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掺杂TiO2对C4A3(-S)形成及水化性能的影响

李艳君 , 刘晓存 , 卢燕 ,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0.01.015

研究了掺杂TiO2对C4A3(S)矿物的形成及水化性能的影响在1300℃保温1 h,TiO2稳定过渡产物CA的作用使C4A3(S)的形成速度降低;在1300℃保温3 h,适量的TiO2增加C4A3(S)的形成量;TiO2的含量过高,使C4A3(S)的形成量减少并出现CT(CaTiO3).掺杂TiO2使C4A3(S)以四方晶系的结构存在.掺杂提高了C4A3(S)的水化反应活性,其原因是晶体结构的畸变.

关键词: 氧化钛 , 无水硫铝酸钙 , 矿物形成 , 水化活性

含氟共聚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鲁云华,赵斌,海军,董岩,肖国勇,胡知之

鲁云华 , , 海军 , 董岩 , 肖国勇 , 胡知之

绝缘材料

以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6FAPB)为含氟二胺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1,2,3,4-环丁烷四酸二酐(CBDA)为二酐单体,经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再经热酰亚胺化处理制备出含氟共聚聚酰亚胺(CPI)薄膜.采用红外(IR)、紫外(UV-Vis)、溶解性测试等对CPI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考察两种二酐单体的不同物质的量之比对共聚聚酰亚胺光学性能和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脂环二酐CBDA摩尔配比的增加,CPI薄膜在410 nm处的光透过率逐渐增加,薄膜颜色逐渐变浅,溶解性有所改善.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共缩聚 , 含氟 , 结构与性能

原子核的反常称能谱研究

徐延冰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1.002

将具有负称的 fp 空间扩大到包含1g9/2 轨道, 采用修正的表面相互作用(MSDI), 对64Ge, 66Ge, 68Ge, 70Se, 72Se, 74Se, 76Kr 和 78Kr等偶偶核作了形变Hartree-Fock计算, 得到了基态和一些激发态的解. 同时, 还用近似角动量投影形变Hartree-Fock(PDHF)方法对偶偶核64Ge, 74Se和奇A核79Kr进行了能谱计算, 得到其正、负称带的解, 计算结果与实验谱基本一致.

关键词: 形变Hartree-Fock态 , 角动量投影 , 单粒子能谱 , 反常称态

奇A核101Pd和101Ru的负称带能谱研究

徐延冰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3.03.003

将具有正称的gds组态空间扩大到包含具有负称的1h11/2轨道, 采用修正的表面δ相互作用(MSDI)对101Pd和101Ru两个奇A 核进行了形变HF计算, 得到了基态和一些激发态的解. 同时, 还用近似角动量投影形变Hartree-Fock(PDHF)方法对101Pd和101Ru进行了能谱计算, 得到其正、负称带的解, 计算结果与实验谱基本一致.

关键词: 角动量投影 , 单粒子能谱 , 称带

历代州窑古瓷的元素组成特征的中子活化分析研究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单胶子交换和单π交换夸克模型中核子负称共振态的电磁跃迁振幅

, 何军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2.023

分别利用单胶子交换和单π交换夸克模型计算了核子负称激发态的电磁跃迁振幅, 讨论了两个模型所给出的不同的组态混合角.结果表明,单胶子交换模型所给出的重子波函数比单π交换夸克模型的波函数更为合理.

关键词: 组份夸克模型 , 组态混合 , 跃迁振幅

结构豫对Zr基大块非晶敏感因子的影响

喻更生 , 罗联 , 翟甲友 , 林建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Rockwell压痕测试和SEM、DSC技术研究了铸态和退火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大块非晶的剪切带和焓变特征.样品在玻璃转变温度以下等温退火,DSC放热峰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不断减少,这表明自由体积不断减少.对压痕周围剪切带形态的观察表明,退火样品中被激活的剪切带减少,剪切带之间的夹角2θ不断变化,铸态大约为88°,经过633K保温1h减小为79°.由Mohr-Coulomb准则可知,通过测量2θ可以确定压力敏感因子,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原子间相互摩擦的作用加剧,导致压力敏感因子增加.

关键词: 大块非晶 , 剪切带 , 压力敏感因子

Ti-Ni形状记忆合金环超弹阻尼器的阻尼特性研究

熊九郎 , 林萍华 , 董寅生 , 李爱群

功能材料

应用Ti-Ni形状记忆合金环作耗能元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阻尼器,介绍了Ti-Ni合金环的制备及热处理工艺,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分析了加载卸载过程中力-位移曲线与环内应力的关系.当无档板对Ti-Ni合金环进行横向约束时,由于环内的应力没达到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的临界应力,表现为线弹性,并且回复力非常小.当档板对环施加水平约束,出现滞耗能.随着位移的增加,回复力和滞环的面积都大幅度增加,滞环形状发生变化.小位移时,滞环为透镜状,当位移达到一定值时,滞环为倒三角形.倒三角形的滞环与双折线形滞环相比,在振动控制过程中具有更好的阻尼效果.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 Ti-Ni合金环 , 超弹性 , 热处理 , 阻尼器

非束缚核9He的实验研究

王宏伟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3.003

简要介绍了目前有关非稳定核9He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现状.现代壳模型理论计算表明 9He的基态自旋称为1/2+, 而不是1/2-, 即存在自旋称翻转现象.到目前为止, 实验上虽然观测到了9He的几个共振态, 但还不能确认其基态的能量和自旋称值.利用新的实验技术--逆运动学弹性共振散射, 对9He核进行研究, 给出了共振态的自旋称可能的取值范围.在ISOL型次级束装置上的实验有望能给出9He核能级的精确测量.

关键词: 放射性束流 , 非束缚核 , 核结构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