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磊
,
宗杰
,
朱华旭
,
龙观洪
,
李博
,
张启春
,
段金廒
,
郭立玮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6.04.017
通过比较3种方法精制中药复方骨痹颗粒的主要药效学研究结果,探讨分离技术对中药复方水提液精制的可行性及其分离机理.以中药复方骨痹颗粒为实验体系,分别以陶瓷膜分离、乙醇沉淀法及大孔吸附树脂法所得精制产物为考察样品,以小鼠足趾肿胀、耳廓肿胀及软骨细胞实验评价不同精制液在高、中、低剂量下的药效学指标.3种精制产物均对小鼠足趾肿胀和耳廓肿胀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总体上,陶瓷膜组的抗炎效果在两种模型中的中、高低剂量下都呈现出较好的抗炎效果;3种精制产物对软骨细胞的促增值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陶瓷膜组优于醇沉组、树脂组.陶瓷膜组产物总体抗炎效果较好的机理之一可能是膜技术在达到精制效果的同时,可较完整保留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完整性,从而避免了原方中对软骨细胞具促增值作用的药效成分的损失.陶瓷膜分离技术作为中药复方水提液的精制工艺,在复方药效物质群集筛选方面具有其他分离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
精制技术
,
陶瓷膜
,
骨痹颗粒
,
药效学比较
,
分离机理
杨磊
,
宗杰
,
朱华旭
,
郭立玮
,
龙观洪
,
李博
,
潘林梅
,
段金廒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6.05.019
以中药复方骨痹颗粒为模型药物,选择川续断皂苷Ⅵ、柚皮苷、总黄酮和总皂苷为复方水提液需保留的发挥药效作用的主要指标性成分(药效成分);选择淀粉、蛋白质、果胶和鞣质为复方水提液需主要去除的无效高分子指标性成分;选择中药复方精制后所得固含物(固含率)为精制效果指标,综合研究不同膜材料对中药复方骨痹颗粒上述各类成分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骨痹颗粒水提液中上述各类成分的截留率和保留率,评价不同膜材料对复方水提液的精制效果.结果表明,与聚醚砜(PES)平板膜和PES中空纤维膜相比,0.2 μm陶瓷膜对骨痹颗粒水提液中发挥药效作用的主要指标性成分的保留率较高,对高分子指标性成分(蛋白质除外)的截留率较高,且对固含率控制效果最好.将0.2 μm陶瓷膜精制工艺与中药复方水提取液传统的乙醇沉淀除杂工艺相比较,结果表明,0.2 μm陶瓷膜精制工艺与传统醇沉工艺相比,前者对中药复方的精制效果优于后者.
关键词:
中药复方水提取液
,
骨痹颗粒
,
膜材料
,
传统乙醇沉淀工艺
,
陶瓷膜精制工艺
朱华旭
,
郭立玮
,
李博
,
张宏
,
杨跃军
,
刘源才
,
赵守仁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5.05.022
针对目前中药水提液因组成复杂而难以与新型分离技术接轨的问题,提出"中药溶液环境"概念,根据理论推导和大样本中药体系的数据,挖掘、筛选出可客观、准确、全面反映中药水提液分离性质的理化参数及其数据集,建立"中药溶液环境"表征技术系统.通过"理化参数-高分子组成-膜过程特征相关性"研究,解决中药物料难以建立传质模型的难题.针对"中药溶液环境"建立多尺度、多指标的中药膜过程研究模式,形成面向中药物料的"膜过程优化"系列关键共性技术,即中药物料预处理技术、陶瓷膜精制中药的膜污染预报与防治系统、膜富集挥发油流程与集成技术,中药生产"固液分离、纯化(精制)、浓缩"一体化膜工程设计与实施,实现中药制药生产的高效、环保、稳定与智能控制.
