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铅欠缺对PZN基陶瓷有序微区、介电和电致应变性能的影响

屈绍波 , 王书文 , , 薛锦 , 田长生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4.02.006

研究了初始粉体中氧化铅欠缺对PZN基陶瓷的相组成、有序微区、介电和电致应变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氧化铅欠缺量的增大,预烧粉体和陶瓷的焦绿石相含量逐渐增大、钙钛矿相含量逐渐减少.当铅欠缺小于1%时,随着铅欠缺量的增大, PZN基陶瓷的有序微区、介电常数和电致应变大幅度增大;而当铅欠缺大于1%时,铅...

关键词: PZN基陶瓷 , 铅欠缺 , 有序微区 , 介电性能 , 电致应变

GPS 监测系统在西庄矿采空区治理中的应用

董华兴 , 李淑霞 , 孙帅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711

采空区是引起地表塌陷、恶化矿山开采条件的严重安全隐患,对不明采空区的精细探测技术、治理技术及安全监测装备与预警技术的开发研究,是复杂条件下矿山安全高效开采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以西庄矿为工程背景,介绍了采空区地表GPS监测系统及沉降监...

关键词: 采空区 , 地表塌陷 , GPS监测 , 观测点 , 基准点 , 预警

大断面黄土斜井塌方处理工程实践

黄宝龙

黄金 doi:10.11792/hj20151109

为安全通过家梁矿副斜井塌方段,制定切实可行的塌方处理方案显得尤其关键. 根据该井筒的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塌方原因,制定了通过塌方段的注浆处理方案,确定了迎头工作面管棚超前支护方案与壁后注浆充填方案的详细参数,按此方案实施后...

关键词: 黄土 , 斜井 , 塌方 , 管棚注浆超前支护 , 壁后注浆

第四届“吴仲华奖励基金”评选出获奖者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08]01号),经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认真评选和推荐,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并确定授予青年学者戴巍、罗坤、唐桂华“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程雪等10位同学...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评选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高等院校

喷动床内纳米颗粒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郑建祥 , 何玉荣 , 刘文铁 , 叶校圳 , 陆慧林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颗粒动理学理论模拟颗粒相流动,采用周和李洪钟(1999)的力平衡模型预测纳米颗粒聚团尺寸,对喷动床内纳米颗粒聚团流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喷动床内纳米颗粒聚团的流化过程,获得喷射区和环隙区内颗粒相速度和浓度...

关键词: 固喷动床 , 纳米颗粒聚团 , 数值模拟

连铸温度和低倍组织对轮箍钢氢致开裂的影响

任学冲 , 武明 , 褚武扬 , 李金许 , 乔利杰 , 江波 , 陈刚 , 崔银会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7.02.007

研究了轮箍钢低倍组织和连铸温度对白点敏感性、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铸温度对白点敏感性有影响,低温坯(尾坯)的白点敏感性略高于高温铸坯(头坯).低倍组织对白点敏感性影响显著,柱状晶区的白点敏感性最低,等轴晶区的白点敏感性最高.但是,...

关键词: 轮箍钢 , 低倍组织 , 连铸温度 , 氢致开裂 , 白点

N/C稳定的单原子Co催化剂

李灿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6)62520-2

单原子催化剂(SAC)是多相催化领域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是指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完全以孤立的单个原子的形式存在,并通过与载体作用或与第二种金属形成合金得以稳定.相比于纳米/亚纳米催化剂,单原子催化剂具有诸多优势:(1)活性组分达到最大程度分散(100%),可有效提高金属(特别是贵金属)原子利用率;(2)...

关键词: 单原子催化 , Co-N-C , 结构鉴定 , 活性位点 , 选择加氢

超稳纳米金催化剂—走在实用化的路上

Masatake Haruta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6)62526-3

纳米金的催化性能受载体影响巨大,选择合适的载体或设计金属-载体界面精细结构能显著影响纳米金的催化性能.迄今发现各种载体包括酸、碱金属氧化物、碳材料以及有机聚合物均可作为纳米金的有效载体.相应的各种金催化剂均展现出独特的催化活性与选择性.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核壳结构的Au/NiO催化剂,基于该催化剂催化异...

关键词: 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 , 纳米金催化剂 , 超稳定性 , 高活性

金单原子催化剂上一氧化碳低温氧化

乔波涛 , 梁锦霞 , 王爱琴 , 刘景月 ,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6)62529-9

CO低温氧化对于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 Haruta教授发现氧化物负载金催化剂对 CO氧化的超高活性以来,负载金催化剂受到了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被认为是目前活性最高的 CO氧化催化剂.在诸多影响 CO氧化活性的因素中,纳米金的粒子尺寸是最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主流观点认...

关键词: , 单原子催化剂 , 一氧化碳氧化 , 稳定性 , 低温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