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印林
,
王岭
,
赵海燕
,
赵艳琴
,
赵英娜
,
李福燊
,
梁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La(NO3)3·6H2O、Sr(NO3)2、Co(NO3)2·6H2O为原料,用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La0.8Sr0.2CoO3凝胶,在700℃、800℃、900℃煅烧,制得La0.8Sr0.2CoO3粉体.用DTA、FT-IR、XRD、SEM等手段对制备过程、热分解机理及粉体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在700℃焙烧2 h得到La0.8Sr0.2CoO3纯相纳米粉,颗粒呈球形.选取700℃焙烧2 h的La0.8Sr0.2CoO3粉体制成管状传感器,进行NO2敏感性能测试,探讨了相同NO2浓度下,传感器敏感信号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纳米La0.8Sr0.2CoO3粉体在450℃时对NO2的敏感信号最大,输出的电动势信号与NO2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
关键词:
纳米La0.8Sr0.2CoO3
,
EDTA
,
溶胶-凝胶法
,
NO2传感器
张文丽
,
赵英娜
材料导报
依据玻璃分相原理设计了制备负载型纳米氧化物的新方法:熔融-分相法.以Na2O-B2O3-SiO2玻璃系统为基本组成,引入一定量的TiO2(SnO2),在高温下熔融、淬冷,经热处理和化学处理,制备了负载于富硅多孔载体的纳米TiO2(SnO2)材料.结果表明,得到的晶体尺寸和载体的孔径尺度均小于100 nm;负载型纳米TiO2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负载型纳米SnO2对CO具有催化氧化性能.
关键词:
纳米TiO
,
2纳米SnO2
,
熔融-分相
,
制备方法
,
光催化
曹月明
,
曾雄丰
,
赵英娜
,
张文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通过控制烧成温度制得无光效果较好的釉,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等对试样进行测试,并对无光釉的析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SiO2/Al2O3比值>10,掺入适量的B2O3、ZnO等矿化剂的配方,在烧成温度为1170℃,保温30min后,釉层表面有大量3~10微米方石英晶粒均匀析出,使得釉面无光效果良好,釉面呈丝绢质光泽;方石英的析出有赖于分相过程,分相为方石英的析出提供了非均态核化界面和过饱和条件;方石英的析出温度,应保证系统处于分相状态且熔体具有较低的粘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难以满足此条件,且晶核形成和晶体长大过程均在适宜的烧成温度下的保温过程中完成.
关键词:
无光釉
,
热处理温度
,
分相
,
析晶
亢静锐
,
赵亚彬
,
侯锁霞
,
赵英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14136/j.cnki.issn1673-2812.2016.01.032
以氟磷灰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材料是一种优良的人工骨替代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3.57Na2O-16.12B2O3-26.64SiO2-30CaO-20P2O5-3.66CaF2 (wt%)为基础玻璃,通过烧结法制备生物微晶玻璃,利用XRD、SEM等测试手段对不同热处理温度样品进行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为775℃时,能够得到直径为20~40nm、主晶相为氟磷灰石的生物微晶玻璃,其收缩率为4.90%,显气孔率为1.56%,体积密度达231.6kg/m3.
关键词:
微晶玻璃
,
氟磷灰石
,
性能研究
赵英娜
,
侯锁霞
,
亢静锐
,
赵全有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烧结法,选用Na2O-B2O3-SiO2为基础玻璃(NBS),按照氟磷灰石组成配比添加CaO,P2O5,CaF2三种组分,制备Na2O-B2O3-SiO2-CaO-P2O5-CaF2生物微晶玻璃.利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微晶玻璃物相、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并采用模拟体液对样品的生物活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样品的晶化程度逐步提高,当热处理温度在750℃时,可以获得主晶相为氟磷灰石,晶粒尺寸在100 nm左右、其晶化率≥80%的微晶玻璃样品,通过模拟体液浸泡实验证明了样品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关键词:
氟磷灰石
,
微晶玻璃
,
Na2O-B2O3-SiO2
,
生物活性
张文丽
,
赵英娜
,
张晓丽
功能材料
主要讨论基础组成的选择对采用熔融分相法制备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以Na2O-B2O3-SiO2为基础组成,加入适量的TiO2,研究基础组成的变化对玻璃分相规律、TiO2析晶以及光催化效果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样品进行表征,并用甲基橙作为降解物进行催化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在保证富硅骨架完整的前题下,选择钠硼含量较高的组成,可得到光催化效率较高的纳米TiO2材料.
