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进英
,
赵远
,
陈连生
,
魏英立
,
田亚强
,
杨栋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3.03.022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仪和金相显微镜等检测手段,对冷轧生产中出现的线状缺陷类型及其成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常见的线状缺陷主要有气泡类、划伤类、夹杂类及氧化铁皮压入等类型,其中夹杂主要以连铸卷渣为主.并针对常见的线状缺陷提出了转炉炼钢、中间包冶炼、高压水除鳞等环节的工艺改进措施.
关键词:
冷轧板
,
线状缺陷
,
形成原因
,
划伤
,
夹杂
陈连生
,
杨栋
,
田亚强
,
宋进英
,
魏英立
,
赵远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光学显微镜、场发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配分温度对低碳高强Q&P钢的组织演变规律,并分析了配分温度对其力学性能和残留奥氏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用钢0.20C-1.28Mn-0.37Si经过Q&P处理后,随着配分温度的升高,其抗拉强度逐渐降低,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在配分温...
关键词:
配分温度
,
Q&P钢
,
组织性能
,
残留奥氏体量
唐郑磊
,
许少普
,
陆岳璋
,
李忠波
,
杨阳
,
赵远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40092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推动中厚板产销量大幅增长,介绍了中国中厚板的生产、市场现状与发展,详细阐述了国内中厚板市场现状及国内热处理生产线建设情况及中厚板品种随国家发展趋势及政策改变的需求分析,特别针对中国近几年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板、机械用高强钢板高强钢、锅炉与压力容器钢板、原油储罐用钢板及其他用途热处理板的...
关键词:
中厚板
,
热处理
,
市场需求分析
,
发展
陈连生
,
张健杨
,
田亚强
,
宋进英
,
魏英立
,
赵远
钢铁
采用场发扫描电镜和EPMA电子探针研究了C-Si-Mn系双相钢锰配分行为及其对马氏体形貌、体积分数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用钢0.20C-1.28Mn-0.37Si在经双相区热处理后,在720℃的淬火温度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锰元素由铁素体向奥氏体中的配分量不断增加,达到化学势平衡(即饱和...
关键词:
低碳硅锰系
,
冷轧双相钢
,
锰配分
,
组织
,
力学性能
刘庆波
,
许少普
,
赵远
,
庞百鸣
钢铁研究
为解决生产的钢板出现较多探伤不合格的问题,采用高倍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探伤不合格的中厚板进行取样分析.发现探伤不合格的原因有:钢板的内部存在较严重的偏析,偏析带形成异常组织导致内部产生微裂纹;钢板夹杂物含量高,特别是硫化物夹杂严重影响钢板探伤质量;钢板存在较严重的疏松,在轧制过程中未...
关键词:
探伤不合
,
偏析
,
异常组织
,
夹杂物
,
疏松
陈连生
,
杨栋
,
宋进英
,
田亚强
,
赵远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2.023
采用SEM及EDS能谱仪等试验手段,对冷轧生产中出现的孔洞缺陷及其成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不同类型的孔洞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改进措施.结果表明:产生孔洞缺陷的原因主要有夹杂类、异物压入、轧辊异常等类型,其中,以夹杂类为主,其特征为撕裂状韧窝状断口,或呈月牙形,在钢板的正反面尺寸差异不大,主要...
关键词:
冷轧板
,
孔洞缺陷
,
夹杂
,
异物压入
,
轧辊异常
陈连生
,
赵远
,
田亚强
,
宋进英
,
魏英立
,
杨栋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4.06.002
采用双相区保温淬火配分工艺对低碳硅锰钢进行处理,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伸实验等对该Q&P钢增塑机制及其组织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用钢经双相区保温淬火配分处理后,综合力学性能优于传统Q&P钢;双相区合理的保温时间可以减少室温组织中二次淬火马氏体含量,以保证更好的塑性...
关键词:
Q&P钢
,
残余奥氏体
,
Mn配分
,
力学性能
,
强塑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