和蔗糖共溶于水,滴加氨水至Al3+全部沉淀(pH=5.2),所得沉淀连同母液一起在80 ℃水浴中搅拌得到溶胶,将溶胶于110 ℃失水后即得凝胶. 凝胶进一步失水后发生燃烧得到含碳的前体,再经600 ℃焙烧即得到γ-Al2O3(比表面积可达350 m2/g左右). 利用差热-热重分析、元素分析、氮吸附-脱附等温线、X射线粉末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前体及γ-Al2O3 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γ-Al2O3不但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而且孔径较小,分布较为集中. 通过改变蔗糖的用量,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对γ-Al2O3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进行调控.
关键词:
蔗糖
,
氧化铝
,
比表面积
,
孔径分布
,
织构性质
王春明
,
赵璧英
,
谢有畅
催化学报
盐类和氧化物在载体上自发单层分散的现象和原理自被发现以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认同,国内外这方面的工作越来越多. 我们从国内外同行近年发表的上百篇有关论文中,选择一部分内容加上我们的部分工作做一个简单的综述,介绍有关自发单层分散原理在基础研究和应用两个方面的新进展.
关键词:
盐
,
金属氧化物
,
载体
,
自发单层分散
,
单层分散
,
阈值
,
热分散
钢铁
进行相关热力学计算以研究高温燃烧过程二垩英生成的条件.计算得到:①在体系存在过剩氧即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二垩英;②当有固体碳沉积时也不会生成二垩英,因固体碳在热力学上比含二垩英的含碳物更稳定.另一方面,实际上即使在1 073 K完全燃烧条件下(即体系显著过剩氧)也有二垩英生成,原因是在实际燃烧炉中含碳微粒不可能完全烧尽.从热力学角度假设不发生碳沉积,计算得出二垩英在1 073 K高温和高CO/CO2比范围内会生成.实际考虑的条件放在燃烧炉内含碳微粒的周围.在有含碳微粒存在条件下,即使反应2CO→C+CO2(碳沉积)发生,C+CO2→2CO反应(CO生成;含碳微粒被CO2氧化)也会同时发生,导致在含碳微粒周围保持一个高的CO/CO2比,由此产生二垩英.假设在含碳微粒周围存在高CO/CO2比的异质位置,则认为二垩英会形成.
关键词:
燃烧过程
,
二垩英生成
,
含碳微粒
,
热力学
钢铁
氯来源、种类和燃烧物中氯浓度对燃烧过程中二垩英生成有重要影响.在实验燃烧炉中研究1 073K温度下上述三种因素对燃烧过程二垩英生成的影响.二垩英生成浓度在相同氯源和种类条件下与燃烧物中氯含量几乎成正比,且受氯源明显影响.如有机氯化合物或无机氯化物.即使对无机氯化物,在有活性氯存在时也会生成高浓度二垩英,如由盐和面粉形成的水化物中的活性氯.
关键词:
氯源
,
氯种类
,
燃烧过程
,
二垩英/呋喃
,
水化物
,
PVC
仝丽珍
,
刘靖
,
蒋海涛
物理测试
对棒材厂微钒合金英标460钢筋φ40弯曲断裂试样进行金相观察、断口扫描及能谱分析,发现钢中成分不均、非金属夹杂及连铸坯内裂纹等是造成钢筋弯曲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冶炼、连铸过程中的改进措施,从而使英标钢筋冷弯试验达到100%合格.
关键词:
钢筋
,
微合金化
,
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