关键词:
中药水提液
,
溶液环境
,
膜过程
,
表征技术系统
,
一体化膜工程设计
付廷明
,
张连军
,
陈铭
,
郭立玮
膜科学与技术
探讨预处理对中药模拟溶液膜过滤过程的影响.通过不同的预处理,以淀粉模拟体系为研究对象,以膜通量、淀粉截留率和指标性成分的转移率为考察因素,通过对不同预处理条件下结果的分析比较,确定出最佳的膜前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调节pH=9时膜通量最大,而且淀粉去除率较高,指标性成分的转移率相对也较高,为最佳预处理方法.通过对淀粉模拟体系预处理后膜过程的研究,对于淀粉类物质膜污染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陶瓷膜
,
预处理
,
淀粉
,
模拟溶液
李博
,
郭立玮
,
吴勉华
,
朱华旭
膜科学与技术
以中药复方小檗碱水溶液为研究对象,分析小分子药效物质与水分子的共存状态及相互作用.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溶液结构的分子动力学仿真,并借助LM10纳米颗粒分析仪,将实验结果与理论数值相互联系进行推理.结果表明,发现小檗碱溶液中存在着大量的纳米颗粒,获得了小檗碱溶液的“溶液结构”计算机模拟图,并分析了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构成,水分子对于小檗碱表现出相互吸引的作用,并存在极值现象.一般而言,只有小檗碱周围的50~100个水分子才会有相互作用.对应用膜技术对中药提取液进行浓缩的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檗碱
,
溶液结构
,
分子动力学仿真
,
相互作用
,
纳米颗粒
郭立玮
,
金万勤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2.04.010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战略的重中之重,其本质是寻找一种可以发挥综合药理作用的特殊的化学药物整体,以煎服的汤剂为主的中药剂型表现了水溶性成分的重要性.无机陶瓷膜技术因其耐高温、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可在基本保持水提取这一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依据中药有效成分的分子量特征,对中药及其复方进行"集群筛选",既符合中医药理论的核心"整体观念",又与当今药学学科前沿"天然组合化学库"研究思路不谋而合.
关键词:
陶瓷膜
,
分离技术
,
中药药效物质
黄敏燕
,
潘林梅
,
付廷明
,
潘永兰
,
郭立玮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2.04.019
通过对不同孔径的ZrO2陶瓷膜在微滤过程中的阻力分布、高分子去除率、物理化学参数变化等的测定,分析污染物的存在状态或位置以及形成规律,探索无机陶瓷膜微滤中药药酒的污染机制.同时采用超声物理手段强化膜过程,寻求有效的膜污染防治手段.结果发现:对于本实验体系中药“三两半药酒”,膜孔径为0.2μm的ZrO2膜的污染度略低于0.05 μm孔径膜.两种孔径膜管的最主要污染源均表现在堵孔层,差异最大的是吸附阻力,孔径为0.05 μm的ZrO2膜的吸附阻力约为0.2μm孔径膜的两倍.膜对三两半药酒中蛋白质和淀粉的去除作用较显著.微滤后的药酒呈透明浅棕黄色,口感更香醇清爽,微滤前后的药效未见明显变化.经孔径为0.2μm的ZrO2陶瓷膜微滤后药酒的浊度变化最大,由49.0 NTU降至2.83 NTU,但药液的pH、电导率、黏度在微滤前后波动较小.超声强化对孔径为0.2 μm的ZrO2陶瓷膜通量提高率达36.3%.
关键词:
ZrO2陶瓷膜
,
三两半药酒
,
膜污染
,
超声
潘林梅
,
黄敏燕
,
郭立玮
,
朱华旭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0.06.012
研究了在线超声技术在无机陶瓷膜微滤中药口服液中的应用.以膜渗透通量、膜污染阻力分布等为指标,考察了在线连续超声与正常微滤在口服液微滤中的差异,进而对操作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能显著增强膜的渗透通量,增液口服液、黄芪精口服液的通量提高率分别为26.6%和44.6%.超声波还能有效控制膜表面污染.采用超声强化陶瓷膜微滤中药口服液能有效的减少膜污染、提高膜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
超声
,
无机陶瓷膜
,
微滤
,
中药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