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氧化锆涂层(薄膜)的应用与研究

梁波 ,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3.06.016

重点归纳了氧化锆(ZrO2)作为热障涂层材料的应用和研究内容,并对ZrO2功能薄膜材料和生物涂层材料的研究进行了简单总结.对纳米氧化锆涂层的研究现状进行初步介绍.

关键词: 氧化锆(ZrO2) 热障涂层 功能薄膜 纳米涂层

风电叶片涂层性能影响和固化工艺的实验研究

刘魁 , , 雷志敏 , 薛昀新

涂料工业

通过测试附着力、耐候性、耐磨性和接触角评估了International和Planar 2种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并分别测试了快速和慢速固化工艺条件对2种涂料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International涂料耐候性优异,而Planar涂料耐磨性能优异同时具有一定的疏水性能.固化工艺对2种涂料性能影响趋势相同,快速固化会因部分溶剂残留而影响附着力和耐候性.

关键词: 风电叶片 , 涂层 , 固化工艺 , 性能测试

纳米造粒料等离子喷涂氧化锆涂层的热物性研究

梁波 , 蔡岸 , , 丁传贤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0695

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和纳米粉体造粒料, 制备了3mol% Y2O3部分稳定ZrO2热障涂层. 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结构,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激光脉冲法热导仪对涂层的热物理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结果表明: 利用纳米粉体造粒料和等离子喷涂技术可获得导热系数为0.63~0.80W/(m·K)的热障涂层. 原因在于涂层显微结构中大量分布均匀的微小气孔和平均长度在十几微米的、垂直于热流方向的层状微裂纹. 相变可导致涂层热物性变化异常. 热处理后涂层的晶粒长大和气孔率降低可导致导热系数升高.

关键词: 纳米粉体 , air plasma spraying , zirconia coating ,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等离子喷涂氧化锆纳米涂层显微结构研究

, 丁传贤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2.04.041

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技术,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氧化锆纳米结构涂层.运用XRD、SEM与TEM等分析手段对喷涂用粉末原料和涂层的显微结构、物相组成进行了观察和确定.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锆粉末经喷雾造粒后的颗粒粒径主要分布在15~40μm之间,流动性好,适合于等离子喷涂用.等离子喷涂氧化锆纳米涂层颗粒分布在60~120nm之间,晶粒发育良好.涂层物相由四方和立方相氧化锆所组成.氧化锆纳米涂层的气孔率约为7%,结合强度为45MPa.

关键词: 喷雾造粒 , 等离子喷涂 , 纳米结构 , 氧化锆涂层

纳米ZrO2等离子涂层的结构,性能和工艺特点

, 周霞明 , 黄民辉 , 陶顺衍 , 丁传贤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3.04.033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APS),制备了常规氧化锆和纳米结构氧化锆两种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涂层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对两种涂层的沉积效率、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粉末原料的显微结构、粒度、形态、喷涂工艺参数(喷涂功率和距离)对涂层的显微结构有较大的影响.等离子喷涂造粒纳米氧化锆粉制备的涂层沉积效率高而稳定,其显微结构与喷涂功率和距离密切相关.与常规氧化锆涂层相比,纳米结构氧化锆涂层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 氧化锆涂层 , 喷涂工艺 , 显微结构

纳米造粒料等离子喷涂氧化锆涂层的热物性研究

梁波 , 蔡岸 , , 丁传贤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0695

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和纳米粉体造粒料,制备了3mol%Y2O3部分稳定ZrO2热障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屯镜(TEM)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结构,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激光脉冲法热导仪对涂层的热物理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纳米粉体造粒料和等离子喷涂技术可获得导热系数为0.63~0.80W/(m·K)的热障涂层.原因在于涂层显微结构中大量分布均匀的微小气孔和平均长度在十几微米的、垂直于热流方向的层状微裂纹.相变可导致涂层热物性变化异常.热处理后涂层的品粒长大和气孔率降低可导致导热系数升高.

关键词: 纳米粉体 , 等离子喷涂 , 氧化锆涂层 , 热物理性能

四川马思罗金矿区斑岩特征及其与金矿化关系初探

王新文 , 胡晓丽 , 邓伟 , 龚彬 , 夏月成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907

马思罗金矿区斑岩侵入于盐塘组第二段,呈树枝状、条带状平行展布。岩石为致密块状云斑岩,其w( SiO2)变化于37.88%~40.40%,K2 O/Na2 O比值介于1.05~3.63,为碱性系列的钾质斑岩。斑岩与金矿化在时空分布及成因上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认为斑岩与金矿体均受控于断裂破碎带,斑岩切穿了断裂破碎带及金矿体,斑岩的侵入为金进一步富集提供了物源、热能、含矿流体。

关键词: 斑岩 , 岩石学 , 地球化学 , 金矿化 , 马思罗金矿区

北衙金矿区斑岩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刘建云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04.006

北衙金矿区斑岩为成矿期脉岩,控制了金矿体的空间分布;斑岩极有可能提供成矿过程所需要的部分物质、热能来源及场所,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关键词: 北衙金矿区 , 斑岩 , 找矿意义

云南老王寨金矿区斑岩稀土地球化学特征

黄智龙 , 刘丛强 , 肖化云

中国稀土学报

广泛分布于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的斑岩可分为新鲜(弱蚀变)、蚀变、矿化三种,虽然三种斑岩稀土含量范围、分配模式为相似的富轻稀土型,但在LRE/HRE、NLa/Yb等参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新鲜斑岩稀土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区斑岩为富集地幔不同部分熔融程度的产物; 斑岩蚀变、矿化过程中稀土元素活动规律的质量平衡计算结果表明,该区斑岩的蚀变流体和矿化流体均含有一定量的稀土元素,这些流体主要为伴随斑岩岩浆活动过程中的地幔去气作用和岩浆去气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 稀土 , 斑岩 , 金矿 , 地球化学

胶东玲珑金矿区斑岩及其蚀变岩地球化学特征

赫银峰 , 龚庆杰 , 韩东昱 , 刘宁强 , 李淼 , 马云涛 , 袁玉涛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704

斑岩与金矿化在时间、空间和成因方面关系密切。选择胶东玲珑矿区斑岩及其蚀变岩开展56项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发现胶东玲珑金矿区斑岩在成分上相当于高钾玄武质粗面安山岩,相对中国基性岩富K2 O、Fe2 O3、P2 O5、轻稀土、Th、U、Pb、Be、Sr、Ba、Li、Rb、F、Cr,贫Na2 O、Ti2 O、CaO、MnO、重稀土、Nb、Ta、Sc、W、Bi、Zn、Cd、As、Co、V、B。玲珑金矿区蚀变斑岩相对新鲜斑岩贫Na2 O,富MnO、Pb、Zn、As、W、Sb、Cd、Au、Ag,这表明引起斑岩蚀变的这期热液流体富含W、Pb、Zn、Cd、Au、Ag、As、Sb等热液成矿元素。花岗岩风化指数WIG可较好地适用于斑岩蚀变过程的研究,且较蚀变指数CIA在反映蚀变程度上更灵敏。

关键词: 斑岩 , 蚀变 , 地球化学特征 , 玲珑金矿区 , 胶东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