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
,
陈志
,
赵红卫
,
赵阳阳
,
孙良亭
,
杨尧
,
钱程
,
武启
,
马鸿义
,
张文慧
,
张子民
,
张雪珍
,
刘占稳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2.141
为了提高强流ECR离子源的引出束流品质,分别设计了1#和2#引出系统,利用束流引出模拟软件PBGUNS对1#和2#引出系统进行了质子束流引出与传输的模拟计算,结合实际测得的发射度数据分析引出系统,发现2#引出系统比1#引出系统引出束流品质高。对ECR离子源引出系统的电势等位线分布等参数引起的球差进行...
关键词:
ECR
,
束流引出系统
,
电势等位线分布
,
球差
卢旺
,
杨晓东
,
李杰
,
冒立军
,
王志学
,
赵红卫
,
燕宏斌
,
张玮
,
张军辉
,
V.V.Parkhomchuk
,
BINP Electron Cooler Group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2.005
HIRFL-CSR实验环电子冷却装置采用了能够产生空心电子束的电子枪, 弯曲螺线管内采用了静电偏转电极, 冷却段采用了独立的高精度螺线管串联产生纵向磁场的设计. 测量了沿离子束运动方向冷却段磁场分布及磁场平行度、电子枪和收集器性能、 300 kV高压电源相关参数. 结果表明, 此装置达到了预期的设计...
关键词:
空心电子束
,
磁场平行度
,
高压发生器
王义芳
,
吴德忠
,
张小奇
,
马力帧
,
何源
,
王兵
,
赵建民
,
吴翼健
,
王志学
,
唐靖宇
,
赵红卫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2.006
根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注入器SFC运行20年来所发现的问题, 近几年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造, 使其真空度、磁场分布以及高频系统的状态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半年多的调束和运行实践表明这次改造是十分成功的.
关键词: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
,
真空度
,
杂散磁场
,
高频腔
武启
,
贾欢
,
马鸿义
,
张文慧
,
方兴
,
杨尧
,
马保华
,
王辉
,
孙良亭
,
何源
,
赵红卫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2.S1.5
研制了一套强流质子源及低能传输线(LEBT)注入器用于ADS质子直线加速器。质子源产生35 keV强流束经过低能传输段聚焦进入射频四极(RFQ)入口。低能传输段不匹配是强流RFQ中引起束流丢失的主要原因。不同加速段的束流匹配是减少束流损失与抑制发射度增长的重要手段。束流损失导致RFQ电极表面受热变形...
关键词:
ADS加速器
,
ECR质子源
,
LEBT
,
发射度
金钱玉
,
赵环昱
,
张俊杰
,
沙杉
,
张周礼
,
李章民
,
刘伟
,
张雪珍
,
孙良亭
,
赵红卫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2.S1.10
基于直接等离子体注入(Direct Plasma Injection Scheme,DPIS)的方法,设计并建造了一台低能段离子加速装置;目前实验上利用该方法成功地加速了峰值流强为11.28 mA,能量为593 keV/u的C6+脉冲束流。考虑到激光离子源产生的束流为脉冲束,且具有能散大,强度高等特...
关键词:
激光离子源
,
RFQ
,
直接等离子体注入
,
引出模拟
孙列鹏
,
许哲
,
石爱民
,
冯勇
,
金鹏
,
兰涛
,
高宜海
,
赵红卫
原子核物理评论
近些年来,使用锯齿波直接形成的方法建造非谐振型聚束器在国内及国际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电子技术及机械加工工艺的飞速发展和更高功率电子管的出现,可以设计出更高指标的聚束器,进而可以有效提高束线的匹配效率及运行稳定度.对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源束线新的高电压锯齿波聚束器的研制进行了详细阐述,由于该聚束器具有...
关键词:
锯齿波
,
非谐振腔
,
聚束器
潘刚
,
何源
,
赵红卫
,
石爱民
,
杜小楠
,
张周礼
,
孙列鹏
,
张聪
,
施龙波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1.02.161
为获取ADS工程中四翼型RFQ加速器在设计、调谐和运行等方面的经验,设计和建造了一台一米长四翼型RFQ加速器。该RFQ的设计频率为162.5 MHz,但是测量结果显示即使没有调谐器时,腔体的频率也为163.7 MHz。为降低腔体频率,使用四线模型理论进行了分析并重新设计了腔体的端板。使用了二极模稳定...
关键词:
四极频率
,
二极频率
,
二极模稳定杆
,
端板
唐城
,
钱程
,
孙良亭
,
张雪珍
,
张子民
,
李中平
,
赵环昱
,
卢旺
,
赵红卫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4.02.164
使用电子枪对ECR(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等离子体注入外电子束是继铝衬弧腔、偏压盘之后,对等离子体电子的额外补充的又一种手段,通过向弧腔中注入一定能量与流强的电子束,以期提高引出束流的流强与电荷态.但由于该方法可控参数繁多,经验积累与报道资料都很少,且设计与操作远...
关键词:
ECR等离子体
,
电子枪
,
注入组件
,
磁约束
,
共振面
吴胜军
,
方为茂
,
赵红卫
,
昌宇奇
,
冯波
,
熊莹
,
林学理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9.06.014
气浮工艺中气泡的大小是衡量气泡制造技术的关键.研究了陶瓷微孔膜管产生微气泡的条件,并对两种不同材质的微孔膜管产生微气泡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从气泡形成机理上分析了影响气泡粒径分布的因素.实验采用静态显微摄像技术和图像分析系统时气泡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陶瓷微孔膜管产生的气泡粒径主要集中在...
关键词:
气浮
,
陶瓷微孔膜管
,
微气泡
,
气泡粒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