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玉保
,
徐利华
,
徐斌
,
毕松梅
,
程科
,
张菡
,
邸云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海洋沙砾为原料,制备了具有较高纯度的O'-SiAlON陶瓷粉体.分析了烧结温度、N2流量、成型方法等因素对烧结后试样纯度、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在1400~1480 ℃保温6 h烧结得到了含有少量SiC的O'-SiAlON粉体,升高温度有利于O'-SiAlON的生成,1480 ℃时O'-S...
关键词:
海沙
,
CRN
,
SiAlON
邸云萍
,
夏雯
,
徐利华
,
王缓
,
毕玉保
,
张菡
,
连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Nb2O5作为反应的起始物,采用一种新型湿化学方法制备复合钙钛矿型Pb(Mg1/3Nb2/3)O3(简称PMN)纳米粉体.利用激光拉曼光谱、DSC/TG、TEM和XRD对制备的Nb-柠檬酸铵络合溶液、干凝胶粉末和PMN粉体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焙烧工艺对PMN粉体的物相组成、晶粒尺寸及相含量的影响.实...
关键词:
Pb(Mg1/3Nb2/3)O3纳米粉体
,
湿化学溶胶-凝胶法
,
铁电陶瓷
,
钙钛矿结构
刘明
,
徐利华
,
邸云萍
,
仉小猛
,
郝洪顺
硅酸盐通报
本文利用热力学分析了铁尾矿中主体元素可能发生的反应并对生成的产物进行了预测.理论分析表明,尾矿中Fe3O4和FeTiO3的还原是逐级进行的,虽有中间产物的产生,但随温度的升高,最终转化为Fe3Si和Ti(C,N),这为合成制备Fe-Si-Ti多相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碳热还原...
关键词:
铁尾矿
,
Fe3Si-Ti(C,N)多相材料
,
反应热力学
,
碳热还原法
刘明
,
徐利华
,
邸云萍
,
程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攀钢选钛尾矿为主要原料,尝试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TiCN/Fe3Si复合材料.为探明复杂体系过程反应机理,对体系中可能发生的高温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采用XRD和SEM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计算结果表明,1500 ℃下产物主晶相为TiC0.3N0.7和Fe3Si,其中,TiC0.3N0.7颗粒大...
关键词:
TiC0.3N0.7
,
Fe3Si
,
碳热还原
,
热力学
徐利华
,
毕松梅
,
连芳
,
王缓
,
邸云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Na2O5作为起始物,通过热碱反应与钽离子反应,通过浓度控制,清除钠离子工艺后,得到优质Na2O5·nH2O胶体;然后与Ba,Mg醋酸盐计量混合得到凝胶,经820℃,1 h热处理后,制得BMT纳米粉末,进一步烧结后得到BMN纳米陶瓷,其相致密度达到98.2%,微波介电性能Q=10397(频率1.4...
关键词:
Ba(Mg1/3Nb2/3)O3纳米粉体
,
溶胶凝胶
,
微波介电陶瓷
,
电子结构表征
邸云萍
,
徐利华
,
张文丽
,
王缓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技术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光催化性能,并探讨了甲基橙溶液的初始pH值和初始浓度、涂膜次数、光源种类、光照时间对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紫外光源照射20min,纳米二...
关键词:
溶胶-凝胶
,
纳米二氧化钛
,
光催化活性
,
甲基橙
邸云萍
,
徐利华
,
刘明
,
仉小猛
,
王缓
人工晶体学报
以攀枝花钛精矿作为初始原料,采用湿化学法制备铁钛氧化物纳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EDS)、BET氮气吸附法、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合成的粉体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合成了相组成为85.72 %质量分数 Fe2TiO5和14.28 %...
关键词:
钛精矿
,
Fe2TiO5
,
湿化学法
,
纳米粉体
邸云萍
,
王缓
,
仉小猛
人工晶体学报
以攀枝花钛精矿为原料,加入一定配比的氧化锌,采用固相反应煅烧法制备具有光催化作用的多相复合粉体.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BET氮气吸附法、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原料及合成粉体进行性能表征.主要研究了煅烧温度对合成粉体的物相组成、比表面积、光吸收性能及其光催化性能...
关键词:
钛精矿
,
氧化锌
,
固相反应法
,
光催化
王缓
,
邸云萍
,
徐利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广西大厂92号锡矿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铁酸锌光催化粉体.工艺过程为:原料粉碎球磨,用浓盐酸浸出铁,在浸出液中加入双氧水,将Fe2+氧化成Fe3+,用浓氨水调节pH值,使Fe3+全部沉淀.用浓硝酸溶解氢氧化铁沉淀与适量的氧化锌,然后加入柠檬酸的醇溶液,混合溶液于70℃加热得到前驱体溶胶...
关键词:
锡矿
,
铁酸锌
,
光催化材料
,
湿化学法
黄兴友
,
胡汉峰
,
夏俊荣
,
卜令兵
,
张雪芬
,
雷勇
,
黄建松
,
王巍巍
,
吴迪
,
蒋昌华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3.01.013
为了比较几种自动化测云仪器的性能,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探测基地首次组织了一次为期近5个月的比对试验,试验仪器包括四台激光云高仪、两部红外测云仪、一台全天空成像仪以及一部毫米波
关键词:
大气光学
,
云底高
,
激光云高仪
,
红外测云仪
,
云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