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东
,
孟惠荣
,
高兴岐
,
范迅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4.04.013
转炉炉衬采用镁碳砖后,炉壳温度大幅度上升,导致炉壳产生蠕变,利用汽雾冷却技术可对炉壳温度实施控制.以有限元为手段,利用ANSYS软件包,对具有大型复杂结构、复合传热和汽雾冷却等复杂工作状态下的转炉炉壳温度场进行了分析.合理配置了冷却时间、水流通量等冷却参数,达到了抑制炉壳蠕变的目的,从而为汽雾冷却炉壳系统设计和炉体维护技术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汽雾冷却
,
转炉炉壳
,
温度场
,
有限元
马学东
,
蒋全强
,
马硕
,
刘莹
,
张艳兵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14186/j.cnki.1671-6620.2015.01.004
为强化鱼雷罐储运时的铁水保温,根据某炼铁总厂铁水运输的实际工况,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用辐射矩阵描述铁水和罐衬间的传热,构建了二维轴对称模型,对某炼铁总厂320t鱼雷罐采取保温措施前后的温度场进行了瞬态热分析,计算了铁水温降.结果表明:现有的鱼雷罐在储运时会产生l10℃铁水温降,此温降同实际温降的误差为8.3%,采取保温措施后,铁水温降减少到83℃.说明保温措施是显著的.
关键词:
鱼雷罐
,
铁水温降
,
有限元
,
辐射矩阵
李玲玲
,
孙德标
,
康永玲
,
马学东
材料与冶金学报
为防止转炉炉壳因高温蠕变产生过大变形,以有限元为手段,以ANSYS大型软件包为工具,对国内某炼钢厂的大型转炉炉壳在强制空气冷却时的温度场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炉役前期炉壳最高温度为393℃,炉役后期炉壳最高温度为428℃,均未超过炉壳的蠕变温度450℃.因此,强制冷却抑制了高温蠕变,且其冷却方式和冷却部位是有效的.
关键词:
强制冷却
,
转炉
,
炉壳温度
,
有限元
,
蠕变
李玲玲
,
马学东
,
蒋全强
,
马硕
,
刘莹
,
张艳兵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5.01.012
为了评价耐火材料的使用对鱼雷罐内铁水温降的影响,以 ANSYS 软件为工具,根据传热学理论,构建了320 t 鱼雷罐重罐时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并在铁水与耐火衬内表面之间建立辐射矩阵来反映铁水与耐火衬之间的热量交换,分析了320 t 鱼雷罐永久层采用不同材质耐火材料(黏土砖或蜡石砖)及在罐壳与永久层之间添加不同厚度的保温层时对铁水温降的影响。通过计算表明:永久层采用蜡石砖较采用黏土砖铁水温降减少5℃,从保温性能看,应优先选择蜡石砖做永久层;当添加保温层厚度从0增加至12 mm 时,铁水温降从106℃降低到93℃,说明添加保温层后的保温效果比较明显,10~15 mm 保温层为宜。
关键词:
耐火材料
,
鱼雷罐
,
铁水温降
,
有限元
,
辐射矩阵
兰大伟
,
王厉刚
,
马学东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14.04.17
鱼雷罐罐体温度分布及高低会影响鱼雷罐的使用寿命及烘罐的周期。本文以某重型钢企使用的320 t鱼雷罐为研究模型,利用ANSYS软件,以传热学理论为依据,通过设置多载荷步,得到鱼雷罐在经过重罐-空罐多个周期循环后达到稳定时温度场分布。通过分析得出:鱼雷罐在稳定工作期间,其罐壳温度在90~268℃,小于罐壳蠕变温度400℃;工作一周期工作层最低温度为865℃,高于鱼雷罐的烘罐最低温度要求。
关键词:
张朋
,
孙景贵
,
乔树岩
,
杨凤超
,
张渝金
,
刘长纯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08.003
马连金矿床位于佳木斯隆起北部,矿体赋存于下元古界黑龙江群中,并受NNE向断裂构造控制.在阐述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学特征,并与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进行了对比,对矿床的成因类型进行了探讨.综合分析认为,马连金矿床成因类型为造山型金矿床.
关键词:
马连金矿床
,
矿床地质特征
,
造山型金矿床
,
矿床成因
,
黑龙江省
曹喜营
,
张三华
,
石会营
,
王金相
,
洪彦若
,
李再耕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9.06.015
采用特级矾土、黏土为主要原料,液体磷酸盐做结合剂,制备了6种满足不同施工方式的w(Al2O3)>70%的高铝可塑料,并采用马夏值测定仪测定了可塑料的可塑性.结果表明:马夏值测定法可以用于耐火可塑料的可塑性测定,而且其检测范围更宽,可测定采用橡皮锤人工捣打或风镐机械捣打等不同施工方式的可塑料的可塑性.橡皮锤人工捣打可塑料的马夏值范围为1.36~3.74 MPa,风镐机械捣打可塑料的马夏值范围为7.1~22 MPa.
关键词:
耐火可塑料
,
马夏值
,
可塑性
,
施工方法
王兰香
,
余大龙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104
元古代板溪群是一套沉积韵律发育的浅海砂泥质碎屑岩及凝灰质碎屑岩,为湘西一带大量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矿点和矿化点的赋矿地层。对马底驿组下段进行岩石学和地层含金性研究表明,马底驿组下段岩石类型主要为变质砂岩类和板岩类,两类岩石的金含量均分布均一,矿化程度低,受后期地质作用改造程度比较弱;同时,呈单偏峰分布的含金量频率分布型式和呈正态分布的对数频率分布型式表明该地层未遭受后期变质作用叠加,金的背景值总体偏低且趋于均一化,因此,认为产于板溪群中的金矿体成矿物质与马底驿组下段关系不大。
关键词:
地层含金性
,
马底驿组下段
,
岩石类型
,
成矿物质
,
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