关键词:
玻璃分相
,
组成
,
纳米TiO2
,
光催化
张文丽
,
赵英娜
,
李中秋
功能材料
用熔融分相法制备TiO2光催化材料的原理基于通过调节分相结构控制析晶尺寸.本文重点研究在制备过程中热处理条件对玻璃分相与TiO2析晶及光催化效果的影响.试样的组成选在Na2O-B2O3-SiO2-TiO2体系的分相区域,1300℃熔融,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经酸处理后得到负载于富硅多孔玻璃的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结果表明为使分相尺寸与TiO2析晶速度相匹配,获得最佳的光催化效率,对不同组成的试样热处理条件以575~600℃/12h为宜.
关键词:
热处理温度
,
玻璃分相
,
纳米TiO2
赵英娜
,
吴印林
,
张文丽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5.06.020
熔融分相法是制备负载型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的新方法.该方法是以Na2O-B2O3-SiO2-TiO2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备不同组成的样品,并进行X射线分析及显微分析,进一步研究了熔融分相法中玻璃分相与TiO2析晶的关系.结果表明:组成在玻璃分相区域的样品,有玻璃分相现象产生,TiO2晶体能够析出,而在未分相区域的组成,样品中没有产生玻璃分相,TiO2晶体不能析出;玻璃分相的结构影响了TiO2晶体的生长,相同热处理条件下,组成中硅含量越少,其玻璃分相程度越大,TiO2析晶越容易,TiO2的析晶尺寸越大.
关键词:
纳米TiO2
,
玻璃分相
,
析晶
郝洪顺
,
杨阳
,
秦磊
,
王丽君
,
胡志强
,
刘贵山
人工晶体学报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从海娜花中提取天然染料,用其作为敏化剂制备了纳米TiO2太阳能电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对天然染料组成进行分析,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对不同pH值下的海娜花染料进行测试,并对其敏化的纳米TiO2太阳电池进行光电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海娜花天然染料主要成分为指甲花醌、木犀草素,次要成分为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及芹菜素等;在中性(原始pH值)条件下,在可见光区约420 nm、470 nm、670 nm处有吸收峰,在紫外光区约340 nm处有吸收峰;在碱性条件下,由于指甲花醌、木犀草素、芹菜素等酚羟基质子解离,紫外吸收峰发生红移并且吸收强度增加;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a失去卟啉环中的镁成为脱镁叶绿素,主要吸收峰都在420 nm和670 nm左右;在pH =5时,海娜花天然染料作为敏化剂制备的纳米TiO2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比较好,开路电压为0.39 V、短路电流密度为0.66 mA·cm-2、填充因子为0.60、光电转换效率为0.15%,400nm处IPCE为1.7%.
关键词:
TiO2
,
海娜花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pH值
,
光电性能
钢铁
进行相关热力学计算以研究高温燃烧过程二垩英生成的条件.计算得到:①在体系存在过剩氧即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二垩英;②当有固体碳沉积时也不会生成二垩英,因固体碳在热力学上比含二垩英的含碳物更稳定.另一方面,实际上即使在1 073 K完全燃烧条件下(即体系显著过剩氧)也有二垩英生成,原因是在实际燃烧炉中含碳微粒不可能完全烧尽.从热力学角度假设不发生碳沉积,计算得出二垩英在1 073 K高温和高CO/CO2比范围内会生成.实际考虑的条件放在燃烧炉内含碳微粒的周围.在有含碳微粒存在条件下,即使反应2CO→C+CO2(碳沉积)发生,C+CO2→2CO反应(CO生成;含碳微粒被CO2氧化)也会同时发生,导致在含碳微粒周围保持一个高的CO/CO2比,由此产生二垩英.假设在含碳微粒周围存在高CO/CO2比的异质位置,则认为二垩英会形成.
关键词:
燃烧过程
,
二垩英生成
,
含碳微粒
,
热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