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光怀
,
郭雪锋
,
方玲
,
韩宝军
,
张小联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0.02.024
采用SEM、覆层测厚仪等研究了负脉冲电压对A356铝合金双脉冲微弧氧化处理膜的组织微观结构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脉冲电压通过其电极反应对膜层的组织与耐蚀性有重要影响,随负脉冲电压由0增加到160 V,膜层厚度随负脉冲电压的升高而增加;膜层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加,表面微孔孔径与数量先减小后增加,在负脉冲电压为40 V时膜层表观上最致密;微弧氧化处理明显提高了合金的耐蚀性能,负脉冲电压为0 V时最佳.
关键词:
微弧氧化
,
负脉冲电压
,
微观结构
,
耐蚀性
韩宝军
,
徐洲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Fe32%Ni合金在形变温度550 ℃、形变速率2×10-2 s-1的实验条件下,经过多道多向锻压变形后奥氏体的马氏体相变过程。采用电阻法、XRD分别研究了累积应变量对Ms点以及马氏体生成量的影响;采用TEM对形变位错密度以及马氏体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累积应变量的增大,奥氏体组织不断细化,深冷处理后马氏体生成量逐渐减少,Ms点逐渐降低,最终趋于恒定。原因是奥氏体的细晶强化以及形变位错的引入导致母相加工硬化抑制了马氏体形核,随着形变的累积,奥氏体的晶粒细化效果逐渐减弱,使得马氏体生成量减少的趋势也逐渐减弱,最终趋于恒定。
关键词:
晶粒细化;马氏体相变;动态再结晶;低温强变形
韩宝军
,
徐洲
材料导报
综述了目前钢铁材料的各种晶粒细化方法、原理及其研究动态,展望了钢铁材料晶粒细化技术的研究前景,以期对新一代钢铁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分析认为今后钢铁晶粒超细化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继续深入讨论和探索晶粒超细化机理以及超细晶粒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二是开发适宜于工业化生产的钢铁晶粒超细化技术.
关键词:
晶粒
,
钢铁
,
超细化
韩宝军
,
徐洲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6.02.005
Fe-32%Ni合金在形变温度550℃、形变速率2×10-2s-1的试验条件下,经过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多道次轮流压缩变形后,其奥氏体晶粒得到明显细化.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形变带扫描电镜观察、晶界取向差EBSD分析,认为其发生了低温动态再结晶,其机理为:随着不同方向的强烈塑性变形,形变带复杂化,相互交割,将原始晶粒有效地分割细化,从而形成许多小亚晶,随着后续变形,这些小亚晶逐渐倾转导致亚晶界逐渐大角化,最终形成相互独立的新晶粒.
关键词:
低温强变形
,
晶粒细化
,
Fe-32%Ni合金
,
动态再结晶
韩宝军
,
徐洲
钢铁研究学报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铁镍(Fe-32%Ni)合金在形变温度500℃(<0.5Tm)、形变速率10-2s-1的变形条件下多轴锻造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结果表明,低温多轴锻造强变形可明显细化晶粒,细化过程为:首先,位错墙、位错缠绕等结构通过大量位错滑移运动在原始晶粒内形成;其次,不同方向的变形导致不同方向的滑移系开动,从而致使不同方向的位错墙互相交叉,将原始粗晶粒细分成小尺寸的胞块结构,当变形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位错墙和位错缠绕结构内的位错开始重新排列,形成小角度晶界,导致亚晶粒形成;由于变形量不断增加强迫大量的位错在亚晶界处积聚、重排,同时不同方向的变形造成亚晶发生转动,位错重新规则排列及亚晶转动使小角度的亚晶界转变为大角度晶界,从而形成细小的新晶粒.
关键词:
多轴锻造
,
强变形
,
晶粒细化
,
铁镍合金
韩宝军
,
徐洲
钢铁研究学报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铁镍(Fe32%Ni)合金在形变温度500 ℃(<05Tm)、形变速率10-2 s-1的变形条件下多轴锻造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结果表明,低温多轴锻造强变形可明显细化晶粒,细化过程为:首先,位错墙、位错缠绕等结构通过大量位错滑移运动在原始晶粒内形成;其次,不同方向的变形导致不同方向的滑移系开动,从而致使不同方向的位错墙互相交叉,将原始粗晶粒细分成小尺寸的胞块结构,当变形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位错墙和位错缠绕结构内的位错开始重新排列,形成小角度晶界,导致亚晶粒形成;由于变形量不断增加强迫大量的位错在亚晶界处积聚、重排,同时不同方向的变形造成亚晶发生转动,位错重新规则排列及亚晶转动使小角度的亚晶界转变为大角度晶界,从而形成细小的新晶粒。
关键词:
多轴锻造;强变形;晶粒细化;铁镍合金
韩宝军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9.02.010
为了克服普通渗氮速度慢、周期长、渗氮层薄且脆性较大的缺点,研究了La、Ce、Pr、Nd混合稀土对38CrMoAlA钢的气体渗氮行为的影响,并对钢渗氮处理过程中的稀土催渗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稀土能明显提高38CrMoAlA钢表面及近表面的硬度,而且稀土的作用在高温渗氮条件下比在低温渗氮条件下更明显,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在稀土周围形成了氮原子气团造成的;但稀土的加入略减小了渗层厚度,这是由以稀土原子为中心的间隙原子气团的"土坝效应"造成的.
关键词:
稀土
,
38CrMoAlA钢
,
渗氮
,
催渗
,
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