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艳
,
陈海涛
,
郎宇平
,
荣凡
,
李国新
钢铁研究
doi:10.13228/j.b0yuan.issn1001-0963.20140369
利用电化学实验和扫描电镜(SEM)结合能谱仪(EDS)分析研究了非金属夹杂物对钛、铌双稳定439M铁索体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影响.动电位阳极极化实验结果表明,没有或者少夹杂物区域为工作电极的试样439M Part击穿电位为813mV,比整个区域为工作电极的试样439M-Whole的击穿电位高出了约600mV.SEM结合EDS分析显示:试样439M-Whole的点蚀坑呈不规则形貌,主要发生于(Ti,Ca,Al)2O3复合夹杂物上,这是钝化膜表面不均匀和点蚀坑内的自催化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试样439M-Part的点蚀坑则位于(Ti,Nb)(C,N)夹杂物周围.研究表明,夹杂物周围有铬的偏析并形成铬的化合物,其周围出现贫铬区,引发点蚀.
关键词:
非金属夹杂物
,
耐点蚀性能
,
铁素体不锈钢
马玉喜
,
荣凡
,
周荣
,
郎宇平
,
蒋业华
钢铁
在-60 ℃至室温范围内,采用夏比冲击试验测定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DBTT),并通过对冲击断口的扫描电镜(SEM)观察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等方法,对几种不同氮含量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下发生韧脆转变的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Charpy冲击试验中,除大量高密度位错和层错外未发现奥氏体基体结构的变化,随温度的降低,其断口形貌由韧窝→韧窝和似准解理→似解理脆断变化,断裂形式为以穿晶为主的混合断裂。
关键词:
夏比冲击试验;高氮奥氏体钢;韧脆转变;似解理断裂
郎宇平
,
陈海涛
,
翁宇庆
,
屈华鹏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3.05.004
采用Thermo-Calc软件,计算了碳、铬、锰、镍元素和压力因素对22Cr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氮溶解度、凝固过程中相转变以及析出相的影响,并对设计的新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及析出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铬元素主要增加液态钢的氮溶解度,增加0.1%(质量分数)的碳即能显著增大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凝固时的最小氮溶解度.锰元素既增加液态钢中的饱和氮溶解度,又增加凝固初期的最小氮溶解度.适当的锰含量能扩大并稳定奥氏体相区,避免“铁素体阱”的出现.少量的镍含量既增加奥氏体不锈钢高温凝固时的最小氮溶解度,缩小高温δ铁素体存在的温度区间,也能使钢在室温下有完全的奥氏体组织.加压冶炼能有效促进氮溶解度.新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析出相主要为Cr23C6,Cr2N.采用热力学计算工具可以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冶炼、组织控制、热处理和热加工提供科学的指导.
关键词:
Thermo Calc
,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
氮溶解度
,
合金设计
金维松
,
郎宇平
,
荣凡
,
孙力军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利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即EPR)法检测了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程度.研究了不同条件对敏化度的影响,特别是不同敏化时间、敏化温度、扫描速度、溶液温度对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并与草酸电解浸蚀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环EPR法能定量、定性的检测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对304LNSS而言,敏化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其晶间腐蚀敏感性越强.扫描速度越快,溶液温度越低,同一材料的Ra值越小.EPR法与草酸电解浸蚀试验结果相吻合.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
EPR
,
intergranular attack
郎宇平
,
康喜范
钢铁研究学报
用电化学测试、化学浸泡等方法研究了超级奥氏 体不锈钢00Cr24Ni22Mo7Mn3CuN(654SMO)的耐点腐蚀和耐缝隙腐蚀的性能。通过改变氮含量 ,研究了氮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耐点腐蚀和耐缝隙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和适量的铬 、钼结合,能显著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耐点腐蚀和缝隙腐蚀的能力,并且随着氮含量的增加 ,奥氏体不锈钢的耐点腐蚀和耐缝隙腐蚀的能力也增强。对比实验表明,超级奥氏体不锈钢 在耐点腐蚀、缝隙腐蚀等局部腐蚀性能方面可以和镍基合金C-276媲美,甚至优于镍基合金。
关键词: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
,
氮
,
点腐蚀
,
缝隙腐蚀
马玉喜
,
荣凡
,
周荣
,
郎宇平
,
蒋业华
钢铁
在-60℃至室温范围内,采用夏比冲击试验测定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DBTT),并通过对冲击断口的扫描电镜(SEM)观察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等方法,对几种不同氮含量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下发生韧-脆转变的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Charpy冲击试验中,除大量高密度位错和层错外未发现奥氏体基体结构的变化,随温度的降低,其断口形貌由韧窝→韧窝和似准解理→似解理脆断变化,断裂形式为以穿晶为主的混合断裂.
关键词:
夏比冲击试验
,
高氮奥氏体钢
,
韧-脆转变
,
似解理断裂
董志刚
,
陈海涛
,
郎宇平
,
项金钟
钢铁
对含铌及Nb-Ti铁素体不锈钢进行固溶和高温时效处理,采用高温拉伸试验对其进行高温力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铌钢高温屈服强度降低较快,而Nb-Ti钢高温屈服强度变化不大.采用相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固溶铌及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时效过程中固溶铌含量均降低,含铌及Nb-Ti钢500h时效后固溶铌相差不大,铌钢中析出相主要是NbN相和M6C相(Fe3Nb3C),Ti-Nb钢主要析出相是NbTi(C,N)相和Laves相(Fe2Nb).长时间时效后,M6C相和Laves相严重粗化且分布变化明显.M6C相粗化后观察不到沿晶界连续分布,而Laves相粗化后主要在晶界连续分布,起到强化晶界的作用.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
沉淀相
,
高温屈服强度
邵泽斌
,
陈海涛
,
郎宇平
,
朱心昆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3.03.012
研究了430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和表面“金粉”缺陷的关系.通过Gleeble 3800热模拟机模拟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热轧实验,以及热轧后模拟卷取对430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产生的影响;采用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DL-EPR)法检测430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结果表明:430铁素体不锈钢在热轧时产生敏化,在酸洗过程中造成的晶间腐蚀,最终会导致冷轧后表面“金粉”缺陷的产生.Gleeble实验表明,最终变形温度为900~950℃,冷速为水冷条件下有利于避免晶间腐蚀的产生.模拟卷取实验表明,经过650~800℃的处理能够进一步避免和消除430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关键词:
"金粉"
,
430铁素体不锈钢
,
晶间腐蚀
,
DL-EPR
周勇
,
郎宇平
,
荣凡
,
刘培英
钢铁研究
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即EPR)法研究了Fe-17Mn-13Cr-0.3N奥氏体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的程度.通过改变敏化时间和敏化温度,研究了不同的时间和温度对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并结合Thermo-calc相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下,Ra值随时间变化的基本趋势都是先逐渐增大,达到1个峰值然后开始下降,Fe-17Mn-13Cr-0.3N奥氏体不锈钢种在750 ℃左右敏化时晶间腐蚀倾向最严重,不同于一般的Cr-Ni奥氏体钢种.w(Cr)太低,即使w(C)低于0.02 %,而且在没有碳化物析出的情况下,也会有严重的晶间腐蚀倾向;在w(Cr)为13 %以上,w(C)为0.065 %左右时,晶间腐蚀倾向不明显;氮有利于防止晶间腐蚀的发生,却对抗选择性腐蚀不利.
关键词:
EPR
,
晶间腐蚀
,
选择性腐蚀
,
奥氏体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