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攀
,
赵铁军
,
马志鸣
,
郭傲
硅酸盐通报
为研究荷载损伤及荷载作用形式对混凝土内部毛细吸收作用的影响,本文研究在0%、30%、65%、75%四种应力水平下,分别持载10 min和3h,后卸载、切割,通过毛细吸收实验,测定毛细吸水量及氯离子含量分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荷载作用形式下,混凝土毛细吸水量随应力水平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混凝土毛细吸收系数随应力水平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混凝土内部各深度处的氯离子含量随应力水平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当应力水平较低时(小于75%时),混凝土的毛细吸收表现为各向同性,当应力达到一定水平时(75%),混凝土的毛细吸收表现为各向异性.
关键词:
荷载损伤
,
渗透性
,
毛细吸收
,
氯离子侵蚀
郭傲
,
赵铁军
,
陆文攀
,
代鑫旖
硅酸盐通报
为研究砂率、胶凝材料用量、矿物掺合料掺量、粉煤灰矿粉复掺比例不同因素作用下干硬性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对16组正交配合比的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冻融循环结束后,对其相对动弹模量和质量损失率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砂率为45%,胶凝材料用量为425 kg/m3,粉煤灰和矿粉的复掺比例为2∶1或1∶1时抗冻性良好.其中,由于干硬性混凝土含水率较小,矿物掺合料的火山灰反应颇为缓慢,其对抗冻性的影响未得到良好发挥.
关键词:
干硬性混凝土
,
抗冻性
,
配合比优化
,
矿物掺合料
万志敏
,
陈立平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2.01.005
研究了两种飞行器模型的着陆特性.模型着陆应用气囊系统衰减着陆冲击载荷.实验模拟着陆的垂直速度为2~6 m/s,水平速度0~4 m/s,着陆姿态范围-19.5°~+19.5°,测定了飞行器模型的加速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峰值加速度随垂直着陆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舱体模型的加速度高于弹体模型的加速度,着陆姿态和水平速度对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着陆特性
,
回收
,
冲击
,
飞行器模型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试件自然埋藏的方法研究了线缆金属材料Cu及Al在西部内陆盐土中1年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Cu、Al呈局部斑点腐蚀,土壤质地、Cl-、SO42-含量及土壤微生物是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铜
,
铝
,
土壤腐蚀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试件自然埋藏的方法研究了线缆金属材料Cu及Al在西部内陆盐土中1年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Cu、Al呈局部斑点腐蚀,土壤质地、Cl-、SO42-含量及土壤微生物是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铜
,
铝
,
土壤腐蚀
谭伟
,
徐滨士
,
韩文政
,
钟群鹏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3.02.015
采用x射线衍射、SEM和EPMA等方法对服役20年~30年水陆装甲车车体锈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锈层中含有Cl-,锈层主要由α-FeOOH、β-FeOOH、γ-FeOOH、γ-Fe2O3、Fe3O4以及α-Fe等相组成,同时还残留有极少量的绿锈GR*(I).结合水陆装甲车的使用环境(海水、淡水,干湿交替),对锈层各相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内锈层致密,大蚀坑下有小蚀坑,锈层中包含有呈小岛状弥散分布的Fe基体,均匀腐蚀与局部点蚀共同造成了材料的腐蚀破坏.
关键词:
锈层
,
均匀腐蚀
,
点蚀
,
Cl-干湿交替
,
水陆装甲车
鹿中晖
,
章钢娅
,
王永红
,
李英志
,
孙慧珍
腐蚀学报(英文)
采用在两种西部内陆盐土中自然埋藏的试验方法,结合扫描电镜、EDAX能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铜的产物及腐蚀特征.结果表明,铜在格尔木盐渍土中呈大面积斑坑腐蚀,在库尔勒荒漠土呈局部较深点蚀.土壤中氧气含量、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含量、含水量及土壤质地是造成两种土壤中铜腐蚀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铜
,
内陆盐土
,
腐蚀特征
郑家燊
,
傅朝阳
,
刘小武
,
彭芳明
,
黄先球
,
赵景茂
,
吴灿奇
,
徐卫东
,
王选奎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XRD、XPS和EPMA对中原油田文23-1、23-8气井油管腐蚀产物和管材进行分析,并试验了碳钢在CO_2介质中的腐蚀。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气中的CO_2及凝析水是气井腐蚀的主要原因。管材的非金属夹杂物(MnS、Al_2O_3)含量超标,是加速油管在CO_2环境中局部腐蚀穿孔破坏的另一原因。还探索了应用缓蚀剂防止气井CO_2腐蚀的可能性。
关键词:
气井
,
Oil pipe corrosion
,
Failure analysis
,
Inhib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