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龙
,
丁文娟
,
马文娇
,
马贵
,
马新贤
,
王军
硅酸盐通报
本文以铜冶炼渣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热型反应,以加工业硫酸酸化、酸浸提取的方法提取有价元素铁.研究考察了液固比、自热反应温度、溶出时间、溶解温度因素对铜冶炼渣中铁溶出的影响规律,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进行正交实验,优化浸提铜冶炼渣中铁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铜冶炼渣酸浸提取铁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自热反应温度90℃、液固比0.8、溶出时间30 min、溶解温度70℃,此时铁的提取率达到69.95%,通过XRF(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扫描电子显微镜)、XRD(X-ray diffraction,X射线衍射仪)、EDS(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能谱仪)等手段对浸取渣的物相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铜冶炼渣自热酸浸后,浸取渣中只有SiO2、少量含铁化合物以及微量CaSO4存在,说明铜冶炼渣通过自热式酸浸反应可以充分浸取其中的有价组分铁.该法为铜冶炼渣资源化高效利用探索出一条新的工艺思路.
关键词:
铜冶炼渣
,
自热型酸浸
,
有价元素
,
铁
,
正交设计
李清萍
,
宋玉民
,
马新贤
,
张玉梅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1.04.015
分别以咪唑(imidazole)、2,2'-联咪唑(2,2'-biimidazole)和邻菲咯啉(phenanthroline)为配体与氯铂酸钾作用合成了三种铂(Ⅳ)二元配合物并进行了表征,确定其化学组成分别为Pt(im)2Cl4·H2O(Ⅰ),PtH2biimCl4·H2O(Ⅱ)和PtPhenCl4·H2O(Ⅲ)(im=imidazole,H2biim=2,2'-biimidazole,Phen=phenanthroline).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这3种配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并以溴化乙锭为荧光探针,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ct-DNA的相互作用;采用电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热变性及盐效应等手段探讨了其作用机制并求出了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以及热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3种配合物均可以嵌插的方式与DNA发生强而稳定的作用,导致DNA双螺旋结构的破坏,使其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关键词:
铂(Ⅳ)配合物
,
抑菌机制
,
DNA
,
溴化乙锭探针
,
嵌插作用
王兰香
,
余大龙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104
元古代板溪群是一套沉积韵律发育的浅海砂泥质碎屑岩及凝灰质碎屑岩,为湘西一带大量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矿点和矿化点的赋矿地层。对马底驿组下段进行岩石学和地层含金性研究表明,马底驿组下段岩石类型主要为变质砂岩类和板岩类,两类岩石的金含量均分布均一,矿化程度低,受后期地质作用改造程度比较弱;同时,呈单偏峰分布的含金量频率分布型式和呈正态分布的对数频率分布型式表明该地层未遭受后期变质作用叠加,金的背景值总体偏低且趋于均一化,因此,认为产于板溪群中的金矿体成矿物质与马底驿组下段关系不大。
关键词:
地层含金性
,
马底驿组下段
,
岩石类型
,
成矿物质
,
湘西
曹喜营
,
张三华
,
石会营
,
王金相
,
洪彦若
,
李再耕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9.06.015
采用特级矾土、黏土为主要原料,液体磷酸盐做结合剂,制备了6种满足不同施工方式的w(Al2O3)>70%的高铝可塑料,并采用马夏值测定仪测定了可塑料的可塑性.结果表明:马夏值测定法可以用于耐火可塑料的可塑性测定,而且其检测范围更宽,可测定采用橡皮锤人工捣打或风镐机械捣打等不同施工方式的可塑料的可塑性.橡皮锤人工捣打可塑料的马夏值范围为1.36~3.74 MPa,风镐机械捣打可塑料的马夏值范围为7.1~22 MPa.
关键词:
耐火可塑料
,
马夏值
,
可塑性
,
施工方法
冉峰
,
柳玉迪
,
季渊
,
黄海浪
,
黄舒平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22704.0472
传统的平板显示灰度扫描方法存在扫描效率不高的问题,分形扫描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平板显示扫描方法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扫描效率达到100%,为平板显示尺寸提升和高灰度级显示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文章设计实现了带伽马校正的分形扫描显示控制系统,该设计从平板显示特性和人眼视觉特性两方面人手讨论伽马校正过程,通过查找表的方式实现伽马校正功能,最后通过1280×1024分辨率平板显示器中的一个32×32像素子阵列作为显示窗口对文中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校正方法可使平板显示效果更佳.
关键词:
平板显示
,
分形扫描
,
伽马校正
,
灰度
汪龙
,
刘春明
,
胡召齐
,
江来利
,
黄德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江南造山带新元古变基性岩为区域构造事件和演化模型的建立提供地质依据.对江南造山带东段皖南鹤城地区变玄武质岩的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进行研究.鹤城变玄武岩呈北东—南西向沿瑶里—鹤城—江潭—带分布.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休宁鹤城变玄武岩同科马提质玄武岩及岛弧玄武岩相类似;富集Rb、Ba、Th、U等强不相容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和Ta,指示其成因可能与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有关,同时有地壳物质的混染,其可能属于皖南伏川蛇绿岩西延组成部分,与伏川蛇绿岩组成一个弧后杂岩带,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弧后小洋盆环境.结合区域资料,表明新元古代板块俯冲、岛弧岩浆活动以及拼合是江南造山带形成的比较合理的构造演化过程.
关键词:
江南造山带东段
,
鹤城
,
变玄武岩
,
科马提质玄武岩
,
岛弧玄武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