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胜
,
马清林
腐蚀学报(英文)
在去离子水配制的3.5%NaCl(pH6.5)体系中,借助经典失重法以及动电位实验等方法,采用PZn0.75~20 mlY与PBLa0.5 mM~20 mlY两种配方的缓蚀剂体系,分别对模拟制作的古代铸铁样品以及天津大沽炮台铁炮进行了缓蚀效果评估试验.结果表明,针对模拟铸铁样品,所选体系的缓蚀率高达95%以上,适合于天津大沽铁炮的保护.
关键词:
铁质文物
,
synergistic inhibition effect
,
complex inhibitor
,
polarization curve
田兴玲
,
马清林
,
郑茗天
,
李志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近年来许多贴金文物损坏严重.将金箔暴露于潮湿的SO2、NO2及其混合模拟气氛中以研究其在室温环境气氛中腐蚀的可能性.与金在室温下仅在王水中腐蚀的常识不同,金箔在这3种气体里都发生了腐蚀.在潮湿的SO2气氛中,金箔腐蚀的主要原因是杂质铜的优先氧化.在潮湿的NO2气氛和SO2与NO2的混合气氛中,金箔腐蚀的主要原因是杂质的优先氧化结合金本身的氧化.其中金的氧化是由于其加工过程中大的冷加工变形导致的高缺陷密度.金在室温下酸性气氛中腐蚀现象的发现不仅扩展了对金的性能的理解,还对贴金文物和艺术品的保护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
金箔
,
冷变形
,
酸性气氛
,
腐蚀
,
氧化
田兴玲
,
李志林
,
马清林
,
周霄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对大足的千手观音的金箔进行三维视频显微分析、扫描电镜分析(能谱仪)、红外光谱分析和色差计分析,对比主像两侧金箔表面物质组成,并进一步探讨金箔表面变色的原因.结果发现,暗色金箔表面含有大量CaSO4颗粒,而亮色金箔表面却未发现石膏产物,且暗色金箔表面覆盖物和其下金胶油上都分布有大量的CaSO4颗粒.
关键词:
千手观音
,
金箔
,
覆盖物
王菊琳
,
栾莉
,
张治国
,
马清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2008年南京长干寺出土的北宋七宝阿育王塔鎏金银基体和腐蚀产物成分,并根据银基体成分自行冶炼、加工出模拟的银试样.用电化学、XRD、XRF、SEM-EDS技术研究并比较了银试样在不同浓度NaCl环境中的腐蚀电位与电流,腐蚀产物成分、形貌、尺寸等.结果表明:NaCl浓度由较小的0.1%(质量分数,下同)升高到较大的3.5%时,自腐蚀电位Φc负移47.5 mV,自腐蚀电流密度ic升高0.0015 μA/cm2,腐蚀热力学倾向和动力学速度没有大幅度增加.腐蚀活化区电流密度迅速升高,致钝电流密度ip为ic的7.2×103~7.6×104倍,钝化区的银试样以71.2~308.8mm/a的腐蚀速率维持钝态.在0.1%、3.5% NaCl溶液中分别恒电位+0.12 VscE极化不同时间后,腐蚀产物为AgCl,且基体发生了孔蚀,随着NaCl溶液浓度由0.1%增大到3.5%,试样表面Cl-腐蚀活性中心增多,AgCl晶体生长速度增大,生成的颗粒尺寸由1~2 μm减小到100 nm;腐蚀产物层的颜色逐渐由灰白色变为黑色;在0.1% NaCl中可清晰观察到AgCl颗粒主要为棱柱状五面体结构,且随着极化时间延长,颗粒逐渐长大.
关键词:
银
,
腐蚀
,
电化学
,
AgCl
,
宋代
田兴玲
,
马清林
材料保护
缓蚀剂对古代铁器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按不同比例配制了5种乙醇胺与KI的复合缓蚀剂,采用失重法、SEM显微形貌观察、电化学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研究了3.5%NaCl溶液中乙醇胺和KI对低硅高硫铁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加入乙醇胺和KI复配缓蚀剂,能显著降低低硅高硫白口铁的腐蚀速率;复配缓蚀剂通过增大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反应电阻,抑制阴极的氧还原反应速度,起到了缓蚀作用.
关键词:
缓蚀剂
,
乙醇胺
,
KI
,
低硅高硫铁
,
缓蚀行为