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金/银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光学吸收特性

, 王永昌 , 魏天杰 , 郝丽梅 , 黄丽清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5.03.001

以柠檬酸盐为还原剂,通过共还原氯金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制备出Au/Ag合金纳米颗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颗粒的形貌和尺寸进行了表征.300-800nm范围的吸收光谱研究发现,Au/Ag合金纳米颗粒具有单峰等离子体吸收特征,且随着反应液中氯化金和硝酸银的摩尔比的减少,吸收峰将产生蓝移.实验结果表明, Au-Ag合金纳米颗粒的光学吸收特性具有组分可裁剪性,使其在纳米尺度的光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Au-Ag合金纳米颗粒 , 光学吸收特性 , 蓝移

金/银芯-壳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光学吸收特性

, 王永昌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5.04.030

利用二步液相还原法制备了金/银金属-金属芯-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颗粒的形貌和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 结果发现: 金芯/银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呈现出单分散的球状分布, 其吸收光谱具有明显的双峰等离子体吸收特征, 一个吸收带位于纯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峰附近(~390 nm), 另一个吸收带介于纯金和纯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峰之间, 且随着反应液中金离子摩尔数的增加而产生红移;而银芯/金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则为包含球状、三角状等结构的多分散体系, 其吸收光谱呈现单峰的等离子体吸收特征, 吸收峰介于纯金和纯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峰之间, 随着反应液中金离子摩尔数的增加, 吸收峰将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吸收带的半极大全宽值(Full width half maximum,FWHM)将展宽.

关键词: , , 复合纳米颗粒 , 光学吸收特性

Au/Ag芯-壳复合结构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征

, 王永昌 , 郝丽梅 , 魏天杰

功能材料

利用二步液相还原法制备了Au/Ag芯-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用TEM对反应液中金离子和银离子的摩尔比分别为1:2和1:1时所制备的Au/Ag芯-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具有2个可区分的吸收带,与纯金和纯银纳米颗粒的光学吸收特性对比后认为:随着反应液中银离子摩尔份数的增加,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始终位于410nm附近的吸收带为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带;另一个将随之产生蓝移的吸收带为Au/Ag芯-壳复合结构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带,蓝移是由于银壳厚度的增加而引起的.

关键词: 二步液相还原 , Au/Ag芯-壳复合结构纳米颗粒 , 光学吸收特性 , 蓝移

金芯-银壳复合纳米微粒光学吸收光谱分析

, 王永昌 , 朱键 , 黄丽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出金-银复合纳米颗粒.透射电镜图像显示所制备金-银复合纳米颗粒呈球状的芯-壳结构.光学吸收谱的实验表明:金芯-银壳复合结构纳米微粒具有双峰的等离子体吸收带.一个峰值的波长位于纯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带附近;另一个介于纯银和纯金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峰之间,且随着反应试样中银的摩尔分数的增加发生蓝移,基于实验分析和Mie散射理论的定量计算.结果认为:该吸收峰的蓝移可归因于银壳层厚度的增加.

关键词: , , 复合纳米颗粒 , 光学吸收特性

坪斑岩型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孙超 , 张继武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2.07.002

坪金(铜)矿床是以英云闪长斑岩为赋矿主岩的斑岩型矿床,矿床受斑岩体、闪长玢岩脉及断裂构造控制.该文在总结了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基础上,提出了寻找该类型矿床的主要找矿标志.

关键词: 斑岩型金(铜)矿床 , 地质特征 , 找矿标志

坪英云闪长斑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

张继武 , 孙超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1.08.001

英云闪长斑岩是坪斑岩型金(铜)矿床的赋矿岩体,呈大小不等的小岩株,形成于燕山中晚期.岩石矿物成分主要为中长石、石英、黑云母和少量角闪石、钾长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英云闪长斑岩富钠,属钙碱性系列,富成矿元素金、铜,富轻稀土,铕异常不明显.斑岩体相带发育,可划分为边缘相、过渡相、内部相.英云闪长斑岩岩石矿物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成因类型为Ⅰ型,形成于消减的活动板块边缘构造环境,与燕山中晚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有关.英云闪长斑岩为金、铜成矿提供物质来源,即为成矿母岩.

关键词: 英云闪长斑岩 ,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成因类型 ,

一种较好的三粒子W态概率隐态传输方案

水田 , 查新未 , 王东 , 李宁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2.03.013

提出一种较好的三粒子W态概率隐形传输方案,该方案用三个三量子比特W直积态作为量子通道.和等的方案相比,该方案提出一种新的正交完备测量基取代了以往所使用的Bell基测量.接收者根据发送者的测量结果实施适当的幺正变换操作,隐形传输成功的概率可以提高到20/27.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量子控制隐形传态 , 三粒子W态 , 非Bell态测量

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林振宇 , 黄露 , 陈国南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9.01.002

由于毛细管电泳(CE)和毛细管电色谱(CEC)具有所需样品体积小、分离效率高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已将它们应用到农药残留(简称残)检测中,并将它们同各种不同的检测器以及样品浓缩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本文对CE和CEC两种方法中所涉及的常见的样品预浓缩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检测器(如紫外检测、荧光检测、电化学检测以及质谱检测等)的优缺点及其在残检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评述;同时对手性农药的CE和CEC分离检测情况进行了特别介绍;并对CE和CEC在残分析与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 毛细管电色谱 , 农药 , 手性农药 , 残留 , 综